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暨南大学唐新亚硕士学位论文《20世纪60年代印度拘禁华侨研究》(指导教师朱鹏)摘要

2019年5月31日 暂无评论
2019年5月31日:

20195月暨南大学唐新亚硕士学位论文20世纪60年代印度拘禁华侨研究》(指导教师朱鹏)摘要

QQ截图20221121170138.jpg 

中印两国人民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华侨在印度定居早已有之。1950年中印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逐步向好发展,印度政府对华侨的管理一直比较宽松。

五十年代末,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印度当局对华侨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印度国内多次出现反华排华浪潮,许多华侨被迫离开印度。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结束前夕,印度以“维护国家安全和防务”为借口,以“血统”为标准,突然对在印汉族华侨展开“无差别”的围捕和拘禁,共有三千多名华侨被关入监狱或集中营。中国政府虽反复向印度当局提出抗议和交涉,但最终仅有2394名难侨得以返回祖国。

印度围捕和拘禁华侨的行为根源在于其不甘战争失败,企图以华侨的人身安全为要挟,对中国政府施以报复,逼迫中国在边界问题上做出让步,降低战争失败对国家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挽回政治被动局面。对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但是印度当局态度傲慢固执,不仅剥夺了中国政府探视华侨的正当权利,为难侨归国设置重重阻碍,而且勾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将华侨与印俘混为一谈,企图掩盖其非法拘禁华侨的事实。

尽管在中国政府的坚持与努力下,印度当局的上述企图并未实现,华侨社会却因此受到严重冲击,大量华侨流离失所,骨肉分离,部分难侨被迫长期滞留印度,甚至惨死异乡。受这一事件的影响,中印双边关系持续冷淡,高层交往停滞,贸易往来几近断绝,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受到严重伤害。

 1.jpg

 2.jpg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19年5月暨南大学唐新亚硕士学位论文《20世纪60年代印度拘禁华侨研究》(指导教师朱鹏)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2020年5月南昌大学徐媛硕士学位论文《从“边村”到“三乡”——粤东梅县三乡跨村落区域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研究》(指导教师肖文评)摘要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