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坂美社:岛内惟一客家人聚居区

kjtadmin 05-03 发现客家 暂无评论

厦门坂美社:岛内惟一客家人聚居区

 1.jpeg

建在村里的杨五郎庙是全省惟一一个专奉杨五郎的庙宇

  五缘湾片区开发建设的逐步推进,让这一片区内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显得更加引人关注。在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已初步确定的12处比较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古民居、古建筑和地下遗迹中,有4处集中在五通坂美社——

 

  早报记者林泽贵

 

  位于五缘湾东岸的坂美社是一个有着300多人的自然村。

        

这里的人们都姓石。正在开挖的翔安隧道就在坂美社不远处,再加上紧临五缘湾、环岛路,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正成为一块风水宝地。

 

  然而,绝大多数市民可能不知道,这里是厦门岛内惟一的客家人聚居区。

 

  岁月流逝,在如今的坂美社内,无论是当年豪华气派的“九九门第”、“大夫第”,还是客家人敬奉的“杨五郎庙”都有些破旧了。但一处处饱经风霜的老房子的去留,不仅关乎一段客家人的历史,也关乎海内外客家人的乡情记忆。

 

  记者日前随考古人员一起走进坂美,探访了这里的老房子。

 

  新闻背景

 

  五缘湾暂未发现沿海“贝丘遗址”

 

  去年12月份,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对五缘湾片区文物进行摸底调查,今年3月正式开展工作,而考古勘探和古建筑测绘主要集中于今年1011月进行。在完成室外勘探测绘后,考古人员开始进行拍照记录工作,为今后室内整理及编写报告积累资料。

 

  有关专家介绍,该区域内曾在五通海滨采集到商周时期的石锛石器和印纹硬陶的陶片标本,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已经在此活动。目前,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确定了大夫第、九九门第、杨五郎庙、西潘社钟宅祠堂等12处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和古建筑。经勘探,还确定了地下十几处有考古价值的遗迹,包括古墓葬和民居遗存。

 

  不过,让考古工作人员有些失望的是,他们原本想确认这一带的地下是否有一种叫“贝丘”葬俗的存在,但本次考古调查却没有找到这种文化遗存。据靳维柏介绍,他们此前在沿海地区的古代考古文化中,曾发现有一种叫“贝丘文化”的古代葬俗,现在在广东、福建其他地区都有发现,惟独厦门在这个方面还是一个空白。

 

  采访花絮

 

  为避盗贼村民闭口不谈宝贝

 

  坂美社在清代中期殊为繁荣,出了不少当朝官员,因此这里的“宝贝”也特别多。不过,“宝贝”多在让村人感到骄傲的同时,麻烦也随之而来。自从媒体开始关注坂美社以来,村中的古老建筑从此经常丢失“零件”,今天这家主人回家时,突然发现精致的雕花木窗不见了,明天那户人家睡醒后惊觉家中一个清代的雕塑不翼而飞。村里人说,不仅仅像“大夫第”“九九门第”等比较著名的古民居频遭盗贼光顾,小偷甚至连石磨、石臼都不放过,“村里以前随处可见这些东西,现在基本都消失了”。

 

  因此,也难怪现在坂美社大部分村民对于记者的采访,不是闭口不谈,就是讳莫如深,大家都不敢轻易把家里的东西给别人看。

 

  历史探源

 

  开发厦门四大家族之一“西石”后人繁衍于此

 

  鉴于五缘湾目前尚存的几个村是开发厦门的先人最早聚居的村落,因此在此次五缘湾片区考古调查的过程中,厦门文化遗产中心把重点放在了对当地民俗民情和民居的考察上,希望以此了解更多厦门历史变迁的轨迹和文脉。

 

  幸运的是,在坂美村西南角发现的一个石姓祖墓中,考古人员如愿地读取到了开发厦门的先人中的石姓迁移到岛内比较确切的时间。据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郑东介绍,这个石姓祖墓的墓碑上有明确的纪年“明代嘉靖1525年”,距今将近500年,说明石姓在500年前就已经到坂美来定居了。

 

  在厦门的开发史上,历来有着“南陈北薛”与“东黄西石”的说法。换句话说,也就是这四大家族是较早进入厦门岛并开发厦门的氏族。原同安区文化局局长、地方史专家颜立水说,“南陈北薛”与“东黄西石”是记叙唐代同安(当时为大同场)陈、薛、黄、石四大望族迁徙繁衍历程的俚语。

 

  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被称作厦门最早开拓者的“西石”,其实是地道的客家人。

 

  颜立水介绍说,根据漳州石姓保存的族谱记载,“西石”的发祥地在古同安县城之西的鹤浦,即今杏林的高浦村。“西石”石氏始祖为石螽扈(字振卿),原为江南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年仅16岁就因“以武勇征黄巢有功,授福建部尉”。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入闽,分南北二部,石螽扈“始为南部都尉,因移居于鹤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宋代石姓已成半县望族。当年同安考中的47名进士中,石家就占了8个。

 

  明朝初年,因谣传闽南有“龙脉”之象,一时朝野恐慌,朝廷派人巡查,要斩断“龙脉”以绝后患,石氏深受其害,四散避祸,族人遂散居于浙江台州、广东、晋江、龙溪、潮州、同安岳口等地。其中,部分子孙东迁至厦门岛内的坂尾(今坂美),一直传至现在。

 

  目前,居住在坂美社的客家人仅有80多户约3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仅从坂美移居海外的客家人就有六七万人之多,其中光在台湾的就有2万多人。近年来,台湾和海外的宗亲常回来祭祖,比对族谱话叙沧桑。

 

  客人不说客语反讲闽南话 石姓族人奉杨五郎为祖先

 

  坂美社客家人的一切穿戴与其他地区的闽南人并无不同,他们不会讲客家语言,即使是村里的老者,也是一口道地的闽南话。

 

  “我们现在说的是闽南话,习惯跟闽南风俗相差无几,惟一的差别可能是我们信仰的是杨五郎(《杨家将》中的人物)。”厦门市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石根平笑着说,他们族人如果不改语言不改习俗,“估计男人连娶个老婆都难”。

 

  建在村里的杨五郎庙是全省惟一一个专奉杨五郎的庙宇,庙里供奉着两尊杨五郎神像,一老一新。当地老人说,原来杨五郎神像曾丢过一次,村里人只好又另造一尊新神像,不料后来又找到了原来的那尊神像。

 

  石根平从小长在坂美社,他记得每年的正月十五,社区居民都要将“杨五郎”抬出来摇上一大圈,摇得幅度越大代表着来年越兴旺。相比其他地方石姓族人而言,杨五郎作为石姓族人最主要的信仰神之一,在坂美社人心目中的地位更高,“几乎可以算是跟祖先一样了”。时至今日,连坂美社的老人们也说不清,为什么石姓后人会以杨姓先人为祖先。“我们从小就被长辈教导要敬奉杨五郎,可谁也不知道原因。”坂美村人这样告诉记者,至于这个庙是何时建造的,由谁来建造,更是已经成为一个谜。

 

  如今的杨五郎庙看起来非常新。考古人员说,这个庙是不久之前按照原庙样式翻建的,从其结构特点来看,原庙应该建于清代,但庙堂主殿却保留有2个明代的覆盆式柱础和2个明代条石,因此考古人员推测,原庙最早应该建于明代,而清代又进行重建。

 

  由于处在环岛干道五缘湾段首期建设80亩的征地范围内,杨五郎庙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关注。因为“如果这个庙没有了,将来坂美社的这一民俗活动也就没有了”,在坂美居民的一再争取下,目前杨五郎庙据说已确定要拆迁重建于五缘湾湿地公园西侧。

 

  专家建议

 

  在五缘湾建个客家交流中心

 

  在五缘湾片区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客家人聚居区内有价值的古民居的文物呢?厦门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廖荣富认为,可借大开发之机建“厦门国际客家交流中心”。

 

  廖荣富认为,厦门不但有40多万客家儿女参与着特区建设,而且身后是闽粤赣客家大本营,对面是台湾400多万客家乡亲,还是世界客家人返乡省亲频繁登陆的地方。因此,在厦门兴建“国际客家交流中心”最为合适。

 

  由于五通坂美社是岛内客家人惟一的聚居区,加上五缘湾正处于开发建设中,在这里建中心,既可以保护好现有众多的历史文物,还可以在两岸间架起一座客家交往的桥梁,进而扩展为世界客家交流的重要场所。

 

  今年“两会”期间,廖荣富已通过有关方面向政协递交了相关提案,建议通过厦门市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吸引海内外客籍企业家参与民间投资,并争取在2008年上半年竣工。

 

  名居扫描

 

  “大夫第”:最精致

 

  位于五缘湾坂美社20号的老房子,是一幢建于道光28年(1848年)的红砖古厝,是主人在南洋发迹后回乡建造的。由于主人石时荣的父亲石开玉捐了一个叫通奉大夫的官,因此房子也被当地人称为“大夫第”。

 

  精细雕塑闽南少有

 

  大夫第原是三落二护厝的格局,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不过,第三落主厝在抗日战争时期已被战火损毁。

 

  “它可以算是五缘湾地区最精致的房子了。”专家说,古厝体现了清朝时期豪华精致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闽南官式民居的代表———在大门两旁的廊心墙四角布满博古纹、如意纹、卷草纹的灰塑;砖头的砌法都有讲究,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呈“工”字形;主屋屋檐翘角有如飞燕展翅,过厅里匾托上雕有镏金的木麒麟……这些精细的雕塑,在闽南都属少见。

 

  木门被偷换上铁门

 

  与整座建筑不太协调的是,这座清代“大夫第”的大门却是款式现代的大铁门,古厝现今的主人石松林告诉记者,装上铁门是为了防盗。去年刮台风时,有人趁乱偷走了他家的两扇大木门。据了解,“大夫第”从创建至今没有经历过大修,建筑风貌未被改变,而且还保存了完整的供桌和八仙桌,这么完整的清朝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台湾也有座“大夫第”

 

  “大夫第”的建造人是石时荣,为四品官,石松林是石时荣的第六代孙。石松林说,自石时荣的父亲石开玉起,居住在此厝的五代均出有大官。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阿伯说,石时荣晚年曾在台湾经商。台湾台南的安平里有一条街全部姓石,现在还有一座与“大夫第”构造一样的房子。几年前,台湾的石姓后人还寻根褐祖到此,认定大夫第就是他们的祖厝。

 

  “九九门第”:最气派

 

  “九九门第”是一座规模宏大极具闽南特色的建筑群,共有99个门。

 

  建厝者是个商人

 

  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九九门第”共分成前、中、后三大落,从高处看,成四方型,所有建筑物由红砖砌成,门中门,巷中巷,空间变化灵活。

 

  今年82岁的老人林清凤回忆,“九九门第”是她丈夫的爷爷(也是她的外公)石月中建造的,传至林清凤的曾孙,已经是第六代了。林清凤只听她的母亲说过自己的外公是位商人,还中过举人。至于房子的确切建设时间,她说不是很清楚,“大概有200多年了”。

 

  99间寓意长久

 

  据老人介绍,石月中先是从北方运大豆、大饼到南方来卖,以此发家,建了前面的一大落房子。之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并开始从事远洋航运业,拥有往来中国天津、北京、台湾等地及菲律宾间的商船数量99艘,但是每次造第100只船就沉。所以一年之后,他再次返乡建造房屋,只建到99间就不敢再往下建了。但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即该厝是陆续建起来的,最高时达到99间,寓意长久。

 

  曾住下半村的人

 

  据介绍,坂美社原来全村一共只有9幢老房子,上个世纪60年代土地改革时期,全村200多人都住在这些古厝里。九九门第因其房间数量多而容纳了大部分村民,“最高峰时段这里居住了半个村子的100多人”。(泉州网-东南早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厦门坂美社:岛内惟一客家人聚居区》

喜欢( ) 发布评论

分享到:

厦门美丽乡村之同安区莲花南山客家村         对陕西客家人分布和数量的疑问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