中国的吹叶艺术不再寥落(《音乐周报》)

kjtadmin 02-28 发现客家 暂无评论

中国的吹叶艺术不再寥落

音乐周报 2022-03-04

 11.jpg

邱少春培养学生吹叶队

 

| 卢旸

 

树叶吹奏是在唇叶之间奏出清脆、悦耳、嘹亮而美妙的音乐,具有大自然乡土的特殊韵味。虽然不像别的乐器那样发展得轰轰烈烈,但是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近日,福建非遗树叶吹奏技艺传承人邱少春应韩国草笛演奏艺术协会会长成诛炫邀请,参加其在线举办的“2022国际树叶吹奏与交流音乐会”,与来自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地的吹叶者“面对面”交流。交流音乐会上,他携农民、学生组成的树叶吹奏队演出了《客家十月》等曲目。

 

把树叶当作乐器吹奏

22.jpg

成都永陵博物馆保存的五代前蜀吹叶石雕像

 

树叶吹奏在我国广泛流传,历史悠久,目前主要流行于我国南部的滇、黔、桂、川、湘、鄂、皖、赣、粤、浙、闽、琼、台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的客家山区等地。吹叶用于民间自娱,劳作休闲等,布衣族的青年男女还有以吹叶定终身的习俗。生长于客家山区的邱少春儿时记忆充满着悠扬的吹叶声,“在我的家乡,人们一边在田间劳动,一边吹奏树叶,悠扬的音乐回荡在山间,感觉非常美妙。”在他的村里,有位以捕鱼为生的盲人叶笛吹得格外好,每次吹着叶笛出门捕鱼,再吹着回来。村民们听见吹叶声,就知道可以找他买鱼了,“他吹得特别美,声音和别人吹的都不一样,传达着丰富的感情。”邱少春迷上树叶吹奏,常跟着盲人去捕鱼听他吹叶。

 

邱少春正式学习树叶吹奏是受到父亲邱德三的影响。邱德三是有着深厚艺术功底的客家吹叶代表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音乐科班生。他将树叶吹奏结合运用在客家山歌、民间小调、闽西汉剧音乐曲牌等,把那些音乐吹得悠扬悦耳、娓娓动听。1964年,邱德三代表龙岩地区到福州参加了全省职工文艺会演,在省城第一次展示树叶吹奏艺术。树叶吹奏是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而邱德三运用学到的音乐知识将树叶当作乐器吹奏。他致力于树叶吹奏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提出了吹叶技术要向“规范化、艺术化”发展的要求。1984年,邱德三总结四十多年的吹奏树叶心得体会,在《人民音乐》发表文章《怎样学吹树叶笛》,介绍了吹叶的概况和技巧,为全国吹叶爱好者提供了理论和指导。

 

邱少春9岁时,在外求学、工作的邱德三回到家乡开始教他吹奏树叶。此时,邱少春正在学习二胡,“吹树叶可比拉二胡难多了。我的二胡已经拉得不错,而树叶就是吹不响,学了两年才发出声音。”邱少春发现,叶片吹响的过程非常特别,需要叶片、嘴唇、气流的均衡配合,只有三者关系达到和谐一致的时候才能发声。16岁时,邱少春首次登台表演树叶吹奏,和父亲重奏《洪湖水浪打浪》,这在当时是树叶吹奏的一个重要突破。

 

父亲不在了,还有谁能吹

 

1985年,邱少春从福建艺术学校毕业后考入福建师大音乐系。学校里专业的二胡训练让邱少春体会到养成的很多演奏习惯存在错误,需要推翻重来。“树叶吹奏就更缺乏理论支撑了,不科学的吹奏方法会造成音准不稳定,音色不统一,我不敢再吹。”邱少春足足四年没有碰过叶子,想把原来的吹奏方法忘掉重新纠正发声。毕业后,邱少春进入福建省歌舞剧院担任二胡演奏首席,演奏的作品在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出。他兴高采烈地向父亲报告此事,“父亲没有夸奖我,只说‘树叶更有前途’。”后来,父亲重病,邱少春回到老家守在病床前,突然深感继承树叶吹奏的紧迫,“如果父亲不在了,还有谁能吹?”邱少春整理父亲所写的书稿、收集到的全国吹叶资料,并吸收管乐和声乐的训练方法,总结出一套扎实有效的树叶吹奏技法,解决了吹叶技术的两大难题,即发音和音准。树叶吹奏发声不像管乐器有固定音孔或触压点,全靠体验感悟摸索,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找到发声点,要不断摸索才能发出正确的音色音质。

 

1998年,邱少春随福建省歌舞剧院赴欧洲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国际民间艺术节。艺术节期间,邱少春的树叶独奏登台演出了七十多场,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他的树叶独奏也上了一个台阶,技术更加扎实,台风也更加稳健。回国后,邱少春确定了将吹叶艺术作为一生的努力和发展方向,此后参加了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和大型原创歌剧《土楼》的树叶独奏,为电视剧《碧血剑》担任树叶吹奏,参与探索发现(Discovery)纪录片拍摄等。歌剧《土楼》开天辟地在音乐的序幕、情景转换、尾声都使用客家民间最具影响力的树叶独奏,将交响乐和树叶吹奏交融在了一起。每次出现邱少春的叶笛声都令观众如痴如醉。

 

吹叶艺术不再寥落

 

树叶是山区人民喜闻乐见的“乐器”,取材容易。“阔叶林木的大部分树叶都可以吹奏。”邱少春推荐,榕树、樟树、桔子树、茶叶树、荔枝树、龙眼树、冬青树、天竹桂树,鸭脚木、还有盆景栽培的万年青、绿萝等。吹叶者需选择厚薄、老嫩、大小适合的树叶。比如,橄榄形状,叶面完整、偏薄、柔韧性好,叶沿平整、新鲜,树叶长约79厘米,宽约三四厘米比较适宜,无虫害、无刺、无毒、无茸毛、无气味、叶片干净即可。

 

“树叶是大自然的馈赠。”邱少春常走进山间、树林采摘树叶。他先从外部观察,选择外形适合的树叶,再针对叶片逐一仔细辨认,摘取最佳的叶片收集。“一次采摘最多一二十片树叶就够了,不要折断树枝。”邱少春提倡吹叶者护林惜木,不集中在一棵树上摘叶,不摘取名贵树种叶子。采摘的树叶来之不易,带回家清洗以后,装进密封盒、保鲜袋等容器,存放在冰箱保鲜。一般树叶保存达一个月左右,新鲜茶树叶保鲜存放可达半年之久。

 

一片树叶的有效音域能达到三个八度,最佳音区与女高音相仿。“不同品种叶子的性情不一样,要学会和叶子交朋友,摸清叶子的性情,它才不会跟你‘作对’。”邱少春介绍,树叶吹奏属簧片气哨发声原理,归属传统吹奏类乐器。树叶演奏,是需要人和叶紧密协作才能完成的演奏乐器,其过程大致分两部分,气息冲开叶片,高速状态下气流在叶片与嘴唇之间形成气柱产生发声。而音高的变化,是在意念的指挥下,由气流的大小、气流速度的快慢以及唇、舌、口腔对音准综合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33.jpg

邱少春致力于树叶吹奏“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邱少春致力于树叶吹奏“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在福建省内外大中小学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一些民间吹叶艺人,虽然技艺精湛高超,受群众欢迎,但大都年事已高。”邱少春感到拯救、继承、保护、发展树叶吹奏艺术的工作迫在眉睫。他在福建农林大学培养了我国首支大学生树叶吹奏队,在福州华侨中学、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等培养中小学生吹叶队。“2022国际树叶吹奏与交流音乐会”上,他培养的福建连江二附小树叶非遗传承班表演队展示了树叶吹奏,还向世界各地吹叶者送上新春祝福。“吹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邱少春说,目前,福州已成为全国各地吹叶爱好者的学习中心,中国的吹叶艺术不再寥落。

(邱少春供稿)

参考阅读:

闽西吹叶艺术探论(邱锡凤)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中国的吹叶艺术不再寥落(《音乐周报》)》

喜欢( ) 发布评论

分享到:

一叶知音欢歌扬 ——邱少春与树叶吹奏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