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8日撤销绵阳地区绵阳市升为地级市

1985年2月8日 暂无评论
1985年2月8日:

198528日撤销绵阳地区绵阳市升为地级市

 001yUN6jty70y2Kavo31f&690_副本.jpg

绵阳市是中国早期人类活动地区之一,边堆山遗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

西汉高祖二年(前201年),置涪县始。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置广汉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广汉郡由乘乡(今广汉市境内)迁到梓潼县。

孺子婴初始元年(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改涪县为统睦县,寓统一和睦之意,故得名,属就都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灭成家,复置涪县,属广汉郡。

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益州刺史部和广汉郡均迁至涪县,三年后州、郡皆迁出市境。

东汉末年,刘备据蜀,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广汉郡北部地区设梓潼郡(治梓潼县),建兴三年(225年)分广汉郡东部地区设东广汉郡(治今三台县境)。自此后,市境相沿各代均有州、郡、府等县以上政区建置。

两晋和南北朝三百余年间,战争频繁,政区建置变化较大。西魏改涪县为巴中县,置潼州,治巴中县(今四川绵阳市东)。

隋代后,政区建置逐渐稳定。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巴中县为巴西县。开皇五年(585年),改潼州为绵州。元废巴西县入绵州。

清雍正五年(1727年)绵州升为直隶州。辖德阳(县治在今四川省德阳市区)、安(今绵阳安州区)、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市)、梓潼(今四川省梓潼县)、罗江(县治在今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共5县。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绵州裁撤,以绵州本州地域建置绵阳县。因地处绵山之南,依照“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命名为绵阳。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市境内有今绵阳市区成为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治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领有绵阳、安县、绵竹、德阳、梓潼、罗江、广汉、什邡、金堂、彰明10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设绵阳专区,属川西行署区。1952年绵阳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广汉、金堂、什邡3县划归温江专区;广元专区所属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江油、北川、平武、青川、昭化(驻宝轮镇)等8县划入绵阳专区。辖15县。

1958年,遂宁专区所属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太和镇)、中江等7县划入绵阳专区。撤销彰明、江油2县,合并设立江彰县(驻中坝)。绵阳专区辖21县。

1959年江彰县改名江油县。撤销昭化、罗江2县,昭化县并入了广元县;罗江县并入绵阳、德阳、安县3县。绵阳专区辖19县。

1970年绵阳专区改称绵阳地区,地区驻绵阳县。

1976年由绵阳县析置绵阳市,属绵阳地区领导。绵阳地区驻绵阳市。辖1市、19县。

1977年将潼南县划归江津地区。绵阳地区辖1市、18县。

1979年撤销绵阳县,并入县级绵阳市。绵阳地区辖1市、17县。

19838月,设立德阳市。将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3县和成都市的广汉、什邡2县划归德阳市。

198528日,撤销绵阳地区,绵阳市升为地级市,设立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江油等7县划归绵阳市管辖。撤销广元县,设立地级广元市和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青川、旺苍2县划归广元市管辖。撤销遂宁县,设立地级遂宁市和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蓬溪、射洪2县划归遂宁市管辖。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1985年2月8日撤销绵阳地区绵阳市升为地级市》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返回列表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广元县设立地级广元市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