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期刊论文标题汇总(1999-1952)

1999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1999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期刊论文标题汇总(1999-1952

 1999.jpg

肖启松.客家道教胜地——吕帝庙.中国道教,1999,(06):38.

张光宇.东南方言关系综论.方言,1999,(01):33-44.

谢留文.重读《临川音系》.方言,1999,(03):164-175.

潘家懿.广东南塘客家话的历史演变.方言,1999,(03):197-204.

陈晓锦.广西容县客家方言岛调查记.方言,1999,(03):205-214.

谭赤子.从《客话本字》看客家话的古汉语遗迹.古汉语研究,1999,(03):51-53.

刘泽民.客家话的舌齿音声母及其演变——兼论客家话与北方话的分离年代.兰州大学学报,1999,(02):196-201.

邓晓华.客家话跟苗瑶壮侗语的关系问题.民族语文,1999,(03):42-49.

刘纶鑫.客赣方言史简论.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86-92.

宋瑾.读王耀华《客家艺能文化》有感.人民音乐,1999,(11):51.

陈世松.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科学研究,1999,(06):144.

钟荣富.客家话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发展.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1):16.

刘丽川.坑梓新村、卢屋客民语言状况考析——一种有趣的文化认同.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2):96-101.

李如龙.《梅县方言语法论稿》序.语文研究,1999,(01):22-23.

林立芳.梅县方言的结构助词.语文研究,1999,(03):44-54.

邝永辉,庄初升.曲江县白土墟言语交际中语码的选择与转换.语文研究,1999,(04):54-60.

蓝雪霏.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中国音乐,1999,(01):18-25+10.

冯光钰.《客家音乐与移民文化》自序、引言及后记.中国音乐,1999,(01):49-53.

子寅.闽筝浅说.中国音乐,1999,(04):57-59.

严雅英.论客家族谱的收藏与利用.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03):89-93.

陈运飘.广东地区方言群问题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101-103.

宋城.哲理·史识·价值──略说《客家圣典》的现实意义.中国图书评论,1999,(07):30-31.

万芳珍.赣西北客家开拓进取精神及其成因.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02):11-15.

吴万山.客家土楼建筑探讨(田寮坑建筑群).福建建筑,1999,(01):8-10.

李育辉.惠阳人.广东党史,1999,(05):25-26.

冷东.潮州学与客家学刍议.广东史志,1999,(01):13-17.

赖雨桐.移居台湾的蕉岭客家人.广东史志,1999,(03):11-15.

黄永.客家文化传统与精神对丘逢甲思想的影响.广东史志,1999,(04):38-41.

钟俊昆.赣南客家礼俗与方言中的委婉语.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01):48-49.

刘晓春.自然村落:客家乡村社会研究的基本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01):52-57.

曹春荣.客家文化对畲瑶土著文化的吸收与同化脞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05):10-14.

林晓平,李一兵.客家祠堂楹联的文化内涵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05):15-18.

陈谟志,黄征旺.博白客家源流初探.广西社会科学,1999,(01):79-83.

戴志坚.福建古堡民居略识以永安“安贞堡”为例.华中建筑,1999,(04):116-118.

刘明.客家寻根新向导——评《闽粤客家人在四川》.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01):134-135.

蔡际洲.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思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04):13-17.

王静怡.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音乐在南洋四国的传播情况.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04):29-31.

谢永昌.试论客家民系与方言的形成.嘉应大学学报,1999,(01):110-112.

万幼楠.对客家围楼民居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嘉应大学学报,1999,(01):113-116.

吴美兰.客家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共生与认同.嘉应大学学报,1999,(01):117-120.

刘向明.华侨捐资办学是侨乡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客家侨胞与梅州教育.嘉应大学学报,1999,(01):121-124.

温儒敏.《梅村心曲》的客家味及传统人文精神.嘉应大学学报,1999,(02):112-116.

谭元亨.世界文学视野中的客家文学——兼论A·米切纳的《夏威夷》.嘉应大学学报,1999,(02):117-121.

侯小琳.梅县话里的“矣欠”探析.嘉应大学学报,1999,(02):122-125.

张应斌.“三山国王”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过程——兼论客家在客居情景中的文化认同.嘉应大学学报,1999,(04):110-116.

丘立才.21世纪的客家文化.嘉应大学学报,1999,(05):105-110.

赖旻.客家围屋鹤湖新居的建筑特色.南方文物,1999,(04):90-94.

罗可群.从星耀村的自撰对联看客家文化.岭南文史,1999,(01):51-53.

赖雨桐.试论客家先民首批南迁始于秦代.岭南文史,1999,(03):34-37.

程宜.全国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鹤湖新居.岭南文史,1999,(03):47.

陈弦章.构建科学的大众的有特色的闽西文化.龙岩师专学报,1999,(01):50-53.

葛文清.“民系”和“客家”概念的界定与宋元以来客家迁移.龙岩师专学报,1999,(01):54-59.

徐维群.传统客家妇女相对地位的定位及其成因.龙岩师专学报,1999,(01):60-62.

徐维群.从客家民谚看客家人的家意识.龙岩师专学报,1999,(02):54-55+59.

郭鹰.浅谈中专语文的口语教学.龙岩师专学报,1999,(S1):79-80.

陈秀泉.柳州方言区语码转换的情境与心态分析.柳州师专学报,1999,(04):24-26.

李伯新.孙中山的祖籍源于何处.民国春秋,1999,(02):53-54.

郭启熹.闽西方言与普通话.闽西职业大学学报,1999,(02):30-35.

徐杰舜.客家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华南汉族族群研究之三.广西民族研究,1999,(01):32-36.

熊昭明.客家人的壮化.广西民族研究,1999,(01):37-40.

黄向春.客家界定中的概念操控:民系、族群、文化、认同.广西民族研究,1999,(03):21-23.

覃德清.多重的认同,共赢的汇融──壮汉族群互动模式及其对消解民族矛盾的启示.广西民族研究,1999,(04):28-34.

谢重光.客家与客家文化.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23-28.

赖德劭,彭全民,赖旻.深港地区的围屋及其保护与利用.南方建筑,1999,(01):59-61.

谢重光.客家普遍溯源于宁化石壁的文化意蕴.汕头大学学报,1999,(01):79-84.

严修鸿.客家方言中的言语禁忌及委婉表达.汕头大学学报,1999,(03):59-62.

林建明.《一年使用杂字文》语法粗探.三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S1):33-35.

田晓冬,孙亚峰.完美的内在序列——记闽西客家民居.室内设计与装修,1999,(04):58-61.

庄初升.粤北客家方言的分布和形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7-14.

客子.劳格文先生来我市考察客家文化.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46.

庄初升.粤北土话中类似赣语的特点.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5):19-28.

罗可群.《围龙》,客家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6):89-92.

张开龙.龙岩成为对台客家文化交流基地.台声,1999,(01):27.

古意.心与祖国在一起──全国台联代表团访美侧记.台声,1999,(07):6-7.

陈世松.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天府新论,1999,(06):93-94.

叶少玲.客家人与云南.学术探索,1999,(01):73-75.

陈世松.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华文化论坛,1999,(04):122-123.

刘晓春.民俗传承的地方性研究─-以客家乡村社会为个案.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01):26-31.

肖燕丽.客家方言区学生英语发音问题.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05):27-35.

傅春贵.客家娘酒.中国土特产,1999,(01):32.

黄崇岳.客家源流新探.中原文物,1999,(02):93-97+3.

张天周.“客家主体古越族人”说质疑.中州学刊,1999,(05):121-126.

庐弓.顽症克星写春秋——记从赤脚医生到客家治痫名医的林荣书.中国农村科技,1999,(01):52.

付小新,邱继伟.客家文化的盛会——记江西赣南学者赴台参加第四届客家学研讨会.两岸关系,1999,(03):48.

廖军.彩茶戏与客家人.两岸关系,1999,(11):56-57.

宏亮.客家人的围屋.中外房地产导报,1999,(15):45-46.

师丹.闽西南客家山歌概观.漳州职业大学学报,1999,(01):63-66.

廖晋雄.始兴县客家清代民居建筑客厅装饰艺术及其传说.小城镇建设,1999,(05):51-52.

苏志强.永定对外宣传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对外大传播,1999,(05):36-37.

丘桓兴.努力弘扬中国民俗文化()——采写《中国民俗探索》连载文章的体会.对外大传播,1999,(Z1):28-30.

彭怡玢.古城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02):21-34.

黎岩.深圳龙岗区客家民居保护规划获公众广泛赞誉.城市规划通讯,1999,(18):11.

李伯勇.在边地倾听与叩问.创作评谭,1999,(02):48-49.

张涛.江西民歌源远流长  红色歌谣尤为瑰宝.创作评谭,1999,(02):20-23.

黄永珍.李承道和他的代表作《红井水》.创作评谭,1999,(02):69-70.

关光琪.漫话客家风情.金秋科苑,1999,(05):30.

谭赤子.客家山歌与文学大家的情缘.语文月刊,1999,(06):8-9.

詹伯慧.客家方言研究的可喜成果——读王李英编著的《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语文月刊,1999,(11):16-17.

梁锦梅.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初探.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旅游协会、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大学、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青岛市旅游文化学会.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旅游协会、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大学、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青岛市旅游文化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1999:7.

陈文君.大区域旅游开发战略探讨——兼论京九南段旅游带战略开发.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旅游协会、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大学、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青岛市旅游文化学会.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旅游协会、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大学、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青岛市旅游文化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1999:8.

谢重光.论定光佛信仰的形成和传播..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福建省闽学研究会,1999:19.

刘大可.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的客家化..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福建省闽学研究会,1999:16.

傅晶.闽南及闽中土楼初探..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中国建筑学会,1999:13.

赖旻.鹤湖新居保护刍议.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1999:4.

张咏梅.林百克笔下的孙家不是客家人.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团结》杂志编辑部,1999:3.

傅晶.闽南及闽中土楼初探.建筑史论文集,1999,(00):72-83+297.

Philip A. Kuhn.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99,58(2):.

Hugh D. R. Baker.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urs.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999,9(2):.

Ellen Oxfeld.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99,101(2):.

黄留珠.从秦俑馆说到秦史研究——秦俑博物馆20周年馆庆寄语.秦文化论丛,1999,(00):51-60.

黄留珠.从秦俑馆说到秦史研究——秦俑博物馆20周年馆庆寄语.秦文化论丛,1999,(00):51-60.

 

 

戴志坚.福建古堡民居略识──以永安“安贞堡”为例.福建建筑,1998,(S1):54-57.

林建明.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新《武平县志》版与“马林兰藏板”的比较.三明职业大学学报,1998,(S3):33-37.

冯光钰.客家音乐与移民文化.音乐研究,1998,(04):37-44.

陈利群.程贤章长篇小说与客家文化传统.学术研究,1998,(12):105-109.

廖楚强.东南亚客家社会的回顾与展望.海交史研究,1998,(02):81-90.

王予霞.中央苏区文化新透视.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06):63-67.

陈谟志,黄征旺.博白客家源流初探.广西地方志,1998,(06):32-36.

邓玉荣.贺县客家话量词的衍音重叠.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4):34-35.

曾少聪.客家人生礼仪象征研究.民族学研究,1998,(00):400-410.

谢留文.客家方言“嘴”字的来历.方言,1998,(04):265-266.

.第三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方言,1998,(04):269-270.

黄国信.学术魅力寓于新视角——评《闽粤客家人在四川》.学术研究,1998,(11):87-88.

张骅.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1998年度评奖工作结束.中国语文,1998,(06):413.

吴永章.试析闽、台、粤客家地区的“妈祖”崇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33-35.

李隆秀,李世文.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嘉应大学学报,1998,(05):113-116.

谢万陆.试释客家族性蕴涵的内在层次.嘉应大学学报,1998,(05):117-122.

杨赐文.论围龙屋与客家居住文化.嘉应大学学报,1998,(05):123-126.

刘镇发.客、粤语与邻近民族语言的共同词.语文研究,1998,(04):45-51.

张会汀,黄伟英,肖志明,黄军,沈明发.电子图书《客家风情》的创作及主要技术处理方法.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8,(05):43-47.

罗可群.关于“我手写我口”三题.广东社会科学,1998,(05):147-150.

夏春涛.客家人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东南学术,1998,(05):85-90.

焦协,杨红.“客家军”反串“主力军”的喜与忧.江苏交通,1998,(10):28-29.

凌火金.广西客家人.广西地方志,1998,(05):42-48.

高朵.扬客家文化  树独家品牌——记老黄牛餐饮集团总经理黄云皆.中国商贸,1998,(20):61-62.

何衡岳.客家土楼奇观.建筑工人,1998,(10):37.

陈晓武.《围龙》:时代民系的风歌——兼与程贤章此前文本的比较分析..东方丛刊(1998年第3 总第二十五辑).:广西外国文学学会,1998:7.

万芳珍.龙川居民与江西土客家的血缘亲情.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89-94.

周静芳.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初论.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95-100.

蓝雪霏.畲族民歌在迁徙途中的遗留.音乐研究,1998,(03):47-56.

罗可群.试论客家文学.学术研究,1998,(09):92-95.

童芳,林岗,廖善刚.宁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福建地理,1998,(02):53-57+49.

陈云龙.电白(沙琅)■话记略.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84-88.

刘佐泉.论太平天国的爱国主义与客家传统.嘉应大学学报,1998,(04):107-112.

丘菊贤,杨东晨.客家母族汉族的形成及其部分南迁再迁徙情况.嘉应大学学报,1998,(04):113-117.

周柏胜,刘镇发.香港客家话向粤语转移的因素和趋势.方言,1998,(03):225-232.

罗勇.略论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多元因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04):41-45.

黎章春.也论客家源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04):46-49.

赖观扬.客家名屋燕翼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04):50-51.

傅春贵.客家传统名菜.中国土特产,1998,(04):34.

何国强.从民歌看川藏康巴人和粤东北客家人的族群性格.中国藏学,1998,(03):135-146.

黄玉英.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戏曲艺术,1998,(03):75-77.

兰德明.构建面向世界的客家祖地文化.东南学术,1998,(04):96-98.

董承耕,钟晋兰.试论客家对我国革命事业的贡献.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04):32-36.

钟汉韶.围楼——始兴客家民居特色.广东史志,1998,(03):61-62.

张国雄.广东五邑侨乡人口的形成及其特色.南方人口,1998,(03):44-49.

赖雨桐.客家家族制的形成与变异.岭南文史,1998,(03):13-15.

吴雅芝.1992年全国报刊民俗学论文目录索引().民俗研究,1998,(03):98-104.

刘加洪.闯荡香港的客家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44-48.

邓晓华.客家话与赣语及闽语的比较.语文研究,1998,(03):48-52.

张天周.客家迁徙史的教训与启示.中州学刊,1998,(04):121-126.

山兰.人类学家庄英章教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5.

荆父.办了,就得办好——记《三明大学学报》主编林建明.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77-80.

赖德劭.深港地区的围屋及其保护与利用.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1998:13.

张锦华.“艺能”表演与民俗文化——王耀华《客家艺能文化》引发的思考.中国音乐,1998,(02):21.

万芳珍.客家渊源再论.江西社会科学,1998,(06):61-65.

宋德剑,游海华.略论江西棚民与客家的关系问题.宜春师专学报,1998,(03):54-55+77.

彭莉佳.黄遵宪和他的客家妇女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66-74.

万幼楠.围屋民居与围屋历史.南方文物,1998,(02):72-85.

张开龙.利用客家文化  大力发展外宣.对外大传播,1998,(05):42-44.

刘美崧.宁化石壁与萍乡一带客家文化的亲缘关系.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72-76.

罗英祥.客家民系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与作用.嘉应大学学报,1998,(02):97-102.

曹云华.21世纪粤东客家地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嘉应大学学报,1998,(02):103-107.

杨鹤书.客家人适应方式的转变与他们对马来亚早期开发的贡献.嘉应大学学报,1998,(02):108-114.

李如龙.客家方言与客家的历史文化.嘉应大学学报,1998,(02):115-120.

万幼楠.赣南客家围屋.寻根,1998,(02):33-37.

吴庆洲.客家民居意象研究.建筑学报,1998,(04):57-58+75.

庄初升.从方言词汇看客家民系的历史形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2):3-17.

刘纶鑫.论客家先民在江西的南迁.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108-112.

徐世华.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龙岩师专学报,1998,(01):87-89.

田人隆.龙川·赵佗·南越国·客家——“客家先民首批南迁与赵佗建龙川2212年纪念学术讨论会”侧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03):11-13.

吴庆洲.从客家民居胎土谈生殖崇拜文化.古建园林技术,1998,(01):8-15.

胡性初.在茂名白、客、黎方言中为何都有声母.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01):29-35.

陈居成.永定县土楼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福建地理,1998,(01):65-69.

朱炳玉.五华客家话的述补式.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8,(01):43-48.

王洪友.客家概念的界定与客家民系形成的判据.嘉应大学学报,1998,(01):105-109.

王大良.客家与中原关系刍论.嘉应大学学报,1998,(01):110-115.

黄火兴,黄玉钊,陈美豪.形成客家民系的主体是中原南迁汉人.嘉应大学学报,1998,(01):116-119.

谢永昌,陈晓,廖练迪.“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研讨会综述.嘉应大学学报,1998,(01):120.

邝永辉,林立芳,庄初升.韶关市郊石陂村语言生活的调查.方言,1998,(01):1-6.

王福堂.关于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问题.方言,1998,(01):14-19.

谢留文.赣语古上声全浊声母字今读阴平调现象.方言,1998,(01):20-22.

罗勇,邬开荷.客家传统社会与神明崇拜.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01):36-38.

谢庐明.赣闽粤毗邻地区客家女性禁忌初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01):39-43.

傅春贵.客家豆腐菜.中国土特产,1998,(01):30.

叶志如.评《太平天国与捻军、客家》.历史档案,1998,(01):134-136.

吴福文.闽西与闽台客家关系.福建学刊,1998,(01):41-46.

赖雨桐.略论梅江文化与汀江文化的渊源关系.广东史志,1998,(01):6-10.

黄玉钊.论客家人迁徙海外的经历及其贡献.广东史志,1998,(01):11-16.

朱竑,司徒尚纪.香港文化地理初探.岭南文史,1998,(01):4-8.

刘春喜.客家人的迁徙及其文化特征的形成.广西民族研究,1998,(01):74-76.

江金波.梅州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热带地理,1998,(01):66-71.

冯光钰.我与传播研究──《中国同宗民歌新论》自序.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8,(01):3-4.

张嗣介.客家柱础艺术.装饰,1998,(01):51-53.

严修鸿.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的语源.语文研究,1998,(01):52-58.

何科根.广东中山翠亨客家话方言岛记略.中国语文,1998,(01):18-22.

 

唐盛发.扶绥县客家话的语气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121-123.

古爱珍.客家儿歌二首.教育导刊,1997,(S5):31.

邢湘臣.客家“擂茶”.农业考古,1997,(04):170.

邬开荷.论中央苏区的客家教育.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97,(06):111-114.

谢佐芝.由客家人说到创建南洋客属总会.东南亚研究,1997,(06):58-59.

赖雨桐.试论梅州客家民俗文化的多元因素.岭南文史,1997,(04):14-16+1-7+18-20.

左鹏军.晚清岭南客家诗人胡曦诗歌简论.岭南文史,1997,(04):26-29.

石炳祥.香港崇正总会的创立及其贡献.岭南文史,1997,(04):53-55.

陈天国.话说外江音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04):1-4.

黄雪贞.客家方言古入声字的分化条件.方言,1997,(04):258-262.

邓玉荣.广西贺州(莲塘)客家话几种表示性状的重叠式.梧州师专学报,1997,(04):67-71.

凌步程.试论《柳州方言词典》的学术成就.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89-92.

吴福文.香港的客家人.对外大传播,1997,(11):43.

曾少聪.客家人生礼仪象征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民族学学会,1997:11.

丘菊贤.客家研究综述.嘉应大学学报,1997,(05):95-101.

谢永昌.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兼论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缘由.嘉应大学学报,1997,(05):102-107.

邓晓华.论客家方言的断代及相关音韵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101-105.

林晓平.赣南的客家祠堂——以赣县夏府戚氏祠堂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5):77-80.

陈南江,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兼谈客家民俗文化的内容选择.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10):37-39.

李泳集.人类学民族学与华南客家研究.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7,(04):14-18.

彭兆荣.客家群:变迁中的文化认同.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7,(04):19-23.

丘权政.论明清季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的形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90-97.

唐盛发.扶绥县客家话语气词“啊”和“唉”的对立分布关系.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7,(03):12-15.

陈晓锦.曲江白话“客味”举例.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131-135.

罗雄飞,章长玉.客家妇女与土地革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03):36-39.

司徒尚纪.岭南地名文化的区域特色.岭南文史,1997,(03):4-9.

朱炳玉.关于深圳市几个地名用字的读音和书写问题.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7,(02):33-35.

郑茵.陈寅恪的“恪”应当怎么读.咬文嚼字,1997,(09):28-30.

丘菊贤,刘南彪.客家问题研究要尊重历史事实──驳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及有关文章的言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74-77.

陈荣华.江西石城话属客方言质疑.中国语文,1997,(05):344.

胡希张.“客家”界定新探.嘉应大学学报,1997,(04):107-110.

杨际平.谢重光与客家文化研究.教育评论,1997,(04):3-5.

林晓平.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4):53-58.

林忠礼,罗勇.客家与风水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4):59-65.

村夫.追求时代的精神——制片人谈电视剧《客家女》.当代电视,1997,(08):17-19.

丘峰.“叶落归根”与“落地生根”──—论东南亚客属会馆的特征及其地位与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03):166-173.

吴庆洲.客家民居意象研究.中国文物学会.世界民族建筑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学会,1997:4.

杨成.《客家源流新论》简介.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07):32.

詹伯慧.广东客家方言研究之我见.学术研究,1997,(07):75-77.

路人.漫漫归乡路.公安月刊,1997,(07):42-44.

李逢蕊.缅怀客家学研究顾问陈丕显同志.龙岩师专学报,1997,(02):37-38.

曾耀东,钟德彪.从黄遵宪到李欣——兼论客家精神.龙岩师专学报,1997,(02):39-43.

黄建大.客家工商企业家对促进香港繁荣和中外合作交流的贡献.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1997,(06):48-49.

邹永祥.对《惠阳客家》一文史实的辨正.岭南文史,1997,(02):35-37.

赖雨桐.香港的客家人聚居地──吴家村.岭南文史,1997,(02):61.

赖想祥.香港新界的客家村.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06):24-25.

杨宏海.应当重视挖掘深圳人文历史资源.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06):50-52.

王东.客家学: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新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50-55.

张沛芳,刘军,吴善忠.“南国牡丹”宝岛飘香——广东汉剧院演出团赴台湾演出侧记.广东艺术,1997,(03):35-36.

梁金荣.挖掘深入  分析细致  考释缜密——读周日健教授的《新丰方言志》.语文月刊,1997,(06):42-43.

刘丽川.论马来西亚客民崇拜习俗及其“变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2):90-96.

温萍.粤东情歌——谈广东东江沿岸的客家山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02):5-12.

刘镇发.香港原居民的汉语方言.方言,1997,(02):133-137.

刘泽民.瑞金方言的四个体助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81-85.

廖国兴.“客家书记”的风采记广州白云农工商联合(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李富连.中国农垦,1997,(05):31-34.

杨鹤书.客家人适应方式的转变与其对马来亚早期开发的贡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81-85.

黄忠芳.论客家传统文化对叶剑英人生观的影响.嘉应大学学报,1997,(02):80-81.

陈干华.弘扬叶帅的革命精神 促进梅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嘉应大学学报,1997,(02):83.

阎恩虎.对构建“客家经济”的几点思考.嘉应大学学报,1997,(02):88-89.

胡希张.客家民系形成地域之我见.嘉应大学学报,1997,(02):106-110.

欧阳宗书.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读《客家宗族社会》.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119-120.

黄宏江.弘扬历史文化 发展职业教育.职教论坛,1997,(04):31.

万陆.“惟我独也正”——珠玑巷文化地域的定性与定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2):41-46.

丁义明,王涛.清明前夕访深圳吉田永久墓园.中国行政管理,1997,(04):25.

李逢蕊.客家学潮与客家情潮.龙岩师专学报,1997,(01):82-84.

曾庆红.抓住旅游带经济.老区建设,1997,(03):35-36.

徐和达.略述客家祠堂的文化特征.岭南文史,1997,(01):54-55.

张天周.客家形成于南宋论.中州学刊,1997,(02):119-124.

张克辉.台湾方言的故乡在中原.台声,1997,(03):23-24.

何力.陈支平著《福建族谱》出版.史学集刊,1997,(01):80.

李乐曾.米歇尔太太的中国情结.德国研究,1997,(01):50-51.

黄玉钊.论客家人迁徙海外的经历及其历史贡献.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7,(01):102-106.

朱贤平.赣州经济跨世纪的思考.江西社会科学,1997,(02):32-38.

黎章春.论家族在现代客家人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1):66-69.

严恩萱.“六礼”古今谈——客家婚俗考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1):70-74.

张应斌.也论客家精神.学术研究,1997,(02):77-81.

.海外报刊文摘.八桂侨史,1997,(01):57-44+51.

徐秋菊.真情  才能动人情——塑造阿福婆的点滴体会.广东艺术,1997,(01):51.

钟俊昆.客家山歌成因浅析.创作评谭,1997,(01):51-54.

余大喜.风景这边独好──’96江西音舞节述评.舞蹈,1997,(01):40-41.

洪霁.舞在闽江赣水边.舞蹈,1997,(01):42-43.

余英.客家建筑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1):14-24.

 

杨豪.“客家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31-40.

刘小春,丁战.桂东家风俗文化述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41-45.

郭志超.客家地区的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58-62.

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中的客籍话和本地话.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97-103.

邓晓华.客家方言的词汇特点.语言研究,1996,(02):89-95.

卢端.方言区幼儿师范普及普通话工作之我见.龙岩师专学报,1996,(04):7-9.

林春灼,郭乐文.职业大学的生命力在于特色.三明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1996,(S1):65-67.

林建明.闽西客家话的助动词“爱”.三明大学学报(综合版),1996,(S2):21-18.

翁坤荣,黄祖根,龙桂芳.深圳市8434名幼儿血红蛋白病的调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6,(06):55-56.

钟文典.论客家民系及其源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22-25.

熊守清.略论广西客家的源流、分布及其特点.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26-29.

万幼楠.赣南围屋及其成因.华中建筑,1996,(04):85-90.

戴志坚.福建客家土楼形态探索.华中建筑,1996,(04):104-109.

何翠媚,陈丽华.曼谷的华人庙宇:19世纪中泰社会资料来源.海交史研究,1996,(02):100-108.

饶穗萍.浓浓乡音悠悠情——深圳罗湖客家民俗艺术团在台湾.台声,1996,(12):24-25.

刘佐泉.《岭南逸史》中的客家史迹.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04):89-93.

陈安华.关于“出水莲”乐谱及其他——在中国古筝艺术第三次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04):6-7.

.第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方言,1996,(04):33-34.

邓玉荣.广西贺县(莲塘)客家话音系.方言,1996,(04):37-50.

张双庆,万波.南雄(乌径)方言童系特点.方言,1996,(04):51-58.

邓玉荣.广西贺县(莲塘)客家话单字音表.梧州师专学报,1996,(04):43-51.

李瑞禾.西昌市黄联乡的客家话.西昌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32-36+41.

黄昆章.印尼客家人的地位与作用.八桂侨史,1996,(04):24-30.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理论纵横,1996,(04):48.

罗英祥.略论客家人在东南亚的地位与作用.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6,(05):90-95.

钟俊昆.客家山歌的文化阐释.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6,(05):96-99.

梁梅.贵港市桥圩镇客家方言记略.广西师院学报,1996,(04):53-56.

曾少聪.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为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54-57.

侯复生.从《客家话字典》的编写看方言字典的地方性.辞书研究,1996,(05):93-100.

林立芳.梅县方言的人称代词.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68-74.

张子恩.“艺高人贵 术巧成风”──谈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当代电影,1996,(05):26-30.

宋全忠.叶落兮归根 故乡兮牵魂.中州今古,1996,(05):48-49.

黄玉钊.农商结合是客家山区的致富之路──关于梅州农村庄园经济的调查报告.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6,(04):79-82.

张应斌.21世纪的客家研究──关于客家学的理论建构.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6,(04):96-101.

王光明.本真生命的赞歌——读蔡其矫《客家妹子》.写作,1996,(08):30-31.

蔡焰山,戴志坚.福建客家居住文化探索.福建建筑,1996,(03):5-8.

天鸿.疑是飞碟落九天——闽南石土圆楼“树滋楼”琐记.小城镇建设,1996,(08):36-37.

吴庆洲.客家民居意象之生命美学智慧.广东建筑装饰,1996,(04):18.

黄其福.方言的产生、发展及推广普通话.徽州师专学报,1996,(03):69-71.

黄丽珠.广东传统客家民居与现代民居的文化意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1996:3.

吴庆洲.客家民居意象之生命美学智慧.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1996:2.

钱铭怡,李宏.客家人与北京人精神健康及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心理学动态,1996,(03):49-55.

郭华榕.客家文明的世界地位.史学月刊,1996,(04):75-79+47.

黄笑山.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中州学刊,1996,(04):101-104+87.

杨豪.“客家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三.甘肃畜牧兽医,1996,(04):35-44.

刘小春,丁战.桂东家风俗文化述略.甘肃畜牧兽医,1996,(04):45-49.

郭志超.客家地区的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甘肃畜牧兽医,1996,(04):62-66.

徐杰舜.岭南文化解剖散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62-65.

林清书.有没有客家方言的特殊词语?.龙岩师专学报,1996,(02):88-89.

林更生.客家土楼与客家茶文化──再论客家的茶文化.农业考古,1996,(02):17-19.

张振岳.台湾客家擂茶.农业考古,1996,(02):20.

曾祥委.葫芦、双鳌:盘古、伏羲、女娲——粤北客家大庙祖先崇拜图腾解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葫芦与象征——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1996:15.

谢重光.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理论学习月刊,1996,(06):50-54.

林石信.惠阳客家.岭南文史,1996,(02):24-27+23.

霍树棠.东江菜及盐焗鸡.岭南文史,1996,(02):61.

恭甫.家常菜杂谈.商业经济文荟,1996,(03):66.

朱炳玉.五华客家话的连读音变.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6,(01):16-23.

谢重光.三山国王信仰考略.世界宗教研究,1996,(02):101-110.

张振林.对族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66-76.

曾庆刚.客家擂茶.广东茶业,1996,(02):45.

林友智.独一无二的建筑模式──闽西客家圆楼.建筑,1996,(05):37-38.

李泳集.客家妇女与现代民间宗教活动.民俗研究,1996,(02):73-76.

张典婉.台湾客家文学中的女性角色.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6,(02):20-22.

罗英祥.试论当代客家精神.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6,(02):102-107.

罗建平.兴国山歌中“捡脚跟”与“尾驳尾”辨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02):77-78.

冯光钰.艺术贵在创造——客家歌唱家黄玉英和她的演唱艺术.人民音乐,1996,(02):24-25.

.台湾客家“老山歌”曲调溯源.中国音乐学,1996,(02):87-93.

林长华.古今旗杆建筑奇观.建筑工人,1996,(04):40-41.

王东林.“客家”概念的新诠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01):70-75.

林清书.闽西方言研究述略.龙岩师专学报,1996,(01):48-54.

沈涌.交融与嬗变──曲江县群星客家民俗考察.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50-55.

赖雨桐.客家民间风水意识利弊谈.岭南文史,1996,(01):43-44.

周振鹤.客家源流异说.学术月刊,1996,(03):16-24+89.

詹伯慧.对香港语言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语文,1996,(02):121-124.

冯雁军.闲话客家土楼.当代建设,1996,(01):46.

陈威.21世纪的中国传统音乐去向探索.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01):25-30.

韩莓,田曼丽.历史的透视——谭元亨《客家魂》评介.学术研究,1996,(02):83-85.

沈涌.交融与嬗变——曲江县群星客家民俗考察.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1):50-55.

林立芳,庄初升.南雄珠玑方言与珠江三角洲诸方言的关系.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1):33-39.

沈涌.交融与嬗变——曲江县群星客家民俗考察.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1):53-58.

周云.广东畬族地区妇女与婚姻家庭.人口与经济,1996,(01):54-57.

刘正刚.清代广东移民在四川分布考——兼补罗香林四川客家人分布说.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01):56-65.

甘克宏.似是而非——粤北“山茶花”的联想.广东艺术,1996,(01):35.

 

黎虎.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5):108-111.

吴松弟.客家南宋源流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5):108-113.

练春招.从客家谚语看客家的家庭观和家庭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75-80.

卢绍浩.井冈山客家话音系.方言,1995,(02):121-127.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一种反复问句.方言,1995,(03):208-210.

吴永章.客家文化二元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7-10.

陈晓红.广西客家宗法制度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35-39.

.江西客家概述.江西社会科学,1995,(02):66-124.

万芳珍,刘伦鑫.江西客家入迁原由与分布.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53-67.

李涌平.广东客家农民的生育观念和未来婚姻市场.人口与经济,1995,(03):10-15.

赵寒阳.佳节宝岛行.人民音乐,1995,(05):44-45.

张开龙.客家人成功的七大价值观.理论学习月刊,1995,(04):51-52.

王光明.人与时间脱节的世界——吴尔芬和他的小说.小说评论,1995,(02):63-66.

谭元亨.世界民族大迁徙中的客家先民南渐新论.学术研究,1995,(05):69-72.

刘一玲.广告读解.语言文字应用,1995,(01):28-30.

刘正刚.清代福建移民在四川分布考──兼补罗香林四川客家人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03):56-70.

李涌平.广东客家农民的高生育观念.中国人口科学,1995,(02):44-49.

李泳集.社会变迁与客家妇女地位──粤东紫金县竹园村调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60-62.

丘菊贤,罗英祥.客家人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72-75.

大岛,广美.南丰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124-132+136.

冯雁军.客家土楼随想.城市开发,1995,(03):27-28.

木杉.冷眼旁观话香港.党风与廉政,1995,(09):35.

李文泽.四川的客家人和客家方言.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01):29-31.

刘大可.抗战期间客家英杰群像初探.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5,(04):32-36.

刘金荣.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摘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01):55.

钟俊昆.论客家山歌的文化语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05):43-45.

严恩萱.饼与餜──客家食俗考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05):46-48.

黄诗结.刍议赣南客家葬俗.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05):49-52.

王洪友.中国大陆客家研究的现状与今后方向.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89-96.

黄静.战后中国大陆客家人海外移民剖析──梅州地区人口国际迁移情况的调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01):41-45.

温哲君.浅述客家人在中法战争中的作用.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59-61.

房学嘉.试论客家人之根.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5,(02):143-150.

房学嘉.试论客家人之根().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5,(03):121-125.

叶小秋.客家精神 青史永垂──评大型音乐舞蹈《客家春秋》.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04):109-110.

叶杨.也谈客家源流.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04):135-140.

周云,曾立仪.粤东客家妇女的婚姻与家庭.南方人口,1995,(01):55-58.

万幼楠.赣南客家民居试析──兼谈赣闽粤边客家民居的关系.南方文物,1995,(01):95-102.

钟嘉谋.客家界说与客家起始年代问题.岭南文史,1995,(01):4-8.

谭赤子.黄遵宪诗歌中的客家风情及其他.岭南文史,1995,(01):36-37.

赖雨桐.客家堂号溯源.岭南文史,1995,(01):38-41.

潘佛章.谈谈客家人的个性特点.岭南文史,1995,(01):42-43.

.如何正确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岭南文史,1995,(01):48.

李泳集.客家“等朗妹”婚俗的研究意义.岭南文史,1995,(01):49.

刘文澜.参观香港客家村的典范──荃湾“三栋屋”古迹.岭南文史,1995,(01):62.

.海外客家人历史点滴.岭南文史,1995,(01):64.

.客家妇女的美德.岭南文史,1995,(02):55.

徐和达.试谈客家堂联的文化内涵.岭南文史,1995,(03):61-62.

侯国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客家人数及其分布.岭南文史,1995,(04):47-49.

葛文清.汀江流域外向型客家经济演变初探.龙岩师专学报,1995,(02):40-47+15.

徐维群.太平天国妇女政策与客家妇女.龙岩师专学报,1995,(02):54-57+53.

熊金丰.客家话亲属称谓词试探.龙岩师专学报,1995,(02):70-72+69.

邱甫田.谈谈客家方言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龙岩师专学报,1995,(02):163-165+160.

钟德彪.宣传客家文化 展示闽西风貌.龙岩师专学报,1995,(04):37-38.

廖晋雄.满堂客家大围楼奇观.民俗研究,1995,(03):61-63.

朱洪.续谈畲族与汉族客家民系的文化互动关系.广西民族研究,1995,(03):78-85.

邱国锋.梅州市客家民居建筑的初步研究.南方建筑,1995,(03):17-19.

薛翘,刘劲峰.我国汉唐茶文化的活化石──擂茶.农业考古,1995,(02):143-146.

林更生.客家的茶文化.农业考古,1995,(04):19-20.

吴金夫.客家方言与民系形成的时间和地点.汕头大学学报,1995,(03):83-89.

邝永辉.客家民俗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韶关举行.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1):143.

曾祥委,曾汉祥,李乐民,张军光.始兴隘子客家大庙及崇拜习俗调查.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1-7.

曾汉祥,曾祥委,李乐民,张军光.粤北、粤东客家丧葬风俗.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8-13.

阎崑.客属精英  聚会梅州——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侧记.台声,1995,(02):11-13.

蔡子民.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台湾客家.台声,1995,(05):18-20.

邓玉荣.贺县公会客家话的声调.梧州师专学报,1995,(02):13-16.

李谱英.贺县沙田客家方言音系.梧州师专学报,1995,(02):17-25.

侯国隆.广西的客家人数及其分布.广西地方志,1995,(06):60-62.

李谱英.陆川客家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玉林师专学报,1995,(01):46-54.

李谱英.广西区境内客家方言字音韵母的主要差别.玉林师专学报,1995,(04):16-21.

葛山.闽西珍品话“八干”.中国土特产,1995,(05):27.

李敏红.论汉语语音教学的可比性.枣庄师专学报,1995,(04):4-5.

同伴.中原客家研究会成立.中州统战,1995,(12):24-25.

张应斌,谢癸卯.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中国哲学史,1995,(05):27-33.

程志远.程旻是南齐迁梅的客家先贤.广东史志,1995,(03):78-79.

侯月祥.从族谱中的堂号、堂联看客家人的文化意识.广东史志,1995,(Z1):60-67.

肖晓文.龙泉山上客家人.四川统一战线,1995,(11):25.

邓增松.“客家”不是籍贯.咬文嚼字,1995,(07):5-6.

王光明.客家的米酒.中国酒,1995,(03):41.

丘桓兴.客家今昔——回乡见闻录.对外大传播,1995,(09):12-14.

谢留文.客家方言古入声次浊声母字的分化.中国语文,1995,(01):49-50.

梁锡祥.送郎去当兵(客家抗日山歌).源流,1995,(06):63.

清泉.叶帅故居行.广东大经贸,1995,(06):74.

YW WANG,SC HUANG,CJ CHEN,LT LUI,HWC LEUNG,LL TING.I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ORE COMMON IN HAKKAS THAN IN FUKIENESE- A COMPARISON WITHIN THE TAIWANESE POPULATION.Oncology Reports,1995,2(3):.

 

薛翘,刘劲峰.客家擂茶源流考.农业考古,1994,(04):101-104.

潘安,李小静.身分社会文化与华夏传统住宅意匠.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04):26-32.

林建明.《一年使用杂字文》重刊前言.三明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1994,(S1):46.

.当代台湾人的祖先皆源自大陆.岭南文史,1994,(04):57.

张一兵.客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06):76-82.

陈支平.由客家分支而成为非客家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04):8-15.

.梅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源流,1994,(06):32-35.

李定国.客家文化在海外华人中的继承与发展.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04):65-70.

黄雪贞.客家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方言,1994,(04):268-276.

刘锦云.客家贞女节妇文化现象析.妇女研究论丛,1994,(04):49-51.

张应斌,谢癸卯.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嘉应大学学报,1994,(04):114-120.

侯国隆.关于旧时梅州客家童养媳问题的探讨.广东史志,1994,(04):46-52.

胡宝炎.推开“永芳”老板姚美良的门.沪港经济,1994,(06):12-13.

罗雄飞.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5):108-110.

.增进亲情团结  弘扬客家精神  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筹备基本就绪.统一论坛,1994,(05):48.

岳文.渔舟晚唱  流水高山——介绍“筝的系列”CD.发烧友,1994,(05):90-94.

郑敏雅.浅谈永定土楼.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09):38-39.

黄天养.八闽客家首府历史名城长汀.城乡建设,1994,(09):38-39.

日健.一等韵在客家方言也有齐齿呼.中国语文,1994,(05):400.

谢重光.闽西客家地区的妈祖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4,(03):74-84+155.

李荣.禁忌字举例.方言,1994,(03):161-169.

张宇生.“世界民居奇葩”——客家土楼趣说.中国房地产,1994,(08):72-73.

罗昌明.客家风情画——华南文艺业余大学梅州大专班学生毕业作品选.美术,1994,(08):87-88.

吴永章.客家人的宗教信仰述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80-85.

.周日健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3):2.

谢癸卯.粤东客家民间文学与民俗.嘉应大学学报,1994,(03):125-130.

尹志伦.论方言与人口迁徙.广东史志,1994,(03):13-15.

叶晓鑫.客家“土围子”吸引天下客.经济世界,1994,(08):5.

.中国华语广播开播45周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04):35.

庄初升,严修鸿.漳属四县闽南话与客家话的双方言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81-87+94.

仇志群,范登堡.台湾语言现状的初步研究.中国语文,1994,(04):254-261.

王东甫.色彩斑斓的客家情歌.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33-40.

艾飞.客家文学研究刍议.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02):31-36.

刘正刚.清代四川的广东客家人.岭南文史,1994,(02):26-31.

尹章义.“台湾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历史的观点.台湾研究,1994,(02):4-16.

赵彦行.论博白地老话与新民话.广西社会科学,1994,(03):98-105.

温汉宏.客家方言的形成究竟在何时.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02):46-47+54.

朱国宏.中国国际移民探微.中国人口科学,1994,(03):34-40.

周日健.广东省惠东客家方言的语缀.方言,1994,(02):143-146.

张宇生.客家石龙旗.华夏星火,1994,(05):44.

何万真.客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城乡建设,1994,(05):38-39.

丘菊贤.客家迁徙南洋论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3):61-64.

万陆.客家学论纲.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02):32-45.

华永建.雅俗共赏的客家山歌剧《啼笑冤家》.中国戏剧,1994,(04):37.

雪雅.美的巡礼 真的追溯——民歌时空游.音乐爱好者,1994,(02):34-36.

韩伯泉.客家食俗文化三题谈.民间文学论坛,1994,(02):71-75.

.毛泽东客家祖籍最新研究.黑龙江档案,1994,(02):46.

万芳珍,刘纶鑫.客家人赣考.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118-127.

鲁非.嘉属客家三大诗人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01):59-69.

韩忠厚.客家民系“根在河洛”.洛阳大学学报,1994,(01):37-43.

林立芳.马坝方言词汇.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27-34.

曾汉祥.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87-90.

苗晶.中国汉族民歌.艺术探索,1994,(01):13-19.

蓝雪霏.台湾“褒歌”的系属及其来源.音乐研究,1994,(01):34-44.

谢栋元.浅议客家话与北方话的关系.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02):81-83.

杨鹤书,谭斌.平远仁居地区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岭南文史,1994,(01):26-33.

罗可群.研究客家文化的先贤罗蔼其.岭南文史,1994,(01):34-36.

赖雨桐.略谈客家具有防御功能的传统民居.岭南文史,1994,(01):60-61.

王方.继承·创新·交流·发展——记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台声,1994,(03):39-41.

林伦伦.闽方言在广东的分布及其音韵特征的异同.中国语文,1994,(02):155-160.

客家方言研讨会秘书组.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方言,1994,(01):56.

谢一彪.论三十年代赣南闽西的客家经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01):59-64.

张宇生.客家女风情.华夏星火,1994,(02):38.

侯复生.从《客家话字典》的编纂看方言字典的地方性.嘉应大学学报,1994,(01):125-130.

曾观来.话说客家围屋——大万世居.广东史志,1994,(01):70-71.

雪雅.美的巡礼 真的追溯——民歌时空游.音乐爱好者,1994,(01):30-32.

韩士奇.聪慧淳朴民风孕育数世名流──令人不可思议的客家族人.现代交际,1994,(01):42-43.

Y.首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召开.中国语文,1994,(01):64.

 

 

郑德华,张小莹.奇特的客家土楼——客家文明的重要象征.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04):92-94.

刘锦云.孝敬父母的客家人.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04):95-98.

邱捷.也谈关于孙中山祖籍问题的争论.岭南文史,1993,(04):22-27.

赖雨桐.客家名食——酿豆腐、白切鸡与“三及第”小考.岭南文史,1993,(04):47.

,王球堂.“客家娘酒”今更俏.岭南文史,1993,(04):65.

陈干华.从族谱看梅州客家人口的变迁.南方人口,1993,(04):46-51.

张英明.试谈江西畲族的几个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93,(06):68-72.

蒋炳钊.关于客家形成问题的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6):57-62.

刘大可,周明.论清代客家人的迁徙及其历史影响.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6):63-68.

汀兰.书讯.昨天·今天·明天(福建党史月刊),1993,(10):27.

郝露萍,杜若甫.客家人的红细胞血型分布.人类学学报,1993,(03):255-263.

江河.詹伯慧教授《语言与方言论集》出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3,(03):37.

邝明旺.在客家精神的鼓舞下——创办赣州客家食品厂的体会.企业经济,1993,(07):48-49.

彭会资.客家民俗文化美初探——从桂东南客家说起.民族艺术,1993,(02):56-75.

谢一彪.论三十年代赣南闽西的客家山歌.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02):1-5+2.

林晓平.苏东坡与赣南客家文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02):6-9+2.

赖观扬,赖一光.客家赖氏迁徙源流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02):10-13.

.补白.龙岩师专学报,1993,(02):12-18+22-24+31-34+81-115+119-126+131-140.

熊金丰.客家谚语漫谈.龙岩师专学报,1993,(02):79-81.

冯深.略论客家意识.广西民族研究,1993,(02):94-98.

姜元禄.台湾民歌的音调.艺术探索,1993,(01):27-35.

詹伯慧.广东省饶平方言记音.方言,1993,(02):129-141.

居文郁.广东汉乐的历史源流及其“清乐”的流变.音乐学习与研究,1993,(Z1):27-30.

刘玄恩.惠州:独特的客家文化景观.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2):79-83.

陈国强,林加煌.宁化石壁与台湾客家.云南社会科学,1993,(03):63-67.

温文瞻,刘金祥.文献开发的带头人——程志远.图书馆论坛,1993,(03):84.

张宇生.客家土楼记趣.建筑工人,1993,(05):54-55.

李默,张溥祥.论客家的形成及其主要因素.广东社会科学,1993,(02):80-85.

苗晶.1980年以来汉族民歌研究工作的回顾与思考.音乐研究,1993,(02):59-62.

严永通.论客家山歌的绘画美与音乐美.广西社会科学,1993,(02):87-92.

王东林.民系理论的初步探索——客家学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02):38-43.

张宇生.客家人的民间艺术.民族艺术,1993,(01):178-180.

张泉福.闽西客家诞生礼俗初探().龙岩师专学报,1993,(01):83-88.

练春招.客家的迁移与客家方言的分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1):69-75.

严峻.在时代浪潮中对客家传统文化的扬弃.现代哲学,1993,(01):64-67.

梁德曼.《成都方言词典》引论.方言,1993,(01):2-13.

赖江基.关于客家话字音的审订问题.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3,(01):130-133.

陈亦良.梅县客家方言词汇散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3,(01):141-142+150.

赖雨桐.“客家”称谓的由来.岭南文史,1993,(01):30.

王振忠.客家人与太平天国.岭南文史,1993,(01):31-32.

王恩涌.民居中的奇迹——福建的土楼.人文地理,1993,(01):8-12.

刘村汉.太平天国文献注释指瑕——兼谈训诂的运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3):25-32.

赖德劭,黄运兴.赣南客家婚俗——送灯打甑盖.东南文化,1993,(01):187-188.

韩振飞.赣南客家围屋源流考——兼谈闽西土楼和粤东围龙屋.南方文物,1993,(02):106-116+72.

阳晓儒.客家歌谣研究的硕果——评《广西客家山歌研究》.广西社会科学,1993,(01):99-100.

 

 

张宇生.客家建筑艺术二则.民族艺术,1992,(03):128-130+101.

司徙尚纪.广东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04):189-225.

王耀华.客家山歌音调考源.音乐研究,1992,(04):66-75.

孔永松.略论明中叶后客家人的家族制的发展.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3):4-8.

蒋炳钊.论客家与当地民族诸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4):106-112.

王振忠.从客家文化背景看《天朝田亩制度》之由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3):65-73.

李如龙.福建方言与福建文化的类型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2):80-87.

周日健.广东新丰客家方言记略.方言,1992,(01):31-44.

.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在港召开.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04):12.

苏伟光,杨宏海.别具风采的深圳民间歌谣.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04):91-96.

曾小苏.地方性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的搜集.图书馆论坛,1992,(04):27-28.

黄雪贞.梅县客家话的语音特点.方言,1992,(04):275-289.

吴炳奎.客家源流新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3):71-75.

丘菊贤.客家走向世界试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3):76-79+121.

宙明.神秘的客家土楼.华中建筑,1992,(03):53-54.

钟嘉谋.客家人与客家精神.岭南文史,1992,(01):55-57.

何国华.客家人的教育观初探.岭南文史,1992,(02):9-15.

魏启清.论客家传统情歌的婚姻伦理观.岭南文史,1992,(02):16-18.

杨鹤书,杨鹏书.黄畲客家的丧礼丧服制度及其变革.岭南文史,1992,(02):19-23.

竹子,冷凋梅.客家狮子锣鼓经.岭南文史,1992,(02):47.

白桑,谢福建.孙中山与美国檀香山客家组织——洪门国安会.岭南文史,1992,(02):51.

辛林.毛里求斯华人客家话的变迁.岭南文史,1992,(02):52-53.

费邓洪.清末广东客家人在夏威夷的社会状况点滴.岭南文史,1992,(02):56.

赖雨桐.客家“慎终追远”精神刍议.岭南文史,1992,(02):58.

陈捷.广东客家围龙屋.岭南文史,1992,(02):62.

司徒尚纪.广东汉区风俗文化群落.岭南文史,1992,(03):50-54.

赖雨桐.蕉岭客家人移民台湾述略.岭南文史,1992,(04):40-42.

文瀾.客家地区春节前后的旧俗及传说.岭南文史,1992,(04):44.

陈安华.音乐学府中教授客家筝的第一人——纪念著名客家筝代表罗九香大师九十诞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01):13-16.

温萍.“客家山歌”的社会内涵和价值.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02):15-19.

.乐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04):94.

缪俊杰.粤北改革风云与客家地域文化——评程贤章的长篇新作《神仙·老虎·狗》.小说评论,1992,(05):4-8+14.

苏剑.从客家山歌到革命情诗——闽西苏区的新民歌运动述评.福建党史月刊,1992,(03):16-17.

张宇生.“客家人”的习俗().化石,1992,(01):18-19.

张宇生.“客家人”的习俗().化石,1992,(02):24-25+15.

张宇生.客家人的习俗().化石,1992,(03):15-16.

曹国庆.关于客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92,(02):87-93.

曾维才.试论赣江流域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地位.江西社会科学,1992,(02):94-98.

黄友良.四川客家人的来源,移入及分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1):83-91.

许卫明,华小云,陈路明,杜传书.Gd()台湾-客家型部分基因克隆化分离和鉴定.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2,(02):15-20.

司徒尚纪.广东方言地理分布及其文化景观.东南文化,1992,(Z1):174-186.

谢一彪.客家人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历史作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04):61-66.

施民.明清时期赣南客家与山区经济的发展.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04):66-71.

史兵.客家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4):76.

方拥.闽西奇特的两处方言岛文化现象.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Z1):162-163.

吴福文.中华客家的历史舞台.龙岩师专学报,1992,(01):117-119+123.

林镜贤.武平所考之一二.龙岩师专学报,1992,(02):31-36.

张泉福.闽西客家诞生礼俗初探.龙岩师专学报,1992,(02):52-58.

.闽西客家学研讨会圆满结束.龙岩师专学报,1992,(02):72.

叶春生.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广西民族研究,1992,(01):72-80.

宙明.客家风俗记趣.文史杂志,1992,(01):46.

张宇生.生活中的忌讳.文史杂志,1992,(04):33.

匡天齐.对民歌歌种与民歌分类的思考.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2,(04):35-39.

陈支平.客家人由非客家人分支而来之举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04):10-17.

Mary S. Erbaugh.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Hakkas: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s a Hakka Enterprise *.The China Quarterly,1992,132(132):.

沈星棣.第一部从语言学的视角上具体论及客赣相互影响的专著——评陈昌仪《赣方言概要》.历史教学问题,1992,(04):63-65.

 

 

万陆.赣南客家纵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04):1-8.

黄定平,蓝宇蕴.客家妇女与中央苏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04):8-12.

刘大可.萧朝贵族属新探.广西民族研究,1991,(04):47-51.

谢剑.试论香港客属社团对都市化情况的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04):83-95.

曹树基.明清时期移民氏族的人口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族谱资料分析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04):77-90.

陈延河.惠东多祝客家话名量词、数词的“A A”重叠式.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04):113-114+85.

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04):17-24.

张英明.试论晚清赣南客家真空教.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04):25-31.

陈解生.家教与客家精神散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04):32-37+55.

白桑.客家源流新说.岭南文史,1991,(04):19+21.

杨诚.客家文化特质.岭南文史,1991,(04):20-21.

黄火兴.关于客家人的定义、源流与分布.岭南文史,1991,(04):22-25.

曾维才.客家人与茶.农业考古,1991,(04):79-80+64.

林湘生.宁化县石碧客家祖地节俗及其形成.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1:7.

熊寒江.闽西客家正月节令习俗考略.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1:7.

江斌.闽西客家习俗一二.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1:10.

苏光辉.永定县客家岁时习俗.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1:4.

李庆芳.永定县客家李氏“元宵不闹花灯”与“春祭”习俗.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1:4.

宋经文.客家游艺民俗初探.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1:10.

陈昌仪.论赣方言的形成——兼论赣方言对客家话的一个重大影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03):71-76.

白桑.曾国藩的祖籍在梅州.岭南文史,1991,(03):42.

.研究生文摘.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3):36-41.

李存章.客家梅州籍华侨与辛亥革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03):27-30.

余伯禧,林立芳.韶关方言概说.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3):79-87.

李秀松.砂锅和砂锅菜.商业经济文荟,1991,(04):72.

林镜贤,庸丘.“土楼”与“土楼文化”的几点浅见.龙岩师专学报,1991,(02):119-124.

锺焜茂.谈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反面移植问题.龙岩师专学报,1991,(02):146-148.

刘玄恩.客家童谣的艺术特色.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2):49-53.

刘佐泉.谢国遗民与客家谢氏——《谢国的来源和迁徙》补.南都学坛,1991,(03):118-120.

崔荣昌.客家人“谓母曰姐”.文史杂志,1991,(03):42.

吴建新.明清广东人口流动概观.广东社会科学,1991,(02):38-45.

陈国强,周立方.宁化石碧客家研究的意义.福建学刊,1991,(02):79-81+38.

马瑞.浅析客家文化对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影响.桂海论丛,1991,(02):70-72.

张泉福.闽西客家妇女祈子俗评析.龙岩师专学报,1991,(01):120-123.

蔡德予.客家方言与赣南民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01):87-91.

李惠昌.客方言口语中的古词语考辨——为客家研究学术交流会而作.汕头大学学报,1991,(01):37-50.

温哲君.惠州客家风尚特征及其形成.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20-24.

刘玄恩.客家祖居的堂号和堂联.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25-27.

李景廉,凌启南,温发林.四会县鼻咽癌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趋势分析.肿瘤防治研究,1991,(01):60-63.

丘菊贤,杨东晨.黄河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源头.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44-49.

钟文典.客家与太平天国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1-10.

 

罗勇.浅谈开展赣南客家人研究的意义.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04):94-95+47.

.武汉地区嘉应客家科技信息咨询协会筹委会成立.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0,(S1):76.

詹伯慧.广东境内三大方言的相互影响.方言,1990,(04):27-31.

罗海鸥.嘉应大学主办首届客家研究学术研讨会.高教探索,1990,(04):62.

罗德栽.汉乐定名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04):7-10+6.

温萍.花城话山花——谈广州地区的客家山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04):11-13.

麦留芳,周翔鹤.十九世纪海峡殖民地华人地缘群体与方言群体.南洋资料译丛,1990,(04):84-93.

黄英.杨树桥(花灯歌舞喜剧).四川戏剧,1990,(06):48-60.

许常惠.台湾民歌研究.中国音乐学,1990,(03):4-20.

梁玉璋.武平县中山镇的“军家话”.方言,1990,(03):34-45.

张宇生.奇特的客家土楼.民俗研究,1990,(03):64+67.

谢起光.客家祖地石碧婚俗调查.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0:7.

林湘生.宁化石碧的同姓通婚.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0:3.

犁人.客家婚俗之美与非美.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0:9.

江斌.客家婚俗数则.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0:9.

熊寒江.闽西客家姻亲称谓述略.福建省民俗学会.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福建省民俗学会,1990:4.

何宝泉.古朴、典雅的古筝名曲——浅析《蕉窗夜雨》.音乐爱好者,1990,(04):30.

张宇生.客家风俗要录.东南文化,1990,(03):58-61.

邱捷.再谈关于孙中山的祖籍问题——兼答《孙中山是客家人,祖籍在紫金》一文.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60-69.

温儒敏.客家味、传统人文精神及其他——评谢霜天《梅村心曲》.小说评论,1990,(03):77-82.

曾韶波,罗广平,肖巧珍.HLA-A,B,C抗原在广东梅县地区客家人群中的分布.中国输血杂志,1990,(02):78-79.

程志远.人文秀区  文彩风流——《梅州客家历代乡贤著述展览》巡礼.广东图书馆学刊,1990,(02):71-72.

宙明.神秘的客家土楼的建造风格及来源.文物春秋,1990,(01):86-87.

沙汉昆.发展客家山歌的一些设想与实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01):16-22.

.梅州市举行首届“客家研究学术交流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01):23.

温广益.海外客家人对梅州侨乡建设的贡献.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01):42-47+41.

刘玄恩.客家妇女与客家山歌.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1):81-86.

丘菊贤,杨东晨.中原汉人南徙与客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1-8.

张育斯.沟通侨汇的功臣使者——水客.广东金融,1990,(11):38+48.

 

 

黄允箴.汉族人口的历史迁徙与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格局.中国音乐学,1989,(04):36-48.

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1989,(04):241-259.

陈庆延.古全浊声母今读送气清音的研究.语文研究,1989,(04):25-27.

罗琼山.电视旅游宣传与广东旅游业发展.中国地理学会、青岛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中国地理学会、青岛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1989:8.

宙明.神秘的客家土楼.小城镇建设,1989,(05):23-24.

.补白.龙岩师专学报,1989,(03):8-17+29-39+56-62+65-81.

林清书.闽西方言与闽西移民史.龙岩师专学报,1989,(03):110-115.

饶秉才.客家方言的分布和主要特点.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9,(03):93-103.

温萍.谈湘东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03):38-40.

王曾婉.台湾著名音乐家许常惠教授谈台湾民间音乐.人民音乐,1989,(07):17-21.

黄雪贞.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续论.方言,1989,(02):121-124.

邓玉璇.乡音在异国.中国戏剧,1989,(11):14.

谢永雄.汉乐古筝与广东高胡.乐器,1989,(02):21-22.

熊金丰.应重视方言同普通话在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龙岩师专学报,1989,(01):114-119.

RB.王力语言学奖评出第三届获奖者.语文建设,1989,(06):24.

黄淑娉.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1989,(01):107-116.

 

黄雪贞.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方言,1988,(04):241-246.

温萍.歌乡行(之三)——谈赣南“客家山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04):10-12.

李玉.大鹏客家话音韵特征探源.广西师院学报,1988,(04):90-93+110.

郭雪君.同源异支  争奇斗妍——再谈古筝流派.音乐爱好者,1988,(06):20-21.

覃桂清.民族文化的交流造就刘三姐.民族艺术,1988,(03):56-70.

温萍.歌乡行(之二)——谈粤东客家山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03):13-16.

费师逊.论客家音乐与潮州音乐中的支架结构.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02):19-24+42.

温萍.歌乡行(之一)——谈闽西“客家山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02):29-33.

何启光.广东民俗研究初探.广东社会科学,1988,(03):121-128.

王健庵.满江红  庆祝安大校庆.安徽大学学报,1988,(03):1.

洪友云.闽台方言与汉语规范化教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8,(06):45-48.

邓晓华.闽西客话韵母的音韵特点及其演变.语言研究,1988,(01):75-97.

张志瑶.华侨与客家山歌.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01):61-62.

丹麦易家乐,李桐贤,余伯禧.南雄方言记略.韶关师专学报,1988,(01):71-94.

罗开富.广州附近村落及其有关现象.热带地理,1988,(02):187-194.

苏元济.古朴典雅的“客家大锣鼓”.人民音乐,1988,(02):24.

 

 

柯木林.大伯公是谁?.东南亚,1987,(04):63.

黄雪贞.惠州话的归属.方言,1987,(04):255-263.

熊正辉.广东方言的分区.方言,1987,(03):161-165.

周日健.广东省惠阳客家话音系.方言,1987,(03):232-237.

张维耿.并非偶合——日文“朝食”与客家话“食朝”.世界汉语教学,1987,(03):30.

杨成志.本地、福佬、客家的由来与发展.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04):75-77.

蓝唐.浅谈客家学生学习英语音素的困难和纠正方法.教育论丛,1987,(04):40-45.

黄雪贞.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方言,1987,(02):81-96.

罗杰瑞,张惠英.邵武方言的归属.方言,1987,(02):97-112.

周日健.客家话与中古声母——客家人怎样辨认古声母.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2):60-66.

范先钢.柳州话的“没”和“没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02):36-40.

温萍.两岸山花相映红——谈台湾《客家山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02):19-25.

张振农,李景廉,凌启南,温发林.广东省四会县操广州和客家方言人群鼻咽癌发病情况分析.癌症,1987,(02):135-136.

张振兴.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闽语.方言,1987,(01):35-43.

李玉.客方言与赣方言之分野及其内部差异.广西师院学报,1987,(01):102-109.

范先钢.柳州话的“没”和“没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2):36-40.

钟禄元.漫谈客家山歌.文史杂志,1987,(01):9-10.

崔荣昌.四川方言的类别.文史杂志,1987,(01):26-28.

 

鲍厚星,颜森.湖南方言的分区.方言,1986,(04):273-276.

周振鹤,游汝杰.人口变迁和语言演化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04):164-172.

张寿祺.关于广州古南越音“地名”的一些问题——并就“十八甫”原意答文化界所疑.广州研究,1986,(11):48-52.

邱捷.孙中山是客家人吗?.广州研究,1986,(11):66-67.

李秀松.粤菜为何有三派.商业经济文荟,1986,(05):75-76.

张仲梅.《相思树女子客家》的结构艺术.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3):61-66.

饶长溶.福建长汀(客家)话语音记略.龙岩师专学报,1986,(02):30-42.

熊金丰.“话”、“说”、“谈”、“讲”.龙岩师专学报,1986,(02):49.

熊金丰.永定客家话语法特点撮要.龙岩师专学报,1986,(02):62-66.

熊金丰.方言发展变化的差异.龙岩师专学报,1986,(02):106.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6,(02):12-37.

黄雪贞.成都市郊龙潭寺的客家话.方言,1986,(02):116-122.

严学窘,李玉.客家话的原始形式述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2):34-39.

杨宏海.粤东客家妇女的民俗特色.岭南文史,1986,(02):52-56.

.国内乐讯.人民音乐,1986,(05):46.

李玉.原始客家话的声母系统.语言研究,1986,(01):114-128.

吴福文.客家歌谣民俗价值试探.龙岩师专学报,1986,(01):80-88.

朱文雄.广西人与北京音.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1):62-69.

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方言,1986,(01):19-38.

刘玄恩.客家话单音词同普通话合成词的关系.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1):48-49.

余柯.客家的由来及其对历史文化的贡献.广州研究,1986,(03):46-48.

古清尧.凤坪畬族考察报告.民族论坛,1986,(01):55-61.

 

 

刘村汉.广西蒙山语言图说.方言,1985,(04):278-289.

彭武一.“土家”汉语称谓的由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5):115-118.

刘丽川.客家岁时——《客家史话》选登.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3):111-120.

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方言,1985,(03):171-180.

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02):29-40.

梁猷刚.广东省北部汉语方言的分布.方言,1985,(02):89-104.

陈延河.惠东长坑畲语疑问句的基本结构.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Z1):97-103.

陈书田.畲族说的客家话中的古语成分.民族语文,1985,(03):20.

刘克勤.漫话客家擂茶.茶叶通讯,1985,(02):51.

郭启熹.闽西方言与民族迁徙的关系.龙岩师专学报,1985,(01):58-62.

崔荣昌.四川方言的形成.方言,1985,(01):6-14.

梁猷刚.语言复杂的海南岛儋县那大镇.方言,1985,(01):66-67.

莫俊卿.论韦昌辉的民族成分.广西民族研究,1985,(01):30-34.

温萍.客家山歌概述().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5,(01):30-36.

刘玄恩.客家话名词后缀的音变和义变.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1):64-65+63.

 

王耀华.脉承华夏  声连四海——福建的民间音乐.中国音乐,1984,(04):57-59.

温萍.客家山歌概述().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4,(04):67-88.

苏叔阳,张黎明.故乡的榕树.电视文艺,1984,(12):2-11.

雷伯长.说邵武方言.语言研究,1984,(02):144-147.

张振兴.福建省龙岩市境内闽南话与客家话的分界.方言,1984,(03):165-178.

.台湾省语言地图八幅.方言,1984,(03):179-185.

温萍.客家山歌概述().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4,(03):39-41.

温萍.客家山歌概述().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4,(Z1):52-61.

朱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教育与进修,1984,(02):32-34+16.

 

温萍.客家山歌概述().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3,(04):44-51.

温萍.芳香四溢的山花——“客家山歌”概述.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3,(03):56-68.

李松庵.客家人的几次南迁初探.岭南文史,1983,(01):95-103.

钱文俊.也谈语音的社会性——和陈明兆同志商榷.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2):66-69.

刘玄恩.客家话的几个语法特点.惠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1):101-102.

 

阳作洲.从一个错案看不矛盾律在办案中的作用.逻辑与语言学习,1982,(06):39-40.

罗美珍.福建长汀客家话的连读变调.语言研究,1982,(02):188-197.

李作南.客家方言词汇说略.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Z1):134-148.

梁肇庭.客家历史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01):101-105.

.客家民歌两首.中国音乐,1982,(01):80-83.

石廷章.“腊更”浅议.贵州民族研究,1982,(01):61-64.

刘玄恩.客家人学普通话的难点.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1):60-65+70.

许友年.马来民歌同中国民歌的比较.外国语言与文学,1982,(01):37-56.

 

市川信爱,郭梁.泰国华侨社会的特点和各种华侨帮派形式.南洋资料译丛,1981,(03):73-98.

王庆成.金田紫荆访古.社会科学战线,1981,(01):120-128.

 

蔡筝.客家方言中营前话的音素和音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01):45-56.

饶纪洲.漫话粤北采茶戏.韶关师专学报,1980,(01):58-65.

罗美珍.畲族所说的客家话.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01):76-88.

 

 

韩敦义.复盖造林试验初报.河北林业科技,1977,(00):57-61.

 

G.W.史金纳,许华.泰国华侨社会,史的分析().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4,(03):64-142+145.

G.W.史金纳,魏嵩寿,林俊绵.泰国华侨社会,史的分析.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4,(01):1-38.

 

黄家教,李新魁.潮安畬话概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Z1):14-23.

虞山.动人的歌声、有益的探索——简评广州乐团“广东民歌音乐会”.人民音乐,1963(03):23.

 

.各地发掘、整理、学习、研究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人民音乐,1962,(Z1):45-48.

 

.广州市畜牧场的客家話拼音方案教学.文字改革,1961(06):23-24.

林运来.谈广东四种方言拼音方案的几个特点.文字改革,1961(02):31-33.

 

.广东根据方言地区特点推广注音識字法.文字改革,1960(12):26.

 

王正林.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中国农垦,1959(21):6-8.

陈诗读,吕金铸.拼音、识字、普通话三结合.文字改革,1959(17):12-13.

許諾.介紹新剧种“客家戏”.戏剧报,1958,(20):20.

陈大枫.南国一枝初绽的鲜花.戏剧报,1958,(02):23-24.

周祖謨.漢语詞彙講話(十三)——第四講 現代汉語的詞彙和詞彙的变化.语文学习,1956,(11):33-35.

汤雪耕.苏联声樂專家梅德維捷夫声樂教学中的幾个重要的教学原則(续完).人民音乐,1955,(09):28-31.

.全面地有组织地贯彻苏联专家建议.新黄河,1954(08):26-27.

賈会友.我們在勞動保護工作中摸索到的.劳动,1954(10):32-33.

方石珊.美國微生物學專家不能再裝糊塗了.科学通报,1952(S1):258-259.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期刊论文标题汇总(1999-1952)》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期刊论文标题汇总(2000)         知网“客家”主题2018年博硕士论文汇总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