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黄林硕士学位论文《博白县客家饮食习俗调查与研究》(指导教师杨树喆)摘要

2007年4月1日 暂无评论
2007年4月1日:

20074广西师范大学黄林硕士学位论文《博白县客家饮食习俗调查与研究》(指导教师杨树喆)摘要

QQ截图20220928152942.jpg

博白县龙潭镇大安村 

 

 

客家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已经在学术界达成共识。客家人曲折漫长的迁徙史、艰苦卓越的开创史与中华民族的其他民系相比,凸显出鲜明的个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因而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客家人分布广泛,是一个族群意识大于地域概念的群体。在秉承汉族文化底蕴之上,由于各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周边族群的历史、宗教信仰等等元素的不同,各地客家社区人文表现出丰富的地方性和多样性,如何全面准确地定义客家文化,客家文化的整体面貌特征及内涵是什么,在学术领域尚是一个没有厘清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多以传统客家社区为对象,对其它客家移居地研究发掘不够,只能说做到局部实证而缺乏宏观视野,回答上述问题难免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不完全结论。因而,如何运用众多资料,分析不同地方客家文化的特征,在“地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中从宏观上把握客家文化的普同性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扩大视野,加大对其它客家区域研究开发的重视,加强个案分析,对丰富补充现有的客家文化体系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根据具体个案和整体分析,在对民俗特征和文化事象解释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地方性客家文化中找出客家地区文化的共性,进而归结出其之独特性所在,有助于客家文化定义的辨析和内涵的界定,这是本课题立意之源起。

饮食文化是特定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了人类社会物质、精神与制度文化的产生发展,是社会文化心理的直接投射。饮食习俗作为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饮食文化的地方性表现。本文即以饮食习俗为切入口,以村落为单位,选择龙潭镇纯客家村——大安村为田野调查地点,通过访谈、文献、参与观察、日志等方法,梳理村落的饮食习俗,从日常饮食、祭祀食俗、信仰食俗、人生礼仪食俗与筵席、饮食礼仪、饮食制作场所――厨房、灶、水井的建筑和使用等多个角度进行扫描。在调查资料基础上,对饮食民俗事象进行描述性解释,运用比较、功能分析、文化变迁理论等研究方法,观照其深层社会心理,透视闽粤赣传统地区衍生的客家母体文化在博白的传承与变迁。   

这些不断历经变容而得以留存的民间文化蕴涵了民众普遍的生存需要、价值理念与审美情趣。这些文化心理是否为各地客家人所共有,它们是否能够体现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比照其它客家地区地方性文化和其变容,是否能够从中找出一些普同性规律,从而建立更具普遍意义的资料使用原则和理论构建方法,这尚待更多人共同加入研究探讨,亦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1.jpg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07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黄林硕士学位论文《博白县客家饮食习俗调查与研究》(指导教师杨树喆)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2007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汤春华硕士学位论文《博白客家节日饮食习俗的调查与研究——以龙潭镇大安村为个案》(指导教师杨树喆)摘要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