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3)

2013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13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3)

 u=2470984842,293002491&fm=58.png

[1]亓文飞.西江下游流域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要:西江下游流域位于广东省西部,主要包括云浮市和肇庆市大部(除怀集县、广宁县、四会市外),其历史悠久,秦汉时期曾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宋以来由于交通等外部条件变化而逐渐衰落,目前是广东省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传统村落被毁灭性破坏,因此对于西江下游流域村落民居建筑的记录和保护,以及对其地域文化、营造特征和设计规律的研究便显得格外重要。

    西江下游流域属于广府文化的次文化区,地理位置上亦距离粤北客家文化区较近,因此民居建筑以广府风格为主,同时存在着诸多客家风格建筑,还有大量民居明显体现出两种建筑文化交融的现象。加之区域面积广大,各村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等条件,整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特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

    本文在研究西江下游流域传统民居建筑时,首先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整理掌握其历史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信息。再选取村落整体环境保存较好、各类型传统民居建筑实例较多、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13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范围。在对当地大量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分析,掌握其保存现状,并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理论分析、类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对研究区域内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村落布局和民居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把握当地民居建筑的原型、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今后西江下游流域传统民居建筑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在研究该地区建筑受多文化影响的情况时,选取了大湾镇五星村这一典型区域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对村落地理历史环境、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立面剖面特征、装饰装修特点等方面的详细探讨分析,发现其独有的建筑特色。再将其与典型的广府民居和客家民居进行横向比较,发掘当地民居建筑与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源流,并总结出该地区民居建筑独有的建筑营造特征和设计规律。

 

[2]朱雪梅.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要:在全球化、城市化的冲击下,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和危机。粤北地区作为五岭入粤的咽喉,其独特的区位,通过军事、历史移民迁徙和传统商贸在岭南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纽带作用,成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对粤北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民俗学、语言学和区域经济等方面,而对粤北传统村落及其建筑文化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本文采取书斋与现场并重的态度与方法,综合多学科领域知识和研究成果,一方面,针对粤北历史文化特点,以古道作为切入点,为调研选点和现场素材采集等方面提供指引;另一方面,通过古村落普查和传统民居调研,较为系统分析和揭示了粤北传统村落及建筑形态演变的动因、影响因素和个性特色,并对保护和传承粤北村落建筑文化进行思考。

    本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目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阐述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粤北周边地区研究状况及区域地理文化特色进行分析,以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为基础,从军事防御、迁徙移民等社会历史变迁出发,重新认识粤北传统村落的演变历程和影响因素。第三章以粤北古道为线索,对沿线典型村落进行分析,探寻其形成过程。第四章对粤北传统村落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归纳总结其共同和差异特征。第五章基于区域背景和文化源流不同,对粤北传统村落空间构成及建筑特色进行研究,探索移民文化、族权空间和防御体系对村落格局和建筑文化的影响。第六章基于古道沿线相关地区差异比较,进而总结出粤北传统村落文化特色分区。第七章通过对粤北传统村落现状困境和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保护和传承村落文化的策略,并呼吁对传统村落应进行多样性、活化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3]张喆.从化市传统村落岭南特色语汇研究[D].导师:陆琦.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要:在当今的世界背景中,全球化进程与地域性文化保护的相互影响让人们在对待传统村落的态度方面再次进行了反思。宏观的来看不难发现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类似于全球化进程与地域文化之间的问题,这无非就是文化领域中的又一次文化交融与同化的过程。历史上,作为过去人们历代生息劳作的场所,传统村落承载了太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已然认清了全球化的进程并不是要取代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地域文化,而是要使其在不断地与异域文化的交融中更新和发展。

    如今在从化,许多传统具有岭南特色的村落保留了下来,它们为研究岭南地域文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然而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却难免存在着偏差。一方面是对于岭南特色村落所包含的元素本身即显性的村落语汇的研究不够完善,这是由于对村落整体风貌语汇存在片面的认知,将目光只停留在了某些单一层面,并没有完整地认识到能够反映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的村落所有元素;另一方面是对于村落文化价值的认知存在偏差,在把握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尺度时眼光不够长远,如某些传统村落完全成为了带来经济利润的文化商品,开发商只注重了经济价值,却没有挖掘其文化价值,这种情况正是由于对传统村落带给我们的潜在的非物质形态层面的文化内涵以及技术手法即隐性的村落语汇认识不清,可以说对于构成岭南地域文化的语汇元素依旧没有一个很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因此本文将以从化市为例,对体现岭南地域文化的传统村落语汇进行研究并最终梳理归纳构成岭南特色村落的元素体系。论文第一章对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背景进行概述并对所研究的具体村落对象的合理性进行解释;第二章详细介绍从化市的历史、自然、文化特征和典型传统村落概况;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从村落空间格局、村落环境、村落建筑、村落隐性语汇四个大方面对从化的传统村落的语汇进行研究分析和阶段性小结;第七章对所有研究成果进归纳梳理和总结。

 

[4]韩啸.福建土楼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D].导师:张焘.江南大学,2013.

摘要:福建土楼有着“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土楼以一种外在的表征符号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种有别于中国传统建筑,甚至是有别于中国传统求同、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建筑模式,其背后所蕴含的,不仅仅是作为建筑其本身的意义,还有蕴藏了土楼居民的聪敏、才华,以及多元的文化。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福建土楼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创新。一方面,需要深刻挖掘土楼文化,提炼土楼的标志性符号和特征;另一方面,落实到实际游客能接触到的物品—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之上,旅游纪念品作为弱化其实用功能而更强调承载的文化和特定意义的商品,从其设计上来说应该首先考虑文化性上的纪念性功能,从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同时要与地域文化性内涵和整个旅游景区的形象相切合,并在满足游客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将设计、文化紧密的结合。

    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先通过对土楼文化、旅游纪念品等基本概念进行研究,并对成功的文化型旅游纪念品进行分析,提出旅游纪念品应以游客为基础,游客的需求为设计的参照标准,并探讨了土楼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的问题以及应走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从文化整合营销传播入手,强调“福建土楼文化旅游”的一些重要符号和特征,进而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旅游需求分析。之后,结合文化与游客,进行文化性、体验性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进而勾勒出旅游纪念品投放市场的模式,以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具体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提供一些具有借鉴性的思考,为土楼旅游纪念品和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5]刘思思.深圳龙岗城堡式围楼生态手法解读及其应用研究[D].导师:余磊;金广君.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摘要: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进程,生态建筑设计是建筑界应对生态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做出的积极回应。人、建筑和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发展的生态设计,正是当今时代逐渐转向寻求的新方向。生态建筑设计在我国尚处在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缺乏广泛的应用实践。然而,客家民居是一种生态化的民居群落,对客家围屋生态手法的解读符合能源危机的时代背景及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这也使得本次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通过现场调研、现象背景等研究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总结我国南方传统民居客家闽西土楼、云南一颗印及干栏式建筑的生态格局。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和理论进行梳理,总结深圳龙岗城堡式围楼的客家文化及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对现状调研,基于生态视角,对深圳大万世居的生态手法进行详尽解读。通过对物质空间环境的调研分析及对物理环境的实地测量与模拟,总结出物质空间环境及物理环境两方面运用的生态手法。

    大万世居是具有原生态格局的民居建筑,有舒适的热环境及景观环境。其物质空间表现为:整体布局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有完备的排水系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原生态的建造材料;有生态的植被景观,利于微气候调节。物理环境表现为:大万世居总体具有较好的通风环境。其中主要的通风设计手法有:利用地势与微环境通风、巷道引导气流通风、设计通风口通风、天井通风、窗口对流通风等等。然而,通过巧妙的隔热设计,大万世居拥有宜居的热环境。其主要的设计手法有通过整体布局形成自遮阳、设置过渡空间、通过遮阳构造等阻挡热辐射传导及减少热交换。

    然而,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手法并不再完全适应当今的时代背景。针对现代建筑特性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在对户型合理调整后,一是利用景观植物对微气候调节设计;二是窗口对流通风与天井拔风设计;三是遮阳隔热与过渡空间设计,最后形成景观与风热环境得到良好改善的优化设计。

    优化方案与原方案通过模拟对比,分析得出,优化设计使得住宅室内风、热环境、景观环境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种利用传统住宅中凝练生态设计手法,针对当今住宅的实际问题,提出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利用模拟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的设计手法,在当今的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推广性。

 

[6]高建.基于文化生态学的深圳城中村改造空间策略研究[D].导师:王耀武.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摘要: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和二元化所有制结构造就了深圳市独特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除了是经济和制度的产物之外,对于深圳城市文化生态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深圳本土文化的守护地,也是移民文化特征凸显的区域。随着深圳市城市发展对空间需求的不断扩张,城中村改造成为了释放存量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有效的方式。然而,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城中村改造缺乏对文化层面的关注,城市功能和空间的升级往往以文化生态的破坏为代价。

    要在未来的城中村改造中维护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深圳城中村文化生态的演变过程和特征表现。依据文化生态学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经验,深圳城中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建构包含了三个重要方面,即总体结构、文化簇和文化链。现阶段城中村改造在文化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研究范围局限、总体结构不完整和边界区域封闭等问题;在文化簇方面,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出现在居住空间、传统祭祀空间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三种类型当中;而在文化链方面,则包含了链接功能、等级划分以及文化承载三个层面的问题。

    针对前面分析得出的问题,深圳城中村改造中文化生态系统的空间策略主要在总体结构、文化簇和文化链三个方面展开。总体结构方面的策略包括扩大改造规划的研究范围、强化空间结构整体性以及建立开放的社区边界;文化簇方面则包括居住空间改造策略、传统祭祀空间改造策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策略;而在文化链方面,改造策略从空间廊道链接、空间等级划分和文化内涵承载三个层面出发进行建构。

    本次研究将为深圳市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提供一个文化生态的视角,为深圳市城市“文化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指引,为延续和发扬深圳城市文化生态特征做出贡献。

 

[7]黄湘菡.岭南传统建筑中窗户的研究[D].导师:周剑云;沈粤.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要:岭南传统建筑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个重要建筑流派。岭南传统建筑是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载体,是华夏文化和边陲文化的结合形态;既有华人的谦顺性格,又有海外文化的自信与开拓;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外来优秀文化[1]。岭南建筑是一个二元结构体值得我们宏观审视和微观分析。其中的窗户是建筑之眼,在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型式丰富,工艺精湛,承载着丰厚的岭南文化内涵。

    传统建筑的窗类型丰富、结构独特、位置讲究,并在满足空间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精致巧妙。既能满足人们使用时的通风采光需求,又能防盗防火防潮,保证居民的安全;同时,在整个建筑中,还是一件精美耐看的艺术品[4]。而内墙的窗,比外墙窗的制作更加别致,往往通过窗户的框景方式,形成步移景异的动态壁画效果[5]。

    岭南建筑窗户的研究内容:其一,由于其材质的不同,窗各具风格。结合岭南园林建筑特有的灰塑、透雕、贴瓷、剪粘等手法,形成开敞、通透的空间[1]。其二,由于地域差异,岭南窗的式样会有所特色。将华北皇家园林建筑、江南私家园林建筑、华西巴蜀园林建筑和岭南园林建筑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将岭南建筑中的广府民居、潮汕民居、客家民居和闽海民居进行纵向比较,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和研究岭南窗在外形、纹理和色彩上的设计。岭南建筑的窗户小巧细致、层次丰富,在风格上尤其特别。其三,对传统岭南窗的材料、结构和施工加以分析和探讨,将其和现代岭南建筑的窗户加以比较,并对现代岭南居住小区内的窗户加以调研,通过资料分析和数据整理,提出现代岭南建筑窗户的设计建议,研究如何挖掘传统建筑中的岭南风格元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潜力。其四,岭南建筑窗户的室内心理和窗户信息量的探讨与窗户的设计分析。

    现代岭南建筑的窗户设计密切关系到人们使用时的安全感、舒适度和信息量,通过上面对古今中外窗的的研究结论,将为今后的窗户设计和岭南文化推广提供依据和方向。

 

[8]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要: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自古以来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相对缓慢,地处偏僻的传统聚落,交通艰难,交流闭塞,更易保持和延续自身缓慢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多地域传统聚落经受不住外界强大的冲击,面临地域特色的蜕变和消失的境遇。在海南岛仍有很多保持完好风貌的传统聚落。这些传统聚落本身携带有大量原真性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不仅仅代表着海南特殊地域环境下的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还承载着祖国大陆时刻传递进来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丰富信息。

    关于海南岛的研究虽然在近代关键的时刻屡屡掀起高潮,但仍有很多研究的角落存在空白和不足,尤其是被认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下的海南岛传统聚落常被冠以“原始”、“古拙简陋”而一直不被人们所关注。

    适应生存,曾经延续几百年的传统聚落是地域发展、历史演化的见证和载体。历经千年发展演变,不断改进的生产方式和聚居与建筑空间形态都应该是人类探索地域生存方式的智慧结晶。地处热带岛屿的海南岛所产生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其表观虽显现的“简陋”、“古拙”,但不影响其独特的地域人居环境的特殊价值。其传统聚落表观下所隐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其表达在聚落与建筑物质空间形态上的智慧思考方式更是理解特殊地域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的宝贵资源。

    深入系统的探析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色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以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多源融汇,和而不同”的嬗变演化特征为线索,从物质载体层面,在时间、空间维度上分析传统聚落宏观空间形态特征;在地理区域维度上分析传统聚落微观空间形态特点;从文化精神层面,依托物质分析基础,在更大地域空间范围内,深入剖析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深层内涵,最终总结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色。

    这其中涉及在宏观岛屿层次上纵向的分析传统聚落的分布和演变历程,从时间维度探求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嬗变机理及其特征,明确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在微观的传统建筑层次上横向分析各个例调查,从空间维度探求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差异,丰富和深化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研究的内容可分解为以下四个主要的子命题:

    (1)海南岛传统聚落的发生、变迁及其生成演变的特点;(2)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宏观总体特点;(3)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及地区和民族微观差异;(4)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地位。

    围绕以上四个子命题,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共八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从选题的缘由、目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内容框架以及可能的研究创新点做全面的阐述。

    第二章为第一部分。从海南岛传统聚落发生、变迁及演变历程中探寻其生成及演变的动力,分析聚落生成演变的特点。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分析海南岛汉、黎不同类别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既关注其宏观共同特点,又分析其在地区和民族间的微观差异。从聚落时空演变角度,在全岛范围内从聚落选址、形态构成、建构体系以及聚落群空间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海南岛汉、黎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以汉、黎传统聚落构成的基本建构单元着手,由共性分析衍伸至个性探讨,由基本建构单元拓展分析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整体的生成机理及其原因。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为第三部分。从建构思想和文化脉络分析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深层内涵,并将其置于岭南地域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其自身的典型特点和区域地位。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持续发展与借鉴角度,针对大量传统聚落当代发展的需求,在传承和借鉴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提出覆盖全岛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和途径。

 

[9]苏诗岚.文化政策传播对台湾台北县城市文化建设之影响(1989-2010)[D].导师:程士安.复旦大学,2013.

摘要: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之间国家相互往来逐渐频繁,尤其是在经济贸易上的交流更是迅速发展,全球化之各种现象逐渐出现在国际社会的各方面事务上,诸如跨国的经济组织全球化(如:世界贸易组织,WTO)、非政府组织全球化(如:善待动物组织,PETA)、商业集团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表面上看似积极跨国交流合作的国际社会,却在二00一年美国的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突显出和谐国际社会中,国家交往之间,所存在之严重冲突问题。当时恐怖份子劫持四架民航客机,冲撞具有美国商业地标代表形象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华盛顿五角大楼等地,导致三千多人死亡与数千亿美元的直接与间接之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国际社会的震惊与大多数美国人的灾后心理创伤。继美国遭受攻击之后,其他几个国家亦陆续出现跨国或本土恐怖份子攻击事件,并且这些恐怖攻击活动持续在国际社会中发生。在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和谐国际社会中,发生如此令人意想不到的可怕暴力冲突事件,灾难过后人们正视并寻求问题发生的根源;美国著名学者与政治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 Huntington)在冷战后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又被各界重新提出探讨。亨廷顿在九0年代冷战刚结束后,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在当时学术界备受争议。亨廷顿主要的观点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将受到文明的冲突所主宰,他认为在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主要原因将是文化冲突,而不是意识形态与经济的冲突。此外,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与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与跨越不同的文化与文明的界限(crossing boundaries)是非常重要。国际间往来频繁在全球化之后,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这在世界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并且呈现出多种复杂的趋势,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于国际社会或国家之中;当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之关系亦容易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并促进了不同族群相互间的信任与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族群之间的隔阂。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最受学术界争议之处,亦令许多学者所不认同的是亨廷顿认为目前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世界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之观点。不同的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除了发生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往来之外,在一国之内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不同地域生活文化的群体之间以及不同价值观的社会团体组织之间亦常会因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价值观见解之间的差异而引发冲突或流血暴力事件,有时甚至发展成屠杀之情势。例如,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屠杀、一九一五年发生在中亚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以及一九九四年非洲卢旺达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皆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悲剧。在台湾历史上,亦发生过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械斗事件;早期明清治理期间即发生过大陆移民之间以及台湾原住民与汉人之间的大小规模不等的族群械斗事件。据史料记载,台北县境内除了原住民与汉人发生过冲突之外,由福建闽南移入的泉州人与漳州人之间,也往往会因利益或文化习俗不同,在相互往来交流过程之中,因沟通不良而发生零星或大规模的械斗冲突,并因此而致使居民死伤无数。近代台湾发生大规模族群之间的冲突,当属一九四七年所发生的“二二八事件”,此事件范围扩及台湾大部分区域,事件对台湾的影响,至今在政治选举时亦偶尔会被候选人提出,利用“外省人”与“本省人”的分化选民议题,以求获得特定族群之选票。但随著台湾公民社会的逐渐成熟,选民对于选举时期政治人物炒作的“族群分化”之相关议题已逐渐感到厌恶,不见得会仅仅因候选人族群属性的身份而给予选票。在上述的冲突事件里,虽然造成每个事件发生的成因有许多不同,但其归结根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相异的族群,在相同一个空间地域里,相互交往所产生的摩擦而引起之冲突。因此,如何让居住在一个空间,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能够在相同地域里,对彼此的文化产生相互理解、尊重与包容,并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不缔是目前社会、国家,甚至国际之间的重要研究议题,亦为作者选择研究城市文化政策对城市文化建设影响之主要因素。欲使相同地域所居住之不同文化背景族群能和谐、融合的生活在一起,除了随著时间更迭,不同族群之社会文化能在自然的状态下,所形成的相互交流沟通而产生慢慢演进变化之外;最迅速与有效的促进族群融合之方式,便是政府组织的介入,有计划的制定文化相关政策,并长时期的进行政策推动。一个城市文化政策的制定与推动,除了可促进城市辖区内族群融合与社会和谐之外,从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所提出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的视角观之,文化政策的制定与施行对执政领导者而言,不外乎是想藉由通过政策宣传其意识型态与价值观,藉由其在政治权力的领导地位,让广大的人民在道德和精神方面接受政府一系列的制度规范、社会价值观与世界观等,以便达成其政治统治之目的。此外,文化政策之推广,亦可获得民众对政策制定者所推广之价值观的认同感,进而协助政策领导者“赢得政权”,而使政策领导者能拥有一个能够开始行使政府“领导权”之首要条件。因此,文化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不仅对城市居民有促进融合与和谐之重要作用外,对于政府领导者亦有政治性之实质作用。本文研究封象之主体选择位于台湾北部的台北县,并将研究观察的时间点设定在一九八九至二0一0年之间,主要是因为此城市与此时段点具备两个独特性。其一,台北县为台湾人口结构最为复杂之城市;另一为台湾解严后与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前的这段期间,台北县政府的政府组织、社会政治经济之变迁与社会文化环境之转变等各方面,皆具有当初时代背景的独特性,这两个独特性在台湾其他县市不为所见。台北县位于台湾北部,是近十年来全台人口数最多的城市,亦是台北市周边最重要的卫星工业城市。台北县为一个移民城市,居民人口结构组成多元庞杂,其人口结构组成的主要族群大致可分为闽南、客家、外省、原住民与新住民等。除了自明末清初至一九四九年的几次较大规模由中国大陆移民来台的汉人之外,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经济结构改变,台北县居民亦由全台各县市与离岛的金门、马祖与澎湖等离岛,以及其他国外移入的民众所组成。由于城市居民多由外地移入,故台北县城市内所居住的不同族群与族群的生活文化相当多采多姿与丰富多元,可说是浓缩了全台各地与国外的生活文化。加上五0年代随著国民政府撤迁来台,源自于大陆各省份的外省族群移入,台北县亦增添了中国大陆各地的南北文化。台北县在“解严后与升格为直辖市前”时期,系政府富时的文化政策推广相当成功,当时台北县政府所制定与推动之文化政策,对城市整体的社会文化影响甚深,有些经典之文化政策推广,甚至促使当地之文化活动知名度跃升国际,亦吸引国际观光旅客至当地参与地方的文化活动,诸如平溪乡的国际天灯节,除了在特定节令时岁的元宵节时,吸引来自台湾各地民众参与施放天灯与祈福许愿活动之外,平日亦吸引许多国际观光客至平溪旅游并体验施放天灯之民俗活动。另外,贡寮乡的国际海洋音乐祭,在每年夏天会吸引台湾各地与来自海外其他国家的摇滚乐团参加音乐竞赛,连续数天之音乐竞赛,吸引大批热爱摇滚乐的音乐爱好者,在活动办理期间,往往可看到沙滩上布满参与音乐祭之群众。此时期所推广的文化政策影响与传播,由台北县辖区内的乡镇,扩大至全县、全台甚至扩散至国际,台北县在此时期文化政策成功推广之影响可谓是盛况空前。台北县政府在如此丰富庞杂、人文荟萃之社会文化中,在文化政策制定时同时兼顾到不同族群或群体之需求,并且使台北县的社会文化各种语境之意象,能够呈现出台北县辖区内独特之文化特色,以延续区域内之文化习俗发展、向外推动文化特色并吸引区域外之民众了解本地文化,且吸引外地民众至台北县内参与本地文化活动及消费文化相关产品,上述皆是目前台湾各县市政府主要关心之政策议题。在二0一0年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改名成为新北市之后,随著政府组织与组织结构改变,新北市的文化政策推行是否能如同一九八九至二0一0年这段期间文化政策推广的成功?经本文研究后,认为由于政府组织结构改变,“由下而上”的政策制定参考输入项转变为“由上而下”之形式;因此,刚升格成羯直辖市的新北市,在文化政策制定与推广方面,很难超越“解严后与升格前”的台北系在这段特殊时期所推广的文化政策。本文研究的结果认为,台北县在“解严后与升格前”这段时期的文化政策传播与影响,由于政策制定参考输入项为“由下而上”之形式,使得文化政策内容具有当地区域的独特本土特色,促使台北县辖区内二十九乡镇市各地域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可以藉由文化政策之制定而大放异彩的展现出来;但在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之后,由于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治权力亦随之转变,大多数文化政策制定参考输入项转变为“由上而下”,多数政策由官僚体系所制定,进而形成各区域政策推行内容“统一”的思维模式,故文化政策较不具备“在地”与“本土”之特色与元素。台北县“解严后与升格前”时期,具有该区域本地文化色彩“由下而上”的政策制定参考输入形式,亦成为“空前绝后”的特殊现象。本文开篇绪论叙述本文的研究缘起、课题选择意义与实用价值、当前相关课题研究之文献综述、本论文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并且对论文中新概念的引用、研究方法的创新、论文内容与结构等进行阐述。在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探讨文化对城市之意义与重要性、第二章综述台北县社会结构概况、第三章探讨台北县文化政策的制定与传播、第四章叙述自一九八九年至二0一0年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前,针对台北县三位县长一尤清时期、苏贞昌时期与周锡玮时期等,不同政治领导人的文化政策制定核心与风格进行剖析,并归纳整理与探究此时期的几个经典文化政策案例、第五章探讨台北县文化政策传播对民众之影响与社会文化建构。本篇论文主要是在探讨台北县自一九八九年至二0一0年所推广之文化政策,对台北县城市文化建设之影响。在探讨文化政策之前,需要先对文化之定义与文化研究之历程进行了解,才能对文化政策的内涵与内容有所认识。因此,在本文第一章探讨文化对城市之意义与重要性的内容中,对文化之定义、文化研究之发展历程与文化政策制定对城市之重要性等面向进行探讨与阐述。对文化进行相关论述之后,再对本文研究主体—台北县,进行社会结构背景之探究。因为,只有使读者对台北县社会结构清楚了解,并且对此城市社会文化有具体概念之后,才能够更加深入探讨台北县政府所制定的文化政策意义、内涵与目的。故本文第二章安排台北县之历史沿革与社会结构进行探讨,针对台北县之历史沿革与社会结构进行历史文本分析。本文所指涉台北县的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主要是对于台北县社会结构之历史沿革与变迁、在地语言分布概况、宗教信仰概况、社会习俗与经济环境结进行分析,而非传统社会学中广泛定义所指涉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与区域结构等,或是社会学中所指涉的社会阶层之狭义定义。本文前两章对于文化与台北县社会背景进行系统性的历史文本分析与梳理之后,第三章进入政府政策的制定与传播探究,针对台北县文化政策的制定与传播进行相关分析。首先对政策与传播进行探究,探讨要如何有系统的研究城市文化政策的制定与传播,才能清晰的理解城市文化政策建构的轮廓。本文研究政府政策制定的研究框架,主要是使用“文本与档案分析”、“网际网路与政治研究”及“菁英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利用政府出版的刊物、书籍与报章杂志,来观察政府文化政策的公告宣传与执行过程。本文依据对不同时期的文化政策,所进行文本分析之研究、观察与归纳,得出的结论即为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共可分为三种社会现象:混合、融合与化合;故本文提出由混合、融合与化合之三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研究“政策对于社会文化作用而产生之社会现象阐释,可以更加清晰的说明与分析社会文化在政府推行文化政策之下所产生的文化特微。在混合阶段,各族群虽然居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地域空间内,但却较不进行或极少进行相互交流彼此之族群文化,而各自发展与维持自己原有族群之语言、宗教、生活习惯与原乡风俗等社会文化。故在此时期内,容易会因为各族群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不同,在相互往来与沟通上容易出现障碍,当相互之间涉及到利益冲突时,在两者之间更容易引起纠纷,甚至升级到暴力冲突之情势。在融合时期可观察到之城市文化现象,即为一个族群中除了故有族群的文化习俗之外,在其日常生活起居中,亦融入了其他族群之生活习惯或文化风俗,并在平日生活内会透过行为或思想而展现出来。化合这个名词,在此主要意指为相异之物质或精神上的融合,经化学作用的过程后产生新的态样。就如同化学程式的作用,诸如“两个氢气分子(2H2)”加上“氧(02)”,按照比例混合,则会产生新的物质-“水”(H20)。同样地,将“化合”这个概念用于观察、解释社会文化现象,就能较轻易且明确地定义出不同族群文化,在特定地域空间中,经过交流与沟通后,相互对彼此的部分文化具有相当程度之认同,并将认同或欣赏之异族文化融入至自己本族文化中。吾人从事文化研究时,透过作者所提出的混合、融合与化合等三个观察社会文化现象之指标,作为论述社会文化现象之说明,便可简洁的对一个社会文化概况做初步之定义。第四章迈向多元化之城市,则是经前三章对于文化、台北县历史与社会背景、政策制定与传播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之后,再依时间纵轴为主体,自一九八九年至二0一O年,解严后与升格直辖市前的台北县县长任期内之文化政策制定风格与推动形式进行介绍,由尤清时期(1989年-1997年)开始施行“去中心化”之文化政策、苏贞昌时期(1997年-2005年)所推行“一乡一特色”之文化建设蓝图,以及周锡玮时期(2005年-2010年)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为文本分析之时间纵轴,菟集官方出版书籍、县长每年度向县议会所做的市政规划报告书、县政府年度预算书等资料,作为文本分析之框架,以求有系统的梳理分散在各出版刊物与官方报告书之中的庞杂文化政策制定之相关资料。最后再将一九八九年至二0一0年这段时期,在实务上具有重大传播影响力之经典文化政策案例进行整理与分析。本论文的最后一章(第五章)政策传播之认同与社会文化建构,内容分为政策的宣传与说服、政策传播与社会语境之建构、政策传播认同、文化政策传播与城市认同等三个面向探讨。台北县这个城市在一九八九年—二0一0年的部分文化建设之成果,不仅建立了台北县社会文化之蓝图,其文化政策传播效力亦影响全台各地;甚至,如前所述,其传播效力还延伸至国际海外,此时期文化政策推行之独特性可说是“空前绝后”,这个特殊时期在学术研究领域里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所探究之主题在实务上,亦有提供给政府组织参考、制定及推行文化政策之实用价值。目前关于本文主题的相关探讨与研究,在学术上不论是国外或是两岸三地,仍然处于方兴未艾之情况,目前尚未有学者进行相关之专题研究。作者认为与本文主题相关之研究在目前的学术领域内尚呈现著相关主题探究稀缺之状态,主要原因为文化、政策与传播等研究为跨科际研究,研究范围与内容较为复杂。另政府机关组织与行政体系庞大且复杂,研究者需具备与熟稔政府组织运作之相关专业知识。此外,与文本研究分析之相关资料菟集与取得不易(例如,县政府年度预算书、年度施政报告书),公部门施政报告或官方出版刊物等出版物在一般图书馆并无典藏。因此,这部份之相关研究课题,对许多研究者而言,会因其复杂性而望之却步。前所叙述之问题,亦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此外,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之一的菁英访谈法,有时亦受限于被访问者由于种种原因而遭受拒访,故本文访谈之对象有其局限性,仅就部分重要的政策制定关键参与者进行访谈,亦为文本资料与菁英访谈所提供资分析不足之处。此外,由于一九八九年至二0一0年台北县二十九乡镇市各自制定的地方文化政策数量太多及范围太大,由于研究的时间、预算、体力与篇幅限制,作者无法进行全面性的系统梳理,仅能针对县政府与二十九乡镇市公所共同推广的“一乡一特色”成功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亦为本文不足之处。本文创新之处,除了前述在研究过程中归纳总结而提出由“混合、融合与化合”三个观察面向作为社会文化研究观察论述之观点外,亦在理论分析架构部分提出采用政治学领域著名学者大卫·伊斯顿(David Easton)“政治系统”理论作为基础,创新发展出“政策与传播系统”(见第四章)作为本文研究文化政策传播之框架。有别于传统传播学研究所使用的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编码·解码”理论作为分析之框架,作者认为要研究政治讯息的传播与政策制定相互之间之关系,就要从政治学者伊斯顿的系统理论为研究基础之框架,才能更加全面、清晰与完整的理解政策制定与传播之间的内在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影响与关连性。在本文中先进行说明伊斯顿(D. Easton)的“政治系统理论”是如何观察政策制定,由政府机关、地方团体及个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与运作,最后产出政策。再观察政策执行对社会影响,并将意见反馈到运作的系统中,再重新影响政策制定或修改,最后重新开始另一个新的政策制定循环。但伊斯顿(D. Easton)的“政治系统理论”在“政策输出的接收者”(讯息受众)部分仅就“政策输出接收者”将政策讯息转化成“意见反馈(feed back) "回将意见返回政治系统,并没有讨论“政策输出接收者”将“意见反馈(feed back)"的讯息传播至“环境”中。然而,在现今新媒介广泛被应用的社会,“讯息受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在第四章讨论),故本文借用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作为观察研究的理论基础,发展出新的“政策与传播系统”的模型,这样的创新研究思路或许可以为政治传播学理论进行适当的补充,获得比较完整的科学结论。

 

[10]饶晓艳.区域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D].导师:严金海.厦门大学,2013.

摘要:当前,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以开发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品牌化建设这一有效途径在产业化过程中实现产业价值。与类型较单一,领域较狭窄的文化产品品牌相比,象征区域文化精髓,体现区域文化竞争力的区域文化品牌,在领域上更宽泛,类型上更丰富,其作用和影响也更为深远。把区域文化品牌建设作为一项区域发展战略,创建成功的区域文化品牌,将对创建地区的发展产生积极而又长久的影响。在区域文化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对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结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分析政府在区域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文化品牌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是本文探索的着力点。

    本文首先在阐述区域文化品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必要性,梳理和总结了政府在区域文化品牌建设中的角色分类和职能体现。然后,以闽西客家文化品牌建设为例,对闽西客家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表现和仍然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目前政府作用主要体现为制定规划、财政支持、建设基础设施、推进体制改革等方面,但是在思想意识、规划引导、配套设施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政府合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对如何完善闽西客家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从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府与文化市场、政府与市场组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的定位及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可能的路径选择,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撑体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11]王琴.广东乳源必背瑶语(勉语)语音研究[D].导师:班弨.暨南大学,2013.

摘要:中国广东乳源必背过山瑶瑶语是属于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与语音密切相关的语言资源状况在评估等级中尚处于“中级”,显示出必背瑶族瑶语语音发展条件活力不足。

    必背瑶语语音系统基本特征:声母73个,有清浊之分,有唇化、腭化之别,有送气声母和清化声母;韵母49个,有8个基本元音,长短对立现象基本消失,元音韵母仅见于现代汉语借词,舒声韵尾有3个(-m,-n,-),促声韵尾有3个(-p、-t、-),其中,喉塞韵尾-普遍;声调有11个调类,含7个舒声调和4个促声调。声韵配合规律明显。

    在语流音变方面,连读变调调值有6个且均为已有调值,是否变调、如何变调取决于词中前后音节的调值;语流中声韵变化类型主要有脱落、合流、异化和同化。必背瑶族勉语声调经历了小合并、大分化、裂变的演变过程。语音接触主要体现在瑶语中汉语借词的语音状况。根据所反映的不同汉语方言的语音特征,这些借词的来源有闽语、客家话、粤语,还有部分借词带有古汉语语音特点。

    通过与现行乳源瑶语拼音文字方案下记录的词汇语音(以乳源游溪瑶语语音为主)比较可知,在乳源瑶语中,必背瑶语浊声母清化稍快,韵尾呈现出塞音韵尾t喉塞化、舌根鼻音韵尾脱落或喉塞化、鼻音韵尾发音部位前移等特点。

 

[12]张潇.具有赣客家文化元素的生态服装创新设计研究[D].导师:吴永红.南昌大学,2013.

摘要:本论文以具有赣客家文化元素的服装设计为例,在提倡生态环保的大前提下,结合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需求,进行尝试和探究,从而得出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方法经验。

    论文首先对赣客家文化的内涵、特点进行相关概念解读,并且分析和感受其衍生的各种艺术形态。然后通过横向和纵向思维等方法对赣客家文化进行提炼和整合其视觉符号,并结合相关生态服装的设计原理进行简约设计和二次设计以及天然染色剂的面料实验,最终形成完整的具有赣客家元素的生态服装创新设计的设计作品。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论文研究的客家文化是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赣南是客家民系的发源地,也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通过相关理论的深入分析研究,加上实地考察的切身体会以及动手做面料染色实验和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的过程,论文得出以下结论:

    1、从生态服装的概念、内涵、具体表现、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需求,确立了未来服装设计的侧重方向应向生态、环保、舒适,以人为本的精神层面靠拢。

    2、通过实地考察客家文化以及最具代表性建筑围屋,对服装与建筑进行解构和剖析,从而分析比较客家围屋的造型和功能性与服装的款式和实用性的内在联系,并对客家文化的历史形成进行解读,总结出客家围屋的特殊构造是受历史原因和周边环境所影响的,从而构成了客家特有的文化体系以及人们“节俭”的生活习惯。

   3、运用设计美学中的功能转化,可以将客家文化视觉符号转化成服装语言,将客家建筑的造型和功能转化到服装设计中,通过变形、夸张、打散等方法进行艺术加工,使具有赣客家元素的服装既具有民族风,又不乏现代时尚之感,从而满足人们对服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13]邱荣生.宁化夏坊游傩研究[D].导师:罗礼平.福建师范大学,2013.

摘要:“傩”是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祭祀仪式。在先古时期,百姓为了躲避天灾人祸以及不好的运势,向苍天祈祷生活平安、无灾难,就戴着有象征意义的面具和穿着规定的服装跳舞,从而演变成为一种祈求平安的仪式文化,此仪式简称为“傩”,该文化被誉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傩,包括傩仪、傩俗、傩舞、傩面具等,是一个庞大的大家族,一般统称为傩文化。在生产力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以傩仪为核心的傩事活动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有许多地方的傩事活动已经完全消失,只有在一些远离城市的山区和乡村还发现一些傩事活动的踪迹。

    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与江西省石城县、广昌县毗邻,被誉为“客家的摇篮”、“客家的祖地”。作为宁化客家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留,宁化夏坊的“游傩”,在2009年时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本文通过宁化夏坊村“游傩”的自身作为切入点,考查和研究夏坊游傩这一民俗事象所表现的具体傩仪、探求夏坊村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从而揭示其在乡土社会的当中功能性,然后对其进行文化阐释。

 

[14]方建波.江西南康镜坝客家方言语音研究[D].导师:肖萍.宁波大学,2013.

摘要:本文以镜坝客家方言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搜集并整理了大量的语言资料,运用方言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镜坝方言语音部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描述,力求准确而全面地反映镜坝方言的音韵特点。同时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将镜坝方言与中古音进行历时比较,并与梅县话、北京音作了共时比较。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语音系统、古今比较、与梅县话的比较、与北京音的比较及余论。

    第一部分介绍了镜坝概况及历史沿革、课题研究现状及选题的意义、原则、理论和方法,本文符号的说明及发音合作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以镜坝方言为研究对象,对镜坝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并对镜坝方言语音的拼合关系及两字组的连读变调作了仔细的分析。整理了镜坝方言的同音字汇,尽可能多地收集了当地人常用的汉字,并用表格形式呈现了常用的单音字。另外,对镜坝方言语音规律外的字作了详细的列举。

    第三部分以纵向的视角,将镜坝方言的声韵调与中古音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力图描绘出镜坝方言语音的演变规律。

    第四部分把镜坝方言与梅县话作共时比较。梅县话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是客家方言的“标准语”。镜坝话与梅县话已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将镜坝话与梅县话作了详细对比。

    第五部分比较镜坝方言与北京音。本文将镜坝话与北京音进行比较,找出两者声韵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期更为直观具体地描述镜坝方言的语音面貌,且有利于方言区的人们学好普通话,纠正发音。

    第六部分为余论,归纳全文,进一步阐述研究镜坝方言的重要性,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15]周子炜.客家民间工艺品在现代室内陈设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本论文针对客家民间工艺品这一逐渐消逝的古老技艺,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对客家民间工艺品在现代室内陈设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挖掘传统客家民间工艺品的设计元素和现代室内陈设设计新理念的切合点,特别是传统的彰显民族特色的客家造型元素在现今室内陈设的有利应用。并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以及大量的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客家民间工艺品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可应用性进行研究。

    从客家民间工艺品的起源出发,划分不同种类的民间工艺品所适用的陈设范围,并根据不同类型民间工艺品的选材特性和工艺技法进行分析,以简约现代风格、中式风格、田园风格等室内陈设设计为例,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为现代室内陈设应用提供可行性方案。试图整理出兼具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客家民间工艺品陈设技巧,为现代室内陈设设计中提供理论指导。促使客家民间工艺品对现代设计文化产生推动作用,大力实行具体的设计活动来达到保护传统民间工艺品和发展现代室内设计文化的目的。

    本论文以室内陈设设计为研究的宏观背景,以客家传统民间工艺品为切入点,探讨与室内设计相关要素的互动关系,针对客家民间工艺品进行研究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通过对几个典型例证的分析对客家传统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做出努力,并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客家民间工艺品这一传统工艺在新时期能焕发新颜,真正融入到现代室内陈设设计和现代人的生活中。

 

[16]欧俊锋.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包装设计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赣南在我国江南地区久负盛名,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兴盛,资源丰富,是南北交通枢纽,自古以来都深受到国家的重视。在赣南地区拥有举世瞩目的三大文化即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宋城文化。本文通过对赣南包装设计现状的分析,对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探索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了解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包装设计案例,通过对赣南包装设计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赣南地域特色文化拥有丰富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价值,应当挖掘并更好地运用到赣南包装设计中。本文重点提出了赣南的包装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应该结合赣南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设计时将地域性和时代性很好的结合,不断地加以艺术创新,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优秀包装设计。也只有坚持不懈的吸收赣南地域特色文化的营养,深入了解赣南独特的文化魅力,才能有效地把赣南地域特色文化与包装设计结合并传承下去。同时,将赣南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到包装设计中,也是对赣南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生活中不断传播赣南地域特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熟知和传承。

    本文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简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赣南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分类以及包装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通过对赣南包装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在赣南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和趋势;

    第四部分:介绍赣南地域特色文化中设计要素,从图案元素、文字元素、色彩元素、造型元素、材料元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与归纳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得出赣南地域特色文化在赣南包装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17]张玉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D].导师:吴玉华.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南康客家“鲤鱼灯”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民俗活动,2010年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时至今日,这项“非遗”活动在“抢救”过后因多种原因的忽视而没有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识。因此,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借助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传播,探索其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论文综合民俗文化学、体育学等相关知识和原理,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康“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审视分析。本文介绍了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的相关文化地理背景、起源与发展、组织形式与表演形式和当前传承现状后,分析了南康“鲤鱼灯”活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其次,分析了“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困境;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以探索发展“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以及其他民俗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结果表明:

    1、南康客家“鲤鱼灯”最早由宫灯演变而成,产生于唐末,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受赣南地区文化地理环境的影响,它的发展经历了鼎盛—萧条停办—恢复三个重要时期。“鲤鱼灯”是龙灯的一种,属于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范畴,是一种集民间舞蹈、民间鼓乐为一体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它是由一只龙头,八只鲤鱼灯和一只虾灯组成。“鲤鱼灯”制作精美,制作艺术讲究,色彩搭配采用传统地方特色。活动的组织是每年正月初一开始筹备,初二出灯,十六至十八收灯,其活动流程一般包括:散帖出灯、亮灯点光、持香烛祭品前往土地庙前焚香祭拜、开财门、参神门、扫场子、抢宫灯和灿灯(又称收灯),它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出灯”(开圩)表演、闹花酒表演、贺寿表演、新居“开厅安神”表演和闹花灯表演。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其来源主要包括:公家财产的收入和群众自筹。

    2、南康“鲤鱼灯”以龙、鱼、虾形态为静态造型,借助于人的动作表演来模仿鱼类的活动,展现人生百态。它把人们的美好向往寄托于这种表演艺术之中。其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1)客家宗教信仰、风俗礼仪的综合体现、(2)客家人良好愿望的集中反映、(3)客家民间“竹、龙、鲤鱼文化”现象的缩影、(4)客家人良好民风的反映。

    3、南康“鲤鱼灯”作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一个典型代表,它的传承具有其特有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1)传承和丰富民俗文化(2)促进民间工艺发展(3)传承和发展了民间表演艺术(4)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4、在现代社会发展影响下的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困境有:(1)生存的外界环境不断恶化、(2)政府相关部门保护力度薄弱、(3)文化认同不断衰退、(4)传承现状的日渐式微、(5)传承人员的流失、(6)活动资金缺乏、(7)组织状况不容乐观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本论文提出了以下的建议:(1)加强政府支持力度、(2)“文化生态”的活态保护、(3)创办项目社团组织,统一管理和发展(4)民间师徒传授方式与主流教育相结合,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认同、(5)充分发挥媒体宣传。

 

[18]温艳蓉.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发展考察研究[D].导师:林荫生.福建师范大学,2013.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姑田“游大龙”活动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个案研究对象,对姑田游大龙的背景、发展、以及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考察研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探索姑田游大龙活动以及其他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如下:

    一、姑田“游大龙”活动具备体育的双重属性。

    二、姑田“游大龙”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中,体现了不同的活动形态、民间意识形态和民间权威组织力量的倾向性。

    三、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姑田“游大龙”为个案的调查与分析可得,从传承方式来看,主要靠言传身教,传承谱系较为清晰;从制作工艺来看,多为手工扎制,工艺流程复杂,制作工艺考究;从传说信仰方面来看,形成原因虽然复杂,但闽西客家民间对于“龙”都有共同的崇拜。从传承意义来看:(一)有利于活跃文化生活,是村落民俗体育的基础;(二)有利于加强不同姓氏之间的交流,是团结的纽带;(三)有利于培养艺术人才,是民间艺人的摇篮;(四)有利于增强体魄,寓炼于乐,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

    四、闽西客家民俗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下,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体现在:(一)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受到生活环境改变的影响;(二)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减弱;(三)民俗体育的保护和落实相对薄弱;(四)传承人才缺失问题较为突出。

    五、姑田“游大龙”在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中极具代表性,为了透视整个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象,本人对其他的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也作了调查。就此提出克服困境的发展对策为:(一)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二)以传承人为主体,建立“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保护”机制;(三)以提高客家民俗体育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为核心;(四)以旅游发展和海西建设为契机,发挥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产业推动作用。

 

[19]王晓飞.江西客家农业有限公司油茶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D].导师:周霞.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要:本文以江西客家农业有限公司油茶种植项目为研究对象,按照商业计划书的要求,对项目的内外部环境、营销策划、项目的组织实施、财务指标、风险防控等做了全面详细的分析。

    在市场分析中首先对该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研究,表明外部环境有利于本项目的实施;然后利用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分析了项目所处行业内部的情况以及本项目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确定了企业针对本项目应采取的战略;营销策划中为该项目提出“建设高标准基地、生产高品质茶油”的发展目标,以及“生态环保、立体循环、自动高效”的发展理念,认为本项目的价格策略是面对高端客户的质优价高差异化策略。

    在项目组织实施方案的研究中分析提出了项目的总体规划、进度安排、油茶基地八大系统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和保证措施;阐述了各系统建设方案的方法、要求、标准和可行性,分析了油茶种植加工的技术要点和可行性;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了节水、节能、消防和劳动安全等。

    文章对项目的成本、收益、投资进行了估算,并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了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项目前期投资为2796万元,项目进入产出期后第一年可以盈利,项目的静态回收期为8.04年,动态回收期为9.03年,项目净现值为10118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3.4%。

    本文最后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项目利润的最大因素是茶油的亩产量;分析了项目面临的政策、法律、市场、经济、管理、技术风险的防控措施,技术风险是本项目最大的风险,应着重防范。

    论文的结论是:油茶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本项目投资建设可行。

 

[20]徐小明.赣南古村落客家风水营造中的现代规划理念研究[D].导师:屈鹏举.兰州交通大学,2013.

摘要:客家作为中国八大汉民系中的重要民系之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当然历史的脚步同样也促进了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而在这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

    客家风水作为客家文化和中国传统风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中国传统风水精华部分,如中国传统风水的核心思想、理想居住模式、客观环境的选址原则、朝向原则等等;同时也沿袭了客家民系独有的文化特点,以及客家地区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客家风水成为一种有别于中国传统风水而又具有客家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

    在整个客家历史发展过程中,客家风水也成为客家人选择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如客家风水指导客家村落的选址、空间布局、人文景观构建等等。正是因为这样的重要依据,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看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想居住模式、世外桃源一样古村落及古镇。因此研究客家风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快速城镇化导致城镇规模急剧扩张、城乡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环境逐步被吞噬,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面对这样的威胁,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经历了分散主义到集中主义、集中主义到现代的生态城市主义这样曲折的过程。而现代生态城市主义与客家风水(中国传统风水)中“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核心思想相一致,因此我们在城乡规划的学习和实践中,不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城市规划理论的智慧,更要继承和发扬客家风水(中国传统风水)中“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它所包含及衍生的择居和建城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居环境的选择和城镇的建设,也曾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千年不衰,给我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处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提供了智慧性的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生态系统规律,有选择性的利用自然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通过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本文以保护和传承客家风水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对客家风水形成与发展以及客家风水核心思想的全方位的系统解读;以赣南古村落——瑞金密溪村为实际案例,详细剖析它的操作原则、技术手段、精神力量对赣南古村落营建的具体影响;揭示客家风水的客观性、合理性;并对客家风水中客观性、合理性的要素进行总结;通过寻找客家风水与城乡规划的契合点,在现代城乡规划中借鉴客家风水中的现代规划理念,以实现客家风水的实践价值,使客家风水得以传承。

 

[21]梁欢.客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彭央华.江西理工大学,2013.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它会受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及其它众多因素的影响。客家文化,属于地域文化,也属于民族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很多具有时代价值和现代意义,而且有助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精神特质。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它们的有机结合,如何借鉴客家文化精华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客家文化为切入点,探讨运用客家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共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阐述了客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论文选题的由来和研究目的,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成果,说明了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等。

    第二部分,在对企业文化、客家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分别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二者的相关性。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借鉴客家文化对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和企业自身的意义;最后提出客家文化中的一些精髓内容运用到企业中,能够增强企业文化的民族特色、推进企业文化的先进性。

    第四部分,在上面三部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运用客家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首先,对客家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和科学整合,以厘清、提炼和总结出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其次,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特有作用,以之作为支撑;最后,通过企业自身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规划,把客家文化融入企业。

    通过以上篇章的论述,可以得出本文的结论:客家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核心特质,如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勇于开拓和不断进取等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能够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22]陈茂珍.龙南客家围屋旅游资源及其深度开发研究[D].导师:黎章春.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客家围屋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类型,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己构成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龙南客家围屋于近些年以龙南县政府为主导进行了旅游开发。旅游产品投放市场之后,反响平平,与福建土楼,广东围拢屋相比,发展态势存在很大差距。正确认识龙南客家围屋的实用价值,深入挖掘围屋旅游资源,创新围屋旅游产品和管理制度,是围屋旅游产品“复活”的必经之路。

    本论文设三个章节重点进行探讨。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术史回顾。第二章为龙南客家围屋旅游资源概述:龙南客家围屋的形成与旅游资源特色;龙南客家围屋旅游开发的现状;龙南客家围屋旅游开发现存的问题。第三章为龙南客家围屋深度旅游开发的对策。

 

[23]王学义.赣县储君信仰研究[D].导师:周建新.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储君信仰是赣南地区一种独具特色的神明信仰,储君是该信仰崇拜的主要神灵。在储君信仰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储君信仰的性质和功能逐步得到扩展和延伸,从单一的水神发展到水神与雨神并存的双重功能,再到当下成为百姓心目中无所不能的“万能神灵”。频发的自然灾害,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和地方社会的变迁是导致储君信仰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

    储君庙作为储君信仰的物质载体,是供奉储君和进行信仰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自晋代建立以来,历朝不断重修扩建,形成了现有的以储君庙、古戏台、山门、储君楼等组成的储君庙建筑群。储君庙内供奉的各路神灵在其内部形成特有的神灵体系,储君是这一神灵体系内的最高神灵。

    储君庙管委会是管理储君庙日常事务的民间机构,其内部有相对明确的职责和分工。为了谋求储君庙的生存与发展,储君庙管委会通过文化经营的手段制定了一系列的“生存策略”:谋求储君庙文化上的自主性和宗教上的合法性地位、制定了筹集资金的策略、通过“为神性加注”等方法来扩大和宣传储君信仰的灵验性等。

    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储君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共生与互动关系。认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险恶的自然条件以及航运业发展带来的圩镇繁荣“孕育”了储君庙。储君庙则通过民间信仰所特有的心理调适功能、道德约束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对地方社会进行“反哺”。渔民和滩师作为赣江上流水上人群的代表,其生活和境遇发生了显著的变迁。

 

[24]黄南峰.赣南民间风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D].导师:罗勇.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蕴意丰富的民俗文化事象。民间风水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已凝结为社会民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讲究风水宜忌已然成为广大中国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赣南地区为研究中心,采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赣南风水的传入、发展及现状着手,对民间风水信仰进行深入探讨。学术界对民间信仰的概念界定历来都存有争议,笔者认为民间信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庶民的信仰,而应是囊括了庶民和精英阶层的大众信仰,是一种在民之间的信仰。民间风水信仰是伴随着风水观念在民之间的产生、传播、发展,渐渐为民所信为民所仰而产生的植根于民众心中的一种思想,一种意识。

    笔者认为秦汉时期阳宅风水的以阴阳五行五音为核心的吉凶推演模式初步形成,当时还形成了一系列为后世所传承的基本原则。而阴宅风水的吉凶推演模式及其理论在秦汉时期其实就已经形成。文章着重分析民间风水信仰在赣南地区的外在表现形态,介绍了风水传入赣南的过程及其发展势态。唐朝以前,民间风水信仰主要盛行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两岸地区,尚未传播至现今的赣南地区。据赣南地区的史志资料和民间传说可知,将风水术带入赣南地区的主要是唐末因黄巢起义避乱赣州的杨筠松和卜都监,他们在此传道授业,开创了形势派风水。经过五代、宋、元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至明清时期,赣南地区的风水信仰达到了极盛的程度。

    到了清代,笃信风水的现象十分普遍,风水信仰已经成为民众中的一种传统积淀,一种普遍的民俗文化事象。然而,风水信仰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引发了诸如停柩不葬、二次葬与诉讼、盗葬与械斗等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魂神还养的互惠理念及魂神还害的互损效应、地方官员的安抚姑息、灵验的事迹及传说故事和社会动荡,世事不确定性的凸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展到现代社会,风水信仰已经成为民间社会的一种俗信,成为规范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

    在现代社会中,赣南地区的民间风水信仰依然盛行不衰,风水从业人员在风水信仰的传承和扩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描述了风水从业人员的构成、素质、实践活动及其传承理念。文章对风水信众的构成也进行了细致分析,风水信众依然本着“趋吉避凶”的心理信仰风水,进行着各种风水实践活动。本文从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民间风水信仰的生存策略、民间风水信仰的习俗化、灵验与感恩——民间风水信仰体验的互动模式和民间风水信仰文化调适的社会功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时下赣南地区民间风水信仰盛行不衰的原因。同时,文章还对时下民间风水信仰的特点以及对民间风水信仰的态度和策略问题作了一定的阐述。

 

[25]张勇刚.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游细斌.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大发展时代已经到来,民俗旅游在旅游收入中占重要地位。赣县白鹭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但民俗旅游尚处于萌芽阶段。进行白鹭民俗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应用民俗学和民俗旅游理论发展、促进客家文化的交流,增强海内外客家人的联系、促进白鹭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和促进文物的保护。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阅读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综合研究法对白鹭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取得大量资料,认为白鹭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但白鹭旅游开发也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如村民缺乏文化自觉性,私自拆旧房建新房,不注意保护文物,村民旅游开发意识不强,白鹭交通闭塞,区位条件较差,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提出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注重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保护白鹭的文化遗产,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旅游开发的建设性措施。创新之处是包括从国内外的视角看民俗旅游的发展、首次对白鹭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RMP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分析民俗旅游资源、对白鹭民俗旅游进行社区模式研究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白鹭民俗旅游进行研究。

 

[26]柴文婷.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构研究[D].导师:戴志坚.华侨大学,2013.

摘要:社会快速变革及全球文化密切交流为我们带来便利快捷的生活,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新的生活方式。城市不能停歇的扩张、仓促的更新脚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不断产生,这些迫切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根植于大地的传统民居。客家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吸取中原文化,在长期与自然界磨合实践中产生的顺应自然,忠实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及客家历史的物质载体。其中所包含的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是千百年积淀而成的地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这些冲击,客家民居的保护更新多呈现出混乱及建设无序的状态,急需吸收其建造经验,研究总结其建构过程,总结提取本质,进而对振兴地域社会经济文化,保护地域特征,延续地域文脉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的视角,在研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考察与访谈。基于建构理论认为建造由地点、类型、建构三者持续交汇作用产生了最终的形式,从以下两大部分对长汀古城客家民居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三四五章分别叙述了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造三要素的内涵及其意义。首先,从客观角度对长汀古城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特征、传统文化思想、宗族社会特点、伦理道德及审美观念进行了梳理;再次,归纳了闽西客家府第式民居的类型,总结其民居平面建筑形制、外部造型及空间元素构成特色等;最后,去除表象,直达内里,运用建构的视角着重对长汀古城客家民居材料、结构与构造方式等要素进行细致剖析,并对其细部节点,各种装饰特色,情感与审美的植入进行研究探讨。

    第二部分,总述三要素(地点、类型、建构)之间逻辑关系具体是如何产生及相互影响,并对其最终产生的长汀客家民居形式进行细致描述与研究,再对由这些成分因子组成的古城进行了格局及特色分析。最后,思考三要素的现代提取,回归正本,正视“形式只是结果”的理论,呼吁建造的逻辑才是地域建筑再创作的源泉。

 

[27]乔硕.梅县侨乡村村落形态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要:本文所研究的“形态”并非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而是包涵“社会历史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广义形态。梅县客家社会与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文化、人类学关注的重点对象,客家传统历史村落也是我国传统民居与地方性建筑理论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这一点为本文的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基础内容。

    本文选择“侨乡村”进行个案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拾取被宏观研究的遥远视角所过滤的或宏观研究所不可触及的微观方面特征,这也是本文个案研究的价值所在与重要出发点之一。将“侨乡村”这个兼具梅县客家村落共性与独特个性的历史村落,置于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相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从村落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运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推动村落形态研究的进步。

    同时,有效的理论和概念必须建立在广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实地田野调查为基础,使用大量历史、社会及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揭示出侨乡历史村落主体的物质空间形态要素特征、社会历史形态及人类活动,基于社会历史过程和主体认知的角度对侨乡的村落形态文化作深层阐释。

    论文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侨乡村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物质空间形态”构成了聚落形态的显著特征。基于实地走访、问卷、田野调查等方法,研究分析侨乡历史村落的自然环境、形态结构、村落选址、聚落肌理及民居形态等构成要素及特征。

    (2)侨乡村村落社会历史形态:重点关注传统村落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历史、人文、经济、文化等方面。以方志研究、族谱追溯的方式分析侨乡村落的传统习俗、地域文化、人文情态等内容,并得出村落不同时期的历史社会形态。

    (3)侨乡村村落人类活动:对侨乡村中人类活动的特征及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分别总结出生产活动、社会活动、交往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活动空间特征,与这些人类活动对村落的形态的反作用。

    (4)侨乡村村落形态的文化阐释:基于对侨乡物质空间形态、社会历史过程和人类活动的认知,做出对侨乡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文化阐释以及村落形态的总体特质解析。

 

[28]谈燕君.基于客家生态文化的景观研究[D].导师:龚本海.广西大学,2013.

摘要:客家文化反映了人与生态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智慧,蕴含了深刻的人文艺术价值以及生态审美思想,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总结,系统阐述客家生态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基于客家生态文化的景观研究与探索,主要研究成果有:

    (1)通过深入研究客家文化,提出客家生态文化的内涵,其中物质生态文化主要包括耕作生态文化、民居建筑生态文化、饮食生态文化与服饰生态文化;非物质生态文化包括理想聚居环境、植物崇拜、民俗生态文化、客家山歌与宗族观念。

    (2)分析广西客家生态文化主要内容,将广西与福建、广东等客家生态文化相比较,总结其突出的文化元素与典型特色。

    (3)通过田野调查,对河源、梅州、龙岩三地的客家生态文化景观资源进行系统分析,为客家生态文化景观系统的研究提供基础与借鉴。

    (4)在风景园林学角度,提出客家生态文化景观元素体系,体系包括六大元素:理想风水景观格局、梯田景观、宅形景观、建筑装饰图像景观、植物景观与民俗文化景观,并对六大景观元素进行图式语言的剖析与表达。

    (5)以世界客家文化公园为实例,诠释如何将客家生态文化景观元素体系应用于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中,为专业、行业提供参考。

 

[29]龙婵.移民文化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的影响[D].导师:蔡军;陈名.四川农业大学,2013.

摘要:川西林盘是川西平原特有的乡村聚落,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模式,其生活形态和建筑形式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已演变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烙印于川西民风民俗之中。川西林盘既展现西蜀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居住模式的原始风貌,又坚守时代变迁中地区的特色风情。林盘作为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和结晶,近年来,人们对它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保护,但大多数都只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而对特色文化景观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当代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时期,快速的城市化对川西林盘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正快速推进,一方面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模式处于被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城市社区型居住模式所代替的变换趋势,另一方面隐藏在川西林盘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也在急剧消失。这一巨大的改变背后,隐藏着人们对川西林盘文化景观资源认识不足,保护意识匮乏等一些列的问题。

    川西历来是移民大省,历史上优惠的移民政策吸引各方移民杂居于蜀。川西移民事件,包括秦灭巴蜀后的大移民、西晋末年全国性北方人口南迁、元末明初北方移民进入四川、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新中国成立后“三线建设”、工程水库移民、汶川大地震移民、城市化进程推进下的家庭型移民等。移民经过长时间沉淀,对川西林盘影响深远,不仅承载着川西林盘的生命存续性,而且给川西林盘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通过移民文化资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希望通过保护特有文化资源来保护林盘记忆,延续川西特有的乡村景观风貌。

    本文在内容上,首先通过查阅大量书籍、文献,总结了川西林盘移民文化的特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类型多样、种类丰富、内涵丰富、文化厚重、区带结合、相对分散。探讨得出移民文化一方面具有具备延续性和传承性,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会遭到自然侵蚀和战争的破坏,且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更具有珍贵,越显吸引力;另一方面移民文化所带来的景观资源作为一种人文景观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它的延续和保护是川西林盘的首要任务,移民文化的探索是林盘景观生命延续的重要途径。其次结合林盘实地勘探调研,搜集记录川西林盘现状调具有代表性的移民文化资源,分析移民文化在川西林盘景观存续的现状。现状资源分移民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两大类论述。移民影响

    下林盘的物质文化资源有外部空间布局和内部空间(田、宅、林、水)布局,其中宅包括民居建筑、产业建筑和功能建筑。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行为礼俗(节庆、祭祀、婚嫁、表演艺术)信仰、仪容、饮食和移民工艺技术。通过移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景观资源现状,分析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移民文化是川西林盘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与时俱进的重要因素,从移民文化角度,提出川西林盘未来发展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古老川西是一个有着独特地域魅力与文化景观的地区,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很多古城古镇古村落都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在与本区城市保持和谐共存的同时,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魅力,使林盘原真性得到传承和发展,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川西移民文化出发,探讨特色文化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的意义。

 

[30]柯蔚.平话基本特征词研究[D].导师:李连进.广西大学,2013.

摘要:广西是汉语方言的天然宝库,有官话中的西南官话、客家话、粤语、平话、闽语、湘语等汉语方言、还有少数民族语言-壮语、侗语、瑶语等。平话是众多汉语方言中的一种。平话在广西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分布较广,使用人数也比较多,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各地平话内部存在差异,但是作为一种方言,这些差异之中有共性。而共性才能使不同地区的平话联系起来,所以,研究平话内部的共性成为必要的任务。而研究平话的基本特征词又是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文以南宁市郊四联平话为基点,在研究四联平话语音、词汇、历史层次的基础上,对照几年来导师李连进教授调查的广西及其周边共29个平话方言代表点(福绵(玉林)、塘步(藤县)、长滩(钦北)、南丰(封开)、莲都(封开)、永和(连山)、桂岭(八步)、麦岭(富川)、大埠(雁山)、城关(灵川)、五通(临桂)、渡头(临桂)、马堤(龙胜)、程村(三江)、大巷(融安)、小长安(罗城)、古砦(柳城)、德胜(宜州)、芦圩(宾阳)、百合(横县)、黄练(覃塘)、江西(南宁)、心圩(南宁)、城厢(扶绥)、濑湍(崇左)、上龙(龙州)、田州(田阳)、剥隘(富宁)、那毕(百色))去找寻各地平话中一致存在的基本特征词,为平话的归属提供更为充分的材料依据。

 

[31]凡倩.湖南安仁县新洲乡方言语音研究[D].导师:艾红娟.广西大学,2013.

摘要:新洲乡位于安仁县的东南部,东南与关王镇毗邻,西南与永兴县洞口乡接界,西北与龙海镇、坪上乡相连,东北与竹山、坪上两乡相接。

    新洲乡的地理位置特殊,但它的语言更特殊。不仅融合了湘语、赣语,本地有客家人聚居也使得新洲乡方言带上了客家话色彩。本文通过对安仁县新洲乡方言的调查,详细地描述了此方言的语音特点,同时将它与湘语、赣语、客家话的代表点进行了声韵调三方面的比较,最后探讨安仁县新洲话的归属,是本文的写作价值。

    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大一部分介绍了安仁县新洲乡的概况,归纳出目前湖南赣语耒资片现有的研究,以及本文的写作意义。第大二部分描写了新洲乡方言的语音系统。第大三部分探讨了新洲乡方言与长沙话、南昌话、汝城话在声、韵、调上的区别,以及新洲乡方言与湘语、赣语、客家话的亲疏关系。

 

[32]桂欣.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的比较与思考[D].导师:谢晓滨.江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古筝,这件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以其优雅的外型,动听的音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本文以时间发展的顺序、纵向的视角从音乐风格、定弦调式音阶、曲式结构、演奏技法、演奏形式五个方面对传统筝乐和现代筝乐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现代筝乐是对传统筝乐的继承与发展,没有传统筝乐这片富饶的土壤,就没有现代筝乐百花齐放的今天。并以自己的视觉阐述现代筝乐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将面临的问题。

 

[33]苏丹.赣南宁都客家民俗艺术研究[D].导师:郑钢.江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近几年因为学习、工作的需要,除了过年回家几天其余常年在外,我偷笑终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安静、简单。一两年下来,开始坐立不安,常常感到一人在外孤单无声的痛苦,特别到了节庆日,那些已经厌倦了的热闹,抱怨多次的繁文缛节开始让人怀念,也许是因为所学专业的关系,那些民俗艺术一直牵引着自己的神经。

    终于下定决心写一篇关于家乡客家民俗文化的论文,一是有机会让我深入了解曾经让我诸多抱怨的民俗,深刻感受家乡的文化习俗;二是希望通过这篇调研让曾经和我有一样想法的孩子爱上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三是通过探究宁都客家民俗艺术文化中隐含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复杂的文化意义,从这里面寻找出艺术创作元素与灵感。

    本文拟从宁都客家民俗文化出发,深入研究其渊源、表现形式,同时系统归纳总结其艺术元素,最后将之运用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希望通过研究,传承客家地域文化,也为丰富设计元素。我将用六个章节来进行相关论述与研究,第一为引言,介绍本课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故乡宁都客家文化的地位与艺术价值;第三章详细介绍宁都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民俗艺术;第四章提炼宁都客家民俗艺术的代表元素;第五章把这些元素运用到当代设计中;最后一章为结论和展望,作为对此命题的一个阶段性小结。

 

[34]廖铭清.龙南县客家围屋建筑空间形态及民居构造研究[D].导师:苏晓毅.西南林业大学,2013.

摘要:民居建筑是人类生活最为重要的空间,它不仅承担着为人类遮风避雨的功能、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印记,更重要的是,民居体现出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近年来客家民居越来越多的瞩目于人前,围屋作为客家民居的一种形式,因其巍耸炮楼和坚固的围墙著称。龙南县是赣南地区客家围屋主要的分布地,全县保存较为完整围屋数量达370座之多,是赣南最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和保护的价值。

    文章以龙南县客家围屋民居为研究对象,分析龙南县客家围屋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和民居构造特点,研究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和传统的营造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并通过文献的调查、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借鉴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四点:首先是龙南县围屋民居形制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是龙南县客家围屋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第三是龙南县客家围屋民居的建筑构造特征;最后是如何将龙南县客家围屋民居中独特的空间形态和传统的营造手法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通过从龙南县客家围屋的平面分析、竖向空间分析以及墙体、柱;楼层、地层;门、窗;屋顶;防御机关;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龙南县客家围屋营造的高峰期为明朝末年和清朝时期。由于龙南县客家也有很大部分是经过第三、四次大迁徙东至福建、南至广东地区之后反向赣南地区定居,因此在龙南县客家围屋的形制中能够看到闽客或粤客风格元素。

    (2)从围屋的平面布局和竖向空间形态中可看出,龙南县客家围屋民居的形制较为一致。平面布局以方形为主,四周均有围楼围合使其看起来坚不可摧,在发生战乱时难以攻破,围屋的平面布局形态大致有“口字形”、“国字形”、“回字形”三种方式。祖厅是客家围屋建筑的核心建筑,从祖厅延伸出明显的中轴线,围屋的次要建筑沿着中轴线两侧布置。围屋平面布局结构紧密,在围楼围合下像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堡垒。

    从围屋的竖向空间可以看出,龙南县客家围屋是一个竖向空间相对欠丰富的民居形式。竖向布局形态大致分为“凹字形”和“山字形”两种形态。围楼围合下的空间产生出天井、巷道、回廊等相对开敞的空间,以及祖厅、房间、围楼等较为封闭的空间。

    (3)龙南县客家围屋民居在建筑技术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发展出客家独特的营建技术。围屋的外墙构造手法主要有“金包银”、卵石、青砖、夯土砖、多种砌法;室内的地层多以青砖和岩石垒砌而成。窗的类型有直棂窗、隔扇窗等。屋顶以硬山顶为主,屋面为双层青瓦铺做。入口大门有三道防御机关,用铁皮包裹住木门,门后有横竖门杠抵御重力攻门,上方有灌水口阻隔火攻。炮楼内有观测外环境的瞭望口和射击用的枪口、炮口。

    外环境的地面多以卵石铺设,围墙全部以青砖垒砌。为了解决围屋的排水问题,巷道内设有排水沟,厅堂内及院内设有天井。

    (4)传统客家民居文化的传承是龙南县客家围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文化的传承应该是对传统元素、材料的提炼、再创造和创新运用,并将建筑空间形态以及民居构造体现在现代建筑和景观之中。

    通过对龙南县客家围屋建筑空间形态以及民居构造上的分析,研究传统的客家文化在民居建筑中的表现,挖掘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和景观中的应用,以期为传统客家文化的传承提供依据。

 

[35]赖卉悦.客家婚庆文化及其产品设计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客家文化作为中国南方一种重要的地域文化,在江西、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区都有普遍的存在。客家婚嫁习俗不仅受中原文化影响,并且融合了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风俗礼仪。其中,人们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客家婚庆仪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中涉及到的客家婚庆产品反映了客家人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客家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的传承载体。这些婚庆产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向我们传达了客家人趋利避害、祈求吉祥的民俗心理。

    本文从客家婚庆文化入手,在充分了解客家婚庆习俗、认识客家婚庆历史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下婚庆产品,从产品设计的视角反观客家婚俗、客家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体验,挖掘整合客家婚庆所涉及到的产品,结合现代婚庆产业现状,探析客家婚庆文化与现代婚庆可融合、可嫁接之处,归纳出客家婚庆产品的设计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优势互补,设计出适应现代婚庆市场需求的客家婚庆产品。

    论文最后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详细阐述了客家婚庆文化如何与现代婚庆相结合,婚庆产品设计如何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等普遍性问题,深入思考如何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婚庆产品。深入追问地域性文化怎样融入到现代产品之中,以及如何解决婚庆产品无“根”的现象,等等。

 

[36]费维峰.基于RMP分析的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黄建军.华侨大学,2013.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下的茶文化旅游立足于生态旅游,融休闲、民俗、文化、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更符合当代游客的审美情趣和旅游诉求,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亲睐。福建省千年的制茶历史积淀了其丰富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具备茶文化旅游发展所需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条件,极具代表性,所以,本文就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

    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于茶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并对茶文化、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利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在吴必虎的RMP分析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以及旅游区划理论的指导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福建茶文化旅游的资源概况、客源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资源利用、市场需求、产品开发三个不同层面诊断了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引入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有关成功案例。最后根据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产品设计、确立了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同时提出了对应的开发对策,希望能对福建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

    福建茶文化旅游的研究目前多流于表层,因此本文的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有特色,分布均匀(2)福建茶文化旅游尚处于发展阶段,产品多为观光型,忽视市场需求,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3)运用RMP理论研究茶文化旅游开发是可行的,其对于资源和市场的深入分析,使得茶文化内涵有针对性的“外化”,有利于形成以产品为导向的合理产品体系。(4)茶文化旅游对于软硬件环境的要求都很高,但RMP理论对于产品支持系统的分析欠缺,所以本文最后提出了开发的一些建议和对策,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37]劉玲.日语汉字音读与梅县客家话发音对比研究[D].导师:杨秋芬.河北大学,2013.

摘要:During the long-term Japanese language learning, the author found that a large part of the Japanese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re very similar with the Meixian Hakka dialectpronunciation of the same, while relatively large different from Mandarin pronunciation. So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in Japanese language and pronunciation in Hakka dialect “(Xie Yuxin), combined with the initials and finals, the author researched deeply on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Japanese language and that in Meixian Hakka dialect, and found that not only in the finals but also in the initial consonant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pronunciation in Japanese language are similar with that in the Meixian Hakka dialect. Som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and rules between them are found.By investigatingtwo languages from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author speculate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is not accidental, but the result of both retaining the ancient Chinesecharacters residual phonology. For further confirmation, it needs further and deeper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verification.

 

[38]黄月凤.歌剧《土楼》地域性旋律研究[D].导师:郑晖.福建师范大学,2013.

摘要:歌剧这一综合性的大型艺术形式,在中国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进步。近几年,中国原创歌剧出现了“井喷”的现象,在各大舞台上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作品。这不仅大大拓宽了中国歌剧艺术道路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软文化经济实力在不断地增强。虽然近几年的歌剧创作呈现出井喷的状态,但传唱的旋律少、精品少,依然是当前中国歌剧发展面临的难题。福建首部原创歌剧《土楼》就是在近几年歌剧发展形势下顺利生产的作品。作曲家莫凡老师站在了现当代人们对旋律审美的需求,创作出质朴、简洁、细腻、具有浓郁地域性风格的旋律,让观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客家土楼的音乐和文化。

    笔者广泛地搜集、整理、分析前人关于歌剧《土楼》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部歌剧中的地域性旋律深入地分析。文章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简洁地讲述了歌剧《土楼》的概况;第二章主要是对该部歌剧地域性旋律的形态深入分析;第三章主要是对地域性旋律在该部歌剧声乐和器乐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研究;第四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作曲家莫凡老师创作中的审美取向及其文化渗透。

    歌剧《土楼》的旋律创作是以客家山歌为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既有作曲家的原创音乐,又有吸取客家山歌音调改编的地域性特征音乐。作曲家将原创音乐和地域性音乐歌剧化,用西方歌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管弦乐不同音乐形式来表现特色的客家音乐、客家文化,传递崇高的客家精神。

 

[39]张淇.大埔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要:传统民居的研究已经进展到了多学科、多视角综合研究的阶段。民居文化地理是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借助文化地理学方法研究民居,一方面针对传统民居进行准确定位,建立系统性、精准性民居信息系统;一方面引入文化、地理视角探讨民居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民居文化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埔县区域内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建构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系统。本文以大量文献阅读和地毯式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调研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大埔县历史文化村落和重点传统民居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平台,对数据库信息进行矢量化处理,生成大埔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图册。最后在前期理论积累的基础上,引入大埔县地理、社会历史背景,对大埔县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地理、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埔县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最后形态的一些核心规律。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积累一些经验,推动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开展。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现阶段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明确研究内容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第二、三章)包括大埔县传统民居数据库和大埔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图册。第二章具体阐述构建大埔县传统民居数据库的意义以及本研究如何通过田野调研、理论研究和信息标准化处理,最后构建出的数据库。第三章则具体呈现大埔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图册的内容。

    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深入研究做背景分析,阐述了大埔县传统民居形成的地理、文化背景。地理背景方面探讨了大埔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文化方面具体阐述大埔县的历史沿革、人口发展、由乡野至教化的社会转变历程以及不同文化圈在大埔县的交融情况四个方面。

    第四部分(第五章)以前面的研究为基础,引入地理、文化要素,对大埔县传统民居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大埔县独特的地理、文化要素是如何贯穿在大埔县传统民居形态中的。

 

[40]肖池明.风景名胜区乡村景观风貌利用与展示研究[D].导师:周建国;郑静华.江西农业大学,2013.

摘要:

 

[41]蒙子伟.珠三角历史桥梁的调查与研究[D].导师:李绪洪.广东工业大学,2013.

摘要:历史桥梁,是我国古建筑类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建筑工程和科学技术史、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于一身,其科学技术的成分较之辉煌的宫殿、坛庙、寺观更为突出。历史桥梁反映了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伟大成就,是一份珍贵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总体上发展比较落后,在广大农村有数量巨大的历史桥梁遗留下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影响,在“旧城改造”和“农村城市化”运动的过程中,历史桥梁被大量地拆除,其中大量的历史古桥在完全不为人们所知的情况下就被销毁了,成为我国历史桥梁文化史上令人痛心的遗憾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建设,尤其是基本建设的速度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历史建筑的破坏速度也处于全国前列。

    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桥梁的著作不断问世,发表的论文也随之增多,但尚未形成数据整理保护系统。随着研究的深入,原始文献的收集、整理,总结、归纳成为必要环节。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历史桥梁的遗存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以期为以后相关的保护规划提供资料参考。

 

[42]焦皓华.广东汉乐在学校传承的正宗性问题研究[D].导师:马达.广州大学,2013.

摘要:“正宗性”曾出现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学界,她指的是对我国传统音乐进行原汁原味的演奏及保存;而对于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其所指代的意思是:将传统音乐文化原样传授给学习者。在国际音乐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既要保持传统音乐文化和教育的独特性,以区域化、民族化的发展为立足点;同时,还有必要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与本土音乐文化这两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统一的关系。本文以正宗性为切入点,运用了调查法与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实地考察情况的总结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整合,从地理环境,课程的设置,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师生情况等方面考察大埔各学校汉乐的正宗性传承情况,认为当地中学的汉乐教育基本符合广东汉乐正宗性传承的各要素,并在资金支持、师资培养、设施保障、课程建设、评审制度、教育技术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期望。论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提出汉乐的传承不应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丧失本来的韵味,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中学开展汉乐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们的本土文化意识以及民族自豪感,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汉乐的传承能够有利于社区,区域,乃至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作者期望通过对这一命题的理论研究,既促进当地学校汉乐教育的发展及学生民族意识的提高,又为广东汉乐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及我国其他民族地区的同类型音乐文化的学校教育与传承提供借鉴。

 

[43]方晓弟.广东客家娘酒中低聚糖的研究[D].导师:白卫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

摘要:广东客家娘酒又称客家黄酒、月子酒,主要采用优质的糯米和红曲酿制而成,其富含糖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有机酸等,是集低度、营养、保健于一体的传统发酵型黄酒。其中的糖类物质基本上都是发酵产生的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以及麦芽糖、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潘糖等低聚糖。它们是客家娘酒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客家娘酒甜味及醇厚感,对营养价值贡献很大,同时对酒体色泽、稳定性等品质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从广东客家娘酒中糖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动态变化、影响因子及其与客家娘酒品质的定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建立了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客家娘酒中5种糖类物质一葡萄糖、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潘糖和麦芽糖的含量。考察了最优衍生条件及色谱条件,结果表明,最优衍生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0min, PMP:Glu=10:1(n/n), NaOH:Glu=3:1(n/n),采用氯仿萃取三次后进样分析;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45nm,乙腈:醋酸铵缓冲液(0.1mol/L)=22:78(v/v),缓冲液pH为5.5,流速为1.0ml/min,在此色谱条件下,五种糖分离良好,各组分平均回收率在93.13%~102.08%,RSD为0.96%2.48%。

    其次,采用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了同一产地不同厂家、同一厂家不同年份及不同产地的黄酒样品,结果显示同一产地不同厂家酒样中5种糖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份的酒样中,陈酿时间越长,葡萄糖的含量越低;客家娘酒与江浙黄酒的区别在于,前者葡萄糖含量高出数十倍,而低聚异麦芽糖的含量比后者低数倍。

   然后,监控客家娘酒发酵过程中五种糖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转化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关性分析研究红曲用量、麦曲用量、主酵温度及主酵时间对它们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在主酵阶段,随着发酵的进行,其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第七天加白酒后达到最低点,在后酵阶段呈缓慢上升趋势,潘糖在后酵期第20天后检测不出。五种糖在发酵过程中呈显著相关性。发酵条件对这五种糖组分的含量具有较大影响,相关性结果显示:异麦芽糖的含量与四个发酵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异麦芽三糖与红曲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其他三个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麦芽糖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葡萄糖与麦曲用量、主酵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最后,采用相关性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客家娘酒中五种糖类物质的含量与其品质特性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色泽与总糖、葡萄糖、异麦芽糖、麦芽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除异麦芽三糖外,稳定性与其他三种糖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稳定性与葡萄糖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930,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好;客家娘酒的粘度与总糖、葡萄糖、麦芽糖、异麦芽糖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异麦芽三糖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922,拟合效果好。

 

[44]李月敏.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D].导师:陈艳球.湖南工业大学,2013.

摘要:本文从了解客家文化,再对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进行阐述,结合国内外的土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提出了对赣南土特产情趣化创新的设计策略。

    基于赣南土特产的发展,以“客家小菜”为例,挑选最具代表性的赣南土特产,改变传统的包装,从文字、图形、色彩和形式方面运用客家视觉元素,插画与包装的结合,改变了原来实物平面的限制,创新出全新的赣南客家土特产包装,在形式多样化的赣南土特产中脱引而出,并以手绘菜谱情趣化的表现形式,激发消费者对赣南土特产的兴趣,从而到达推广赣南土特产的目的,以加强这一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将客家元素与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结合,使其包装更有地域性特色,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赣南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45]张学禹.明清时期兴宁客家族群生计与移民研究[D].导师:房学嘉.南昌大学,2013.

摘要:本人的硕士论文题目暂定为《明清时期兴宁客家族群生计与移民研究》。主要探讨明清时期兴宁社会生产生活和人口迁移状况。

    粤东山区的兴宁在农工商业并举,本文就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介绍明清时期兴宁客家族群的生计情况。而明清时期又是客家族群大迁徙时期,数以万计的客家人迁往四川、广西、台湾以及南洋等,同时期,兴宁人也迈出了迁移的步伐。本文就针对不同的生计模式下,兴宁人的迁移方式、迁移原因和迁移方向等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描述。

 

[46]杨玉琪.赣南客家女红艺术与女性生活[D].导师:钟福民.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被称为“客家摇篮”的赣南,具有极其丰富的客家文化和艺术资源。近年来,随着客家研究的活跃,客家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也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作为客家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重要内容的客家女红的专题研究却仍然阙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渐深入的语境下,对客家女红艺术加以研究,并寻求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思路,便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女红”作为一种文化,反映了人际的相互关系、人的造物思想和地域文化特色。在中国的土地上,传统时代的中国女性以她们天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他人的美好情感,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美轮美奂的女红艺术。

    客家是汉族一个特点鲜明的支系。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客家女红艺术鲜活地反映了客家女性的精神世界,也体现了与客家女性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传统时代的客家女性注入了生命的意义。

    本文从中国女红艺术概况、赣南客家女红艺术解析、传统时代赣南客家女红艺术与客家女性生活、当代女红的变迁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对中国女红艺术产生的背景、存在类型及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构成中国女红艺术形成发展的背景,自然环境、礼制文化、儒学思想等,使得中国女红艺术类型和功能的多样性。

    其次,就客家女红艺术而言,也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客家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客家人的历史际遇,都一定程度在客家女红艺术中得到表现。

    再次,从民俗艺术学的角度看,客家女红艺术与客家女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客家女性生活是客家女红艺术发展的文化生态。女红艺术伴随着客家女性人生的每个阶段,并强化了她们的社会角色,从为人女到为人妻、为人母,以及作为革命家属参与和支持革命,女红艺术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最后,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语境下透视女红艺术的变迁。当代女红艺术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女子的标准,更是一种舒缓压力、陶冶情操的手段,而如何将传统女红与现代女红有机结合,也成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47]李彬.大陆移民背景下的台湾社会文化融合与景观特征[D].导师:王彬.福建师范大学,2013.

摘要: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研究的深入发展,区域社会文化己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具有独特地理环境和移民历史背景的台湾区域,伴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台湾历史上是一个大陆移民的社会,大陆汉人移民及其后裔是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并为台湾社会带来了大陆(特别是闽粤两省)的各种民间风俗、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大陆移民及其族裔在台湾进行社会文化融合过程及模式为研究重点,并分析了台湾社会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文化景观表达,同时运用文化生态的视角解析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移民台湾经历了明清前的零星入台,明清时的大规模迁台至光复后的现代移民阶段。大陆汉人移民为台湾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也为台湾社会带来了大陆(特别是闽粤两省)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伴随移民进程,在地缘上,形成以地缘关系为主的村落,并在长期杂居,交换与贸易、通婚、政府的教化、生产斗争中发生了同化与融合,形成了族群整合后的和谐关系,进而构建了一个多元族群组成的社会。在文化上,一方面通过宗教进行建构。早期居民只祈拜自己所携带的神明,信仰圈呈以家族或共同祖籍地为单位的点状分布,随着台湾社会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转变,祭祀圈逐渐扩大,出现了超聚落、超祖籍,范围涵盖全乡或全镇的祭祀圈。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进行建构。明郑与清朝将大陆文化移植到台湾,并在台湾正式开科取士,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内地化,使台湾由一个蛮夷之地,建构为理学之乡。在政治关系上,一方面通过行政建置建构。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经营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至清朝行政建置扩展到全岛,为大陆文化向台湾的扩散与整合提供了政治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身份政治建构。在不同时期地方的力量尤其是社会运动因素的推动下,台湾社会完成了“省籍族群身份认同”的构建。并进一步认识到台湾社会的族群分化实际上是异质性与同质性的统一体,血浓于水的中华文化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既是祖国统一也是岛内族群间融合的内聚力与共有基础。在文化景观建构与表达上,伴随着台湾社会的建构,部分大陆文化景观直接移植到台湾,如姓氏景观,同时在与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带有融合特色的文化景观,如地名景观(地形与物产地名)、语言景观(台湾闽南话)、宗教信仰景观(三山国王的王爷化)、族群景观(平埔族汉化)、政治生态(蓝绿阵营)等。台湾社会文化建构是建立在两岸特殊的地理环境背景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是在移民与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叠加政治影响而最终的结果。

 

[48]丘苑林.现代化进程中客家文化自觉研究[D].导师:宋新伟.新疆师范大学,2013.

摘要: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根文化源自于中原河洛文化,客家先民在历史上的几次迁徙过程中,由于长期居住在相对恶劣和封闭的环境中,不断地丰富和加深了其文化的内涵。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地处改革前沿阵地的广东梅州客家人,在实现自身现代化进程中探讨“文化自觉”的意义及途径显得格外重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社会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因而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弘扬客家地方特色文化,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的题中之义。

    论文脉络主要是先对与研究相关的理论及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梅州客家文化现状及现代化进程下面临的困境主要情况进行全面的阐述,再从历史角度对梅州客家人与周边民系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等情况进行阐述以及分析,从而厘清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客家人在历史上处理跨域文化关系的方式及途径进行研究和探索。最后从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分析客家文化自觉的启示。寻找客家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不失时机的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途径。客家文化发展顺应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趋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站稳自己的脚跟,并通过文化自觉、自醒,从而实现文化自信乃至文化自强。不仅顺应了保护文化多样的潮流,也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民族文化因子,从而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悠久及其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客家文化具有光辉的历史,要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实现百花齐放,美美与共,取决于客家文化自觉的途径及实行的程度与成效。

 

[49]阳林.华安二宜楼居住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D].导师:费迎庆.华侨大学,2013.

摘要: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得到各界研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特大家族聚居于同一个巨构建筑内却同居异财的聚居模式具有极高的建筑学价值。然而近年来从土楼外迁至新建居住区的人数不断增加,土楼居民的减少导致许多土楼因无人居住而被荒废毁坏。对福建土楼建筑的全面保护与更新迫在眉睫,同时对世界文化遗产地这个建筑文化大环境的保护也刻不容缓。长期以来土楼内的居住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迁?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土楼居民不断外迁?仍然聚居于土楼中的居民现在的居住生活方式如何?对福建土楼居住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福建土楼的保护与更新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总结出一套与传统土楼聚落环境相协调的地域性住宅建筑设计方法。

    由于福建土楼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笔者首先选取更符合当代居住理念的闽南单元式土楼作为研究类型;其次通过对现存闽南单元式土楼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遴选出其中保存得较为完整,居住人数较多,较具建筑学意义的典型案例;最后因为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不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土楼中进行旅游保护开发较早并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这使得它极具代表性,故在本文中仅单独选取“二宜楼”这一案例做研究。

    笔者依据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方法,首先进行基础资料调查,即对研究案例进行建筑测绘,并绘制建筑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标准居住单元详图等;其次进行居住生活方式调查,即对二宜楼各个关键时期的居住生活方式,特别是对居住生活实际状态进行深入的调查记录,并绘制居住生活实际状态调查图;再次是对居住生活方式的变迁分析,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大型联合家庭聚居的居住生活方式(传统居住生活方式);小家庭分户聚居的居住生活方式(传统向当代过渡的居住生活方式);商住结合的居住生活方式(当代居住生活方式)。对传统居住生活方式与现代居住生活方式中居住空间、厨卫空间、辅助空间的分布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并重点分析现代居住生活方式中三类功能空间的使用方式,同时分析商业经营功能空间体系在既有空间布局中的组织方式以及对居住者正常居住生活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对二宜楼的居住环境做出评价;最后是针对平衡土楼保护与土楼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改善建议。

    通过对居住生活方式的综合分析以求全面了解形成这一变迁的诱因。寻找一条既适应现代居住生活方式又符合地域传统文化内涵的闽南单元式土楼再生之路,为福建土楼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证性保护依据。

 

[50]丁凤珠.客家坟墓风水信仰探究[D].导师:李扬.中国海洋大学,2013.

摘要:在客家人的民间信仰中,风水信仰是一个重要方面,而阴宅(墓地)风水一直又是风水信仰的一个重要方面。墓葬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墓址的选择要看风水,是流传几千年不变的习俗信仰。大由的坟墓风水信仰是大由客家人慎终追远,尊祖敬宗的重要方式,体现着孝道,同时也体现着民俗信仰对乡民活动的支配。一直以来,大由存在着独特的墓葬风水文化,阴宅阳宅长期共存于一乡一里。在山腰、山脚,或道路两旁,经常能看到赫赫而立的椅子坟。

    本文,笔者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以赣南客家乡镇——石城县大由乡为个案进行考察,综合运用民俗学的相关学科理论和视角,对客家大由的坟墓风水信仰这一民俗事象进行描述和分析,透视出坟墓风水实践中体现的民众思维和行为模式,考察独特的坟墓风水景观——椅子坟的特征及其蕴含的风水意义和民俗内涵,分析坟墓风水信仰对传统客家村落社会的功能和意义,以期理解该民俗信仰长期因袭不衰的原因,并对实践风水活动的必要角色——地理先生,这一乡间风水师群体做相关的调查与分析;来考察风水习俗在当代地域社会中的存在方式及其表现形态,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客家社会墓地风水活动所呈现的社会文化意义。

    全文总共五章,首尾两章分别是本文的绪论和结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写作缘起与研究现状;最后一章则是对全文的归纳。本文的主体部分是第二、三、四章,第二章主要是对坟墓风水信仰在大由的展现形态进行描述与分析,尤其阐述、分析了坟墓风水景观——椅子坟的特征,及其体现出的民俗意义和风水内涵。第三章用民俗学的相关视角对大由坟墓风水信仰的盛行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了它在客家乡土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第四章主要是针对沟通人神、风水活动的突出实践者——地理先生的调查,并对地理先生参与墓地风水活动的角色特点进行了分析。

 

[51]陈雷.论原生民歌与舞台民歌表演艺术的审美异同[D].导师:史维生.内蒙古大学,2013.

摘要:原生民歌是当代大家统称的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民歌来源于生活,扎根在民间,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不同时期人民生活的写照。

    舞台民歌是当代“民族唱法”的产物,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西结合的探索中,以其继承原生民歌的精髓和借鉴西洋美声唱法技巧的科学性,已经是中国当代一种比较科学、成熟的演唱形式。

    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民歌的起源、发展及艺术特点的详细阐述,说明了原生民歌和舞台民歌的关系,以及原生民歌对舞台民歌未来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对舞台民歌的起源、发展及艺术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二者加以多方面的比较,并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52]钟永超.赣南官话语音及其系属考察[D].导师:胡松柏.南昌大学,2013.

摘要:赣南官话是主要由于移民原因而形成的西南官话(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几个省区)在其大本营外的一个分支,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在赣南地区的赣州老城区和信丰县城这两块区域,分布相对集中,使用人口约有30万,方言岛内一致性较强。文章的第4到第7章是本论文核心部分。

    在本文的第4章,笔者通过系统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对赣南官话的语音面貌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系统归纳了其音系特点,并通过赣南官话两个方言点音系的对比,着重考察了两者在音系上的异同。

    本文的第5章对赣南官话语音的历史层次分析,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是考察赣南官话起源、形成和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论本文的第6章,结合相关史料,笔者力图还原出赣南官话方言岛起源、迁移到最终形成的轨迹,并对赣南官话的具体系属进行判定。

    在论文的第7章,从语音角度考察了赣南官话作为方言岛的语言接触现象,并对方言岛的性质做出了完整的界定。

 

[53]谭钰婷.赣南采茶戏音韵研究[D].导师:胡松柏.南昌大学,2013.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明清时期在采茶歌、采茶灯基础上,结合赣南当地民间歌舞和民间灯彩,逐步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以居民日常生活为表现主题,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与民俗习惯,是江西赣南地区流行的地方剧种,是江西地方戏曲的精髓表现,也是中国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赣南采茶戏语言是以客家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社会语言,其语音源于客家方言又不同于当地自然口语。赣南采茶戏舞台语音以客家方言为基础发展演变,存古特性明显,同时受共同语和演员背景差异的影响,出现不稳定不统一现象。为协助解决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时出现的语音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对比我们从音韵学角度出发,秉承戏曲合辙押韵的特性,拟订赣南采茶戏音系,制作戏曲韵谱以供参考。

 

[54]谢海燕.江西于都客家方言语汇特色分析[D].导师:王兴中.云南师范大学,2013.

摘要:于都是赣南重要的县份之一。而于都客家方言作为赣南客家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特别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对于赣南客家方言词汇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关于于都方言词汇的系统的描写和分析并不多,尤其综合分析更少见。基于此,本文将通过于都方言词汇来分析其内涵。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于都客家方言也很好的体现出于都的客家文化内涵。全文主要是通过对于都客家方言的语汇进行分析,通过方言词语来体现出于都客家话和于都客家文化的密切联系。客家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它涵盖了客家方言、客家山歌、诗词、客家建筑与饮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于都的一些方言特征词汇,包括称谓,人体器官词,事物名称,动作,行为形状方位处所,以及代词,以及于都客家话的一些俗语,惯用语等。比如方言词汇中有很多极具当地特色的俚语和熟语。通过于都客家方言中诸多的关于山、树木和动物等词汇反映客家人的山居环境特征,通过一些客家谚语反映客家地区一直以来的农耕的传统。继而又通过于都客家方言的词汇来看蕴含其中的儒家思想,包括崇祖,崇文,重礼等传统观念,以及道教的风水观念。最后从于都方言词汇中反映客家迁徙历史,对山歌中的衬词分析都反映出于都客家人的乡土观念之重。

    本文研究是意义在于通过方言词汇的分析来看客家人的精神内涵,以便更好的认识客家人的生活和文化。

 

[55]黄浩.赣闽粤客家围屋的比较研究[D].导师:柳肃.湖南大学,2013.

摘要:自从福建土楼被世人知晓后,这类位于赣闽粤三地的客家防御性民居引起了学术界不断的关注与研究。目前对于赣南围屋、福建土楼、广东围屋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基本是就各省围屋进行单独的研究,很少将三省围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研究多以介绍性研究为主,建筑理论方面的研究甚少。赣闽粤三省具有复杂的民系组成,不同的民系文化相互影响交融,防御性民居不仅存在于客家民系,也存在于其他民系。因此本论文选择赣闽粤三省的围屋作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学分析作为基本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三省客家围屋的同异,以期探索围屋的本质上的建筑内涵。

    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了当前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回顾,明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思路。第二章主要对围屋产生的背景进行了梳理,围屋作为赣闽粤三省共同拥有的一种特殊的民居现象,不仅存在于沿海地区也存在于内陆地区,不仅存在于客家民系也存在于闽海民系、广府民系。背景的梳理对于进行正确的系统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江西围屋、福建土楼、广东围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各省围屋的典型例子的统计、地理上的分布、类型学上的分类、建筑性与防御性的矛盾分析等,并归纳总结各省客家围屋的类型学特征和矛盾性特征。基于第三到第五章的系统分析,同时立足于当前的研究成果,笔者在第六章提出对于比较方法上的商榷供学术界参考,并就三省客家围屋的研究进行同异总结及其背后原因的探析。

 

[56]颜艳莎.醴陵方言词汇研究[D].导师:唐健雄.河北师范大学,2013.

摘要:醴陵在湖南省东部,地处湘赣交界地带。全市并存着三种方言:醴陵赣方言、醴陵湘方言和醴陵客家方言。本文以醴陵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在醴陵赣、湘、客家方言片进行田野调查,比照出醴陵方言内部各分片间的词汇异同。同时,着眼于共时平面上醴陵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归纳出醴陵方言词汇的特点。并将醴陵方言词汇与前人研究整理出的赣方言、湘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常用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出醴陵方言词汇与赣、湘、客家三大方言词汇系统不同程度的接触关系及历史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对醴陵方言词汇的语法特点进行研究,大致呈现出醴陵方言词汇的概貌。

    全文共分四章,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醴陵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其次介绍醴陵方言的概况,包括了醴陵方言的内部分片和醴陵赣方言的语音系统;再次介绍醴陵方言的研究情况,对以往文献中出现的关于醴陵方言划分归属、描写醴陵方言系统(语音、词汇、语法)的各种说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方言调查点与合作人的情况。

    第二章为本文的重点,醴陵方言词汇比较研究。在实地调查了醴陵方言内部各分片代表性方言点的词汇材料基础上,用图表的方式统计出醴陵方言内部各分片间的词汇异同数据,据以分析醴陵方言词汇的内部差异。同时,统计出醴陵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异同数据,从语音、词形、词源、词义和造词理据五个方面归纳出醴陵方言词汇的特点。并通过醴陵方言和赣、湘、客家方言的词汇异同数据图表,梳理醴陵方言词汇和赣、湘、客家方言词汇的接触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趋势。

    第三章为醴陵方言的词法。分析研究醴陵方言词汇的内部结构,归纳出醴陵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通过对醴陵方言代词、副词、介词、助词与数词的特征分析,大致呈现出醴陵方言词汇的面貌。

    最后为本文的结论,对醴陵方言词汇研究的认识进行总结。

 

[57]肖春燕.赣县客家方言词汇研究[D].导师:涂良军.云南师范大学,2013.

摘要:本文以赣县客家方言词汇为调查研究对象,一共搜集了六千个左右赣县客家方言词汇,试图通过对其的研究,来揭示赣县客家方言中独具的词汇特点。文章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描述和分析。

    导论部分主要对赣县的地理概况,方言概况、以及历史沿革、人口及迁徙历史以及本文选题的意义、目的及研究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

    第二章主要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来探究赣县客家方言的语音特征。

    第三章对赣县客家方言的词汇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大致划分了三十一个不同的类属,并在其后标注了国际音标,随附相关的解释说明。

    第四章着重概括了赣县客家方言的语法特征,主要从词法和特殊的几个句式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结语部分则对全文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概括。

 

[58]王永伟.香港客家移民问题初探(1644-1911)[D].导师:陈伟明.暨南大学,2013.

摘要:清代香港客家移民是香港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在清代时期农业、教育等行业的发展与客家移民密切相关。

    本文尝试对清代香港客家移民进行初步研究,对其移民运动进行纵向梳理,并以梅州籍的客家移民为例来复原客家移民路线,分析不同时期的移民类型和移民动因;同时对整个清代主要姓氏的客家移民在香港地域的分布进行了描述。

    基于客家人对香港开埠以来城市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这一点,本文分析了香港客家移民的职业构成,通过对客家人在香港所从事的职业构成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客家人对香港建筑业、农业、商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

 

[59]黄绮烨.广西防城港粤语语音研究[D].导师:刘新中.暨南大学,2013.

摘要: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是一个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混杂融合的地区。当地主要通行的白话属钦廉片粤语,与属同一次方言片的钦州市、北海市白话相比受关注程度较低,研究成果不多。本文通过对防城港市下辖的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县级市)等三个通行粤语的地区进行语音调查,全面揭示该地的粤语语音面貌。

    本文共分四大部分五大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包括对防城港市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语言面貌等)进行介绍,对防城港市所属的钦廉片粤语作研究综述,以及对本文具体调查点、调查方法、发音人情况等内容作详细介绍。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内容为防城港市粤语的四个调查点(包括三个主要调查点和一个补充调查点)的音系呈现,整理声韵调配合表及拼合规律,总结方言点的共同语音特征和比较内部差异。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为语音专题研究,主要对广西粤语中普遍存在的清边擦音进行语音的具体描述,从音韵上进行来源统计,指出边塞擦音t作为边擦音的音位变体存在,归纳各方学者对的来源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一部分为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

 

[60]姜小静.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导师:田鸿喜.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历史文脉断裂和生态错位的双重危机。一方面,“千城一面”现象普遍存在且地域特色严重丧失,使人们无法从城市景观中找到认同自我生存的文化属性;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中盲目的改建扩建,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在城市建设中忽视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要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观点--以赣州城市景观设计为例。旨在通过对赣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出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创造赣州地域特色的城市聚居环境。

    赣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000多年历史,历史文物古迹众多。赣州地处赣江上游,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悠久的历史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其城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塑造具有赣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了基础。本文首先对景观、城市景观和地域文化的概念进行论述,为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对赣州的地域文化资源特征包括地理资源、客家文化、堪舆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特征进行分析,以及结合赣州城市景观设计现状分析,提出了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再后通过实例分析阐明在实际设计中如何运用以上总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炼地域文化并应用在赣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后得出总结,再次说明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期待赣州城市景观能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61]刘慧莹.闽西洪坑村土楼的形成与发展初探[D].导师:苍铭.中央民族大学,2013.

摘要:土楼是客家人的特色建筑,洪坑土楼群最具建筑与历史价值,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在多次的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史料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讨论了洪坑土楼的形成与发展。文章分为三部分,由绪论、主体、结论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学术史及研究方法。学界对于永定客家土楼的研究有许多成果,集中从建筑学、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对永定客家土楼或是福建土楼进行宏观研究。针对一个土楼乡村聚落的微观研究很少。

    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有五章,讨论洪坑土楼的概况、发展的历史与原因、建筑技艺、功能与文化、土楼的现状与保护。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洪坑村的行政与地理分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洪坑土楼的概况与重要意义。第二章讨论了洪坑土楼的历史发展与形成原因,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洪坑土楼的初级阶段、成熟阶段、鼎盛阶段,讨论了三个阶段土楼的特点,并且总结了洪坑土楼形成的三个原因。第三章阐述了洪坑土楼的功能与文化内涵,展示了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和深刻文化内涵的洪坑土楼。土楼有宜居、安全防卫、教化育人,节能环保等功能,土楼承载了客家人耕以致富、读以扬名的耕读精神,聚族向心的居住文化。第四章讨论了洪坑土楼的营造技艺,展现了洪坑客家人团结奋进、不畏艰难的宝贵品格。第五章讨论了洪坑土楼的现状,既谈到了洪坑土楼的发展契机,又谈到了洪坑土楼面临的压力,还谈到了对土楼实体与文化的保护。

    第三部分即第六章为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洪坑土楼群保存完整,土楼建造技艺成熟,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62]肖蓓.广东乳源必背客家话语音研究[D].导师:钟奇.暨南大学,2013.

摘要:本文以客家话、普通话、瑶语并存的广东乳源必背镇作为调查点,在考察该地区语言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长期通行于两族之间、目前正在发生着变化的客家话进行分析和研究,规整出必背客家话的语音系统,并以鼻音韵尾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专项调查,探讨必背客家话阳声韵鼻音韵尾强弱变化的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必背镇语言生态环境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客家话虽为该地区通行语,但无继续发展的优势条件;普通话后来居上,有取而代之之势;瑶语因政策倾斜,受到重视。

    2、必背客家话共有18个声母(不含零声母)、51个韵母(含自成音节)和6个声调。其中,阳声韵鼻音韵尾的变化尤其突出,并呈现出年龄差异。

    3、必背客家话鼻音韵尾的强弱受音节内部各要素(前接元音、韵尾鼻音类型、声调)、语言接触、发音人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影响。具体表现为,前接元音为u、i的鼻音韵尾比前接元音为a、、的要强,前接元音为i、的比前接元音为u、的要弱;-尾比-n尾要强;鼻音韵尾在阴平调时最强,阳平调时最弱。受普通话影响,中、青年组发音人鼻音韵尾比老年组要强。此外,不同年龄段女性的鼻音韵尾都要比男性强。

 

[63]金永兰.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对比[D].导师:姜镕泽.中央民族大学,2013.

摘要: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但是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中都有古代汉语入声韵尾的痕迹。本文以《汉语方言字汇》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和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通过对比,找出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这将对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的音韵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仅仅在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和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之间进行比较是不够的。因为从表面上看来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言系统,偶尔看到的语音对应如果不从历史上找根源的话,只是个语音排列而已。因此,不从历史上找理据,这种语言对比有相当大的限制。所以,本文把中古音的入声韵尾作为参考,对比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韩国汉字音与粤方言、闽方言的的比较,或者是比较中韩两国现代汉字音,还没有发现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之间的对比研究。因此,在本文中将以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比较方法来对比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证明一直以来中古的入声韵尾[-p]和[-k]完整地保留在韩国汉字音里的定论是错误的。

    本论文旨在通过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和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对比,找到客家方言、韩国汉字音、中古音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例外的情况。为了分析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的对应关系,我们首先论述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的形成过程及其入声字的变化与消失的过程。这是第二章里主要讨论的内容。

    第三章里对比了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

    首先,论述了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1]、[-k]的对应关系。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是因为两个语言都完整地保留了中古的入声韵尾[-p];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1]是因为客家方言受到[-t]和[-p]混用时期的影响,在客家方言中以入声韵尾[-p]保留下来,而在韩国汉字音中是以[-1]保留下来。

    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k]的入声字只有两个。“夕”字在客家方言中是受到入声混用时期的影响把中古的入声韵尾[-k]以入声韵尾[-p]保留下来,而在韩国汉字音中保留了中古的入声韵尾[-k]。“炸”字在客家方言中是保留了中古的入声韵尾[-p],而在韩国汉字音中是以入声韵尾[-k]保留下来。这可以证明一直以来认为中古的入声韵尾[-k]和[-p]在韩国汉字音中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定论是错误的。

    其次,论述了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k]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k]和零形式的对应关系。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k]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k]是因为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都完整地保留了中古的入声韵尾[-k];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k]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零形式是因为这些字在中古时期没有入声韵尾,韩国汉字音是反映了中古音的情况。而客家方言可能是受到北方语言的影响,变成入声韵尾是[-k]的入声字。

    最后,论述了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t]与韩国汉字音的[-1]、[-k]、[-p]以及零形式的对应关系。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t]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1]是因为客家方言保留了中古的入声韵尾[-t],而对中古的入声韵尾[-t]在韩国汉字音里以[-1]形式保留下来的原因说法不一,但笔者认为是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就是汉语音韵在某个时期有过[-t]>[-1]变化,这在汉语方言和纳西语里都有所体现;内部因素就是韩国语自身的特点是[-1]比[-t]更容易发出来。

    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t]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k]是因为韩国汉字音保留了中古的入声韵尾[-k],而客家方言可能是因为受到文读取代白读、入声混用、[-k]变为[-t]等影响。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t]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是因为客家方言受到入声混用时期的影响,而“乏”字在韩国汉字音中完整地保留了中古的入声韵尾,“逼”字是中古的入声韵尾[-k]在韩国汉字音中是以入声韵尾[-k]或[-p]保留下来。这也是反驳关于韩国汉字音入声特点的证据。

    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t]在韩国汉字音中没有韵尾,这是因为韩国汉字音反映的是“避”和“譬”在中古时期就没有入声韵尾的情况,而客家方言是自身产生了入声韵尾[-t]。“值”字在中古的时候有入声韵尾[-k],但客家方言受到入声混用的影响变成[-t],而在韩国汉字音中却没有入声韵尾。这也是反驳韩国汉字音入声特点的证据。

    本文反映出的规律有助于两方学习者更好地认识到对方和自己语言的差别,又可以了解相互间的对应规律,并且为以后客家方言和韩国汉字音的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64]郑怡然.台湾地方文化馆研究:理念、实践及启示[D].导师:李炎.云南大学,2013.

摘要:鉴于以往的研究对台湾文化产业状况的宏观介绍居多,典型案例分析不足,本项研究着重涉及台湾地区地方文化馆的发展,参照大陆的划分方式它是处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结合部的一种特殊案例。本文借助相关文献叙述了其近期发展历程,对其现有的二百多个馆舍的分布和分类进行了整理归类。论述了在政府部门规划、补助和指导下开展的台湾地方文化馆建设,包含灵活多样的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民营,以及专业策划、义工投入和社区民众参与等做法,因而既有台湾特色而又易于对大陆类似做法起到借鉴作用。

    文章着重概括了台湾地方文化馆建设的理念,即其在理论上、指导思想上的特征:关注时代性的需求,那就是全球化趋势给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推动力,所推动的正是全球化“硬币的另一面”即地方化。因而其地方文化馆的推进具有“新博物馆学”的渊源,并始终与“社区总体营造”等规划相互支撑。体现为以“地方文化据点”建设、“文化生活圈”布局和“终身学习”等理念进行资源重组,对历史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等,都寄希望于“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来加以激活利用(台湾用语称之为活化),以期奠定可持续发展(台湾用语称为永续经营)的基础。在对访谈个案的描述中,文章还论证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微观上的营销机理,其中包含着地方文化馆经营中的若干细节安排、难点、解决办法和实际经验。

    文章还指出,地方文化馆是大陆和台湾文化建设中一个不期而遇、不约而同的概念。大陆地方文化馆建设的基本背景,包含了国家构建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宗旨,台湾相关政策或理念用语虽有不同,基本愿景却是有相似点的,这是两岸地方文化馆建设相互学习借鉴的依据。

 

[65]骆立.论客家与民国时期广东革命[D].导师:冀满红.暨南大学,2013.

摘要:广东是客家族群的主要聚集区之一,客籍人口占全省人口约三分之一。近代以来,客家族群逐渐在中国政治舞台崛起,对民国时期广东革命形势演变至关重要,也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客籍志士,参与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国民政府时期、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卓越贡献,极大地影响了广东的政治发展进程。

    客家地区民众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从辛亥革命、广东各地光复、东征北伐、东江农民运动、东江革命根据地建设到抗战时期的东江抗日,各时期在广东客家地区开展的革命活动,都得到了客地民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援,对全省的革命形势演变有着重要作用。

    辛亥革命时期,客籍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等人的革命号召,不仅踊跃兴资,还亲身参与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客籍华侨不仅为抗战募集物资款项,还返回东江故土,投身抗日武装。在这两个重要时期,广东客籍华侨的义举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影响颇深。

    分析客家族群近代崛起的原因,以及广东客家群体中客籍志士、客地民众与客籍华侨这三个客家群体的相互作用,梳理民国时期客家群体的革命活动,探讨他们对民国广东革命人才的培养、革命活动的助推和当时政局的影响。

 

[66]武艳蓉.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研究[D].导师:弓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摘要:陕西作为文化大省,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继省级重点镇建设之后,又推出文化旅游古镇建设,是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有益创新。为有效发挥规划在文化旅游古镇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美丽乡村梦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尽快开展有关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的研究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国内外文化旅游及其古镇规划,运用可持续发展、有机更新、旅游地生命周期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葛牌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为例,对古镇文化旅游古镇的规划编制体系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澄清了容易混淆的有关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文化旅游规划。旨在为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开展文化旅游古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论文研究表明,其一,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古镇开展旅游活动的核心吸引物,科学合理保护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古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二,以旅游为主导的文化旅游古镇,作为旅游镇的一种类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其开发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需要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用于指导古镇的建设。其三,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应当属于镇规划的范畴,具有通用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其建设规划需要统筹旅游规划和镇建设规划,规划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和挖掘;需要加强对旅游为主导的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研究;需要加强对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尤其是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深入挖掘古镇文化内涵,突出古镇的自身特色。为突出操作性,近期建设需要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及核心景区的建设。其四,在实施过程中,文化旅游古镇建设切忌大拆大建和铺张浪费,避免破坏环境,应当依托古镇优势资源,重视周边生态自然环境及河流水系的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古镇,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论文跨专业领域融合了旅游规划和镇规划,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编制的技术规程,根据旅游规划和镇规划有关规模测算的方法,修正了规模测算方法,为科学预测控制古镇用地规模、预测与人口相关的市政设施指标、配套公共旅游服务设施等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67]陈慧.客家筝乐研究[D].导师:孙文妍.上海音乐学院,2013.

摘要:因历史的变迁,地域环境的不同和受各地语言,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筝艺流派。1961年,文化部召集了中国各地古筝界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共同来商讨和研究关于古筝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问题,在西安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古筝教材交流会》。在这次交流会上,各地专家们根据地域、旋法、技巧、音乐特色等一系列特征,将当代中国传统筝曲划分为了五大筝艺流派。这五大筝艺流派分别为:河南筝艺流派、山东筝艺流派、浙江筝艺流派、潮州筝艺流派和客家筝艺流派。其中,前四个筝艺流派都是以地域命名的,唯独客家筝艺流派例外,因客家人受大迁徙的影响,客家筝乐兼有了中原地区和南方的文化特征,成为唯一不用地域来命名的筝艺流派。

    本文将沿着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音乐和客家筝乐的特点、客家筝乐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的这一脉络进行研究分析,以下是本文的主要架构:

    引言:阐述本文的研究动机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客家民系的形成,内容包括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及客家音乐的由来。

    第二章:客家音乐概述,内容涉及到:广东汉乐、客家筝的起源、代表人物、代表曲目、旋律特点、演奏技法等。

   第三章:客家筝乐的文化内涵,客家筝音乐风格上,融合了中原音乐风格和当地音乐风格特点,主要具有融合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学习客家筝乐的现实意义。

    结语

 

[68]李晓君.桂平市金田白话研究[D].导师:李连进.广西大学,2013.

摘要:广西粤方言分布范围广,沿江西渐的粤语承古发展,各具特点。桂东南地区的桂平市,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南区各村镇土话方言口音不一;北区通行粤语和客家话,闽语分布于个别村。白话作为本市的优势方言,使用范围较广。本文选取桂平市金田白话作为研究点,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金田白话作为桂东南粤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广府片粤语的一般特点,与其他粤语相比,它还具有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两个擦音,阳平调与阳去调合并,与客家方言接触造成的双向影响等,这些语言现象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本文以描写法和比较法为主,把金田白话与中古语音相比,作纵向分析;与广州白话相比,作横向分析,从中看出金田白话的语音面貌。文章第三部分对词汇进行详尽描写,并分析其词汇特点。本文的重点在于语音特色词和历史层次的分析,历史层次分为声母、韵母的历史层次,异读现象和语言接触所造成的层次,该部分分析可谓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所研究的金田白话是学者鲜少涉足的方言点,通过提供语言事实、解释语言现象,以期分析出金田白话的语言面貌,为进一步研究广西粤语提供材料和依据。

 

[69]李城宗.玉林市高峰镇客家方言研究[D].导师:李连进.广西大学,2013.

摘要:客家方言在广西诸方言中占有很大比重,对这一方言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比较匮乏。玉林地区是在桂客家话最大的分布地域,客家话也是玉林市第二大流行方言。本文选取玉林市兴业县最北端的代表点高峰镇,系统地对其进行语音、词汇研究。在作者独立调查所得的语音、词汇、语法材料基础上,文章通过分析建立高峰客家方言语音规律,侧重总结其词汇特点并筛选整理出词汇特色词,并探索它们的源流、变异、创新情况,最终得出客家方言的个体演变和共性演变特点,进而推进客家方言的研究。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二章是相关资料的介绍;第三章分析高峰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第四五章着重从词汇特点和特色词等分析高峰客家方言的词汇系统;第六章对高峰客家方言的儿化韵等突出特点进行探究;第七章结语,讨论了高峰客家方言与广东客家方言的异同,并做出总结和思考。

 

[70]杨芬.深圳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可持续改造研究[D].导师:余雪标.海南大学,2013.

摘要:基于深圳花园城市进一步建设发展的需求,基于深圳城中村问题多样复杂的现状,基于现代国际都市深圳与其低成本生活区城中村共存性的矛盾,考虑如何使两者相互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里讲的协调是指对城中村的调控,使其与深圳城区和谐发展。

    深圳建设需要各专业各层次各经济状况的不同人才。低成本生活区的城中村作为外来人口进入深圳的低门槛区域,作为各高校毕业生跻身深圳的第一块踏脚石,其存在性不可磨灭。深圳城中村严重的社会问题与其巨大的存在感互相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深圳城中村的背景研究及相关概念的阐述,确定了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部分明确提出相关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目的。总结出深圳城中村的发展方式为可持续发展方式,最终目标为具有生态居住区模式的“生态城中村”

    本文第三部分通过对深圳5个典型城中村的现状调查,研究其从整体到建筑、公共空间、绿化、交通的现状,调查固废处理情况及民众相关素质,总结得出深圳城中村总体居住条件,生活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的现状与更新改造的民众需求。

    第四部分运用相关分析法和评价法,结合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城中村的社会功能、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文化传承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了解其可持续性程度及优劣,为提出合理改造方式和科学改造措施提供较详细的信息描述。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接下来第五部分讲述了以城中村可持续发展为改造目标的城中村改造建议。通过对总体规划、社会功能、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细节来阐述。最后部分为总结。

 

[71]鞠文平.河源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导师:王杰.广州大学,2013.

摘要: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在由一级模式向三级模式转变的同时,确立了地方课程在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中的地位。要满足地方课程建设的需要,就必须要解决好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河源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客家古邑,这里有风景如画的山水、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学、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曲折动人的神话传说、光耀千古的文化名人、生动活泼的民俗风情。要建设河源地方语文课程,体现地方语文教育特色,就必须要对这些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本研究通过文献法,为河源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政策、理论依据和价值导向;通过问卷法、统计法、访谈法、文献法、实地调查法等理清了河源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存在和分布状况、开发和利用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形成联动机制、提供开发便利,整合课程资源、突出地方特色,根据资源特点、创新利用方式,把握课标原则,明确评价维度等开发和利用策略。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河源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成功,地方语文课程建设也就有了源头活水,它必将会促成地方语文课程改革与地方文化复兴双赢局面。

 

[72]张素芬.高职院校构建特色校本文化研究[D].导师:刘晖.广州大学,2013.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数以百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构建极具特色的高职文化,以“人文化成”的力量培养人、塑造人,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能够正确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文化育人、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高职教育这一教育类型发展时间短,部分高职院校受到自身历史渊源、所属地域及发展趋势的影响,没有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

    本文运用访谈法、叙事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对高职院校特色校本文化建设研究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后,以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校文化建设实践的思考和分析,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特色和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等角度探讨了该校文化建设现状,力图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则详细剖析高职院校构建特色校本文化的理论基础,理清高职院校特色校本文化的内涵、构建内容、主要功能及基本特征,分析构建校本文化的基本路径,为第四部分个案介绍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着重介绍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文化构建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果。

 

[73]张媚.广东梅州客家文化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策略[D].导师:汤江浩.华中师范大学,2013.

摘要: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将中原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汇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带有本土传统特色的地方性文化。作为“世界客都”的广东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地带,有着丰富的原生态客家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将这一丰富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资源,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有力地促进梅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弘扬发展客家文化、保护开发客家文化资源的同时,达到提升梅州客家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品位的目的。

    本文首先结合梅州当地的基本情况,梳理了梅州目前旅游业的现状,介绍梅州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对梅州客家文化可利用资源分析,探讨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

    其次,论述了文化旅游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以及客家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随后再立足梅州本土,实事求是地提出了目前梅州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少部分客家文化资源发挥了旅游效益,但是大部分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发挥旅游效益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剖析,原因包括有对客家文化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旅游业与客家文化资源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没有找准客家文化资源与梅州旅游业的最佳结合点等。

    本文的最后结合了前面几章分析的情况,提出梅州客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如何使文化资源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求一条平衡之路,让文化资源在开发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有效开发。

 

[74]付新军.陕南商洛客家方言岛研究[D].导师:邢向东.陕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商洛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这里的地形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这个高耸的秦巴大山深处散落着一些客家村落。这些客家人基本都是在清朝前期由广东迁移至此的,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时间。从开始来到商洛算起,多数客民都已经传衍十代以上,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客民依旧可以说较流利的客家话,当地人称为“广东话”。不过由于商洛客家话与本地话长期接触,现在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客家方言的语言特征正在逐渐磨损、消失,珍贵的陕南客家方言语料急需尽快调查研究。本文选取了8个客家村落作为商洛客家方言岛的代表点进行调查研究,以语音、词汇的调查为主,同时也兼顾语法,旨在展现商洛客家方言的语言面貌,并通过与中古、其他客家方言和商州本地话的比较,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讨论了商洛客家方言的演变规律和语言特点。

    第1章为绪论。该章首先根据相关历史资料介绍了商洛的历史地理及语言状况,综述了商洛客家方言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价值和方法,最后介绍了方言点的选择标准和发音人情况。

    第2章根据笔者的实地走访,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所知的商洛客家人的分布及源流情况。

    第3章选取罗湾、闫坪、川明、西联、蓝家湾、西北沟、肖台和安乐等八个客家村落作为商洛客家方言岛的代表点,重点描写了各地的音系,呈现商洛客家方言的语音面貌。

    第4章选取商洛客家方言语音特征保留最好的罗湾方言,在字音、词汇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罗湾方言同音字汇,全面展现罗湾方言的语音面貌。

    第5章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将商洛客家方言音系与中古音进行比较,旨在揭示古今演变的规律,展现商洛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

    第6章将商洛客家方言与其他客家方言做语音方面的全面比较,旨在客家方言的大背景下观察二三百年后商洛客家方言对客家方言基本特点的保留和后来的创新演变。

    第7章讨论商洛客家方言的一些语音变化。长期受本地话和普通话的影响,商洛客家方言己具有了一定的混合特征,一些语音变化明显是受本地话影响后的结果。本章选取声韵调共10条较明显受本地话影响后所产生的语音变化进行讨论,旨在揭示形成今商洛客家方言语音特点的共时原因以及预计其未来的演变方向。

    第8章是商洛客家方言词汇方面的调查研究。本文总共调查了1600条词目在八个商洛客家方言点的说法。首先比较了其内部的异同,结果表明商洛客家方言词汇内部的一致性是相当强的;其次将商洛客家话(罗湾、肖台)词汇和广东客家话(五华、河源、梅县)词汇及本地话(商州、西安)词汇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考察今商洛客家方言词汇的混合性质。结果表明商洛客家话的词汇主要来自于广东客家话的承继和商州本地话的渗透,在商洛客家方言内部,其词汇演变则呈现出不平衡性的特点。

    第9章简单介绍了商洛客家方言的语法特点,重点描写介绍一些具有客家方言特点的语法现象。由于各地语法差异不大,所以主要以罗湾话为描写介绍的重点,其他地方如有特别的语法现象则随文指出。最后罗列了70条语法例句在罗湾方言的说法。

 

[75]李华生.福建土楼建筑样式与人居生活方式二元结构的研究[D].导师:周叔昭.湖南师范大学,2013.

摘要: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无论是从人类与环境共生的角度,还是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福建土楼,都可以发现福建土楼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是利用大自然的天然的、洁净的资源的典范,它使用的是“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因而上千年的时光流转都没有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实现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最少程度地占用和消耗地球资源,最少产生并排放废弃物的环境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尝试通过对其历史、环境、气候、社会民俗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揭示他深邃的内涵和价值所在,以探索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如何从福建土楼建筑样式和人居生活方式中吸取优点,为当代人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可资借鉴的方案和模式是本文的核心和重点。

    本文以福建土楼的形成及其历史文化、社会信息,力图通过福建土楼的聚居方式、建造特点、空间特色、民俗风情、历史成因的探讨,试图通过对福建土楼的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查阅,以及结合实地考察的亲身实践经验,全面分析和研究自然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福建土楼建筑样式的形成与发展,具体分析它的功能,自然气候设计方面的特色,空间布局方面的运用原理以及其人居生活方式,总结土楼在历史、艺术和科学方面蕴含的特殊价值,联系比较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福建土楼的相通之处,通过现代建筑实例,说明在现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延续和继承土楼的传统民族风格样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将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而揭示福建土楼这一独特古老建筑的深刻文化内涵,为当代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的从福建土楼建筑和民居环境中吸取更多优点,在建筑样式与人居生活方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以及对当代民居建筑设计进行合理运用及展望。

    本文一共分为七部分,福建土楼概述,福建土楼的环境和历史探因,福建土楼蕴含的人文、社会信息,福建土楼的时代发展和基本特征,福建土楼建筑样式下的人居生活方式,福建土楼建筑样式对当代人居生活方式的启示和展望组成,从理论的高度来解析福建土楼文化。

    纵观历史的发展:建筑文化以文化性为脉络、以地域性为根系、以时代性为枝叶,它们相辅相成,从不同方面输送养分撑起建筑文化参天大树。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和创新的地域建筑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它的发展必然与文化的创新息息相关。它必将吸引更多国内外的建筑设计家一显身手,创作出更好更多更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

 

[76]周浪.浏阳官渡客家山歌的调查与研究[D].导师:喻意志.湖南师范大学,2013.

摘要:浏阳官渡客家山歌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这与官渡客家人是息息相关的。官渡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精粹,它是在客家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的,客家文化继承了中原文化,所以官渡客家山歌有中原文化的印记。客家民系是一部移民史,客家人融合徙经地和徙终地的文化因素,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客家山歌。本文主要借鉴了民族音乐学的角度,从田野调查工作,结合口碑资料和文献资料,对浏阳官渡客家山歌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自己粗浅的研究,能为浏阳官渡客家山歌的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本课题主要试从浏阳官渡客家山歌的源流、概况、特点及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整篇文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了解浏阳官渡客家的源流与分布。笔者梳理了浏阳及官渡整个客家的源流及分布情况。第二章论述了浏阳官渡客家山歌的一个概况。介绍了浏阳官渡客家山歌及它产生的原因、种类和功能。第三章介绍浏阳官渡客家山歌的特点。分别从音乐特点、演唱特点、歌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第四章是浏阳官渡客家山歌的现状调查。浏阳官渡客家山歌和其他民歌一样,面临着日趋衰微的生存局面,本文提出了若干保护和发展它的建设性意见。

 

[77]郭文娟.清代桂中地区的妈祖信仰研究[D].导师:滕兰花.广西民族大学,2013.

摘要:妈祖是福建、广东地区著名的海神,在地处内陆的桂中地区竟然也有妈祖庙的分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广西是一个移垦社会,明末清初,大批闽粤籍移民,或经商或开荒等原因来到了广西,随后又先后出现在桂中地区。清代以前,桂中地区的妈祖庙仅分布在柳州、贵县等地,进入清代,桂中地区的妈祖庙逐渐增多。从妈祖庙的分布上也依稀可见闽粤籍移民在桂中地区的分布状况。他们的到来,对桂中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农业、工商业等方面。此外,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及挑战,闽粤籍移民带来了他们祖居地的神灵——妈祖,以此来庇佑他们。而土著居民也有其自身的信仰体系——盘古信仰。在妈祖信仰与盘古信仰二者背后的族群——闽粤籍移民与壮族之间,经历了斗争与融合的过程。就在这个斗争与融合的过程中,桂中地区的区域社会秩序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旨在以妈祖信仰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清代桂中地区壮客(此处特指闽粤籍移民而非客家)族群之间的融合,以及闽粤籍移民与清代桂中地区社会变迁的关系。

 

[78]罗瑶.同心村畲族语言语音研究[D].导师:王超贤.北京大学,2013.

摘要:池江镇同心村是一个畲汉杂居的小山村,其中马狮合小组为同心村畲族人的主要聚居地,我们的同心畲话便是马狮合小组畲族人所说的语言。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主要运用传统的语言学描写方法,从历时和共时的层面,对同心畲话的语音声韵调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分析,同时也结合了实验语音学、非线性音系学、数理分析等现代语言学方法和理论对语言材料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问题的揭示。全文共有四章,第二、三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人口人种民族分布、历史沿革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发音人等情况作了说明。

    第二章语音描写了同心畲话的声韵调系统,与中古音韵进行了一个细致的对比研究;对古入声韵字的今读音进行了一个归纳和整理;对字组变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深入的分析;以及整理了同音字表。

    第三章同心畲话语音比较研究归纳语音特点,分别与梅县客家话、南康客家话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以及与景宁畲话的对比分析研究,探讨其与客家话以及畲话之间的一致性及差异性,陈列事实,以求对畲话与客家话关系问题提供更多的材料。

    第四章总结对全文同心畲话语音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并且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可行性方向。

 

[79]蔡月宇.乡愁、诗人情怀和佛学信仰的杂糅[D].导师:左靖.安徽大学,2013.

摘要:电影自诞生伊始,就通过影像来纪录客观存在的世界。马塞尔·莱尔比耶指出,1895—1896年间,有人展现出“长胡须的女人和有两个头的奶牛”等奇观,实际上,能够再现一个头的奶牛和不长胡须的女人已属于真正的奇观。萨杜尔强调说,卢米埃尔的巡回演出激发了人们空前的兴趣,这不仅是由于发现了未知世界,更是由于看到了已知世界,不仅是由于奇特,更是由于平常。①纪录片,以1922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为开山之作。纪录片作为纪实性的文化影视作品,为人们认识自我和他人提供了一扇窗口。中国独立纪录片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吴文光的《流浪北京》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

    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鬼叔中用影像纪录的方式搜寻福建宁化乡间的风土民俗,欲以此来“为农耕时代唱一曲挽歌”。由于鬼叔中的拍摄对象是乡间的风土民俗,故采用“风土系列影像”的称谓。

    本文以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访谈,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试图为以福建宁化客家的风土民俗为拍摄对象的“风土系列影像”配以文字理论上的阐述,发掘其作为“非官方性质”的文化搜寻抢救影像活动的价值所在。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创作者研究,影像研究和比较研究。首先,在创作者研究中,本文尝试从鬼叔中的多重身份(客家人,诗人和独立影像作者)出发,从影像作品反观作者本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鬼叔中的独立影像作品中,体现出了在其影像创作上的乡愁、诗人情怀和佛学思想的杂糅;其次,在影像研究中,本文分别从传统技艺和传统宗教文化这两个层面上来对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进行影像分析。在传统宗教文化方面试图引入人类学仪式理论来分析客家人的泛神信仰;最后,在比较研究中,本文将鬼叔中的《罗盘经》和毛晨雨的《神衍像》进行影像对比分析。发现这两部作品虽同为乡土题材的独立影像,但在主体性介入、诗意和仪式元素方面所存在的不同之处。本文将鬼叔中的独立影像与其他影像进行比较,在更深层次上来解读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试图发掘其特殊价值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80]白文君.韩愈与岭南文化[D].导师:姚伟钧;李程.华中师范大学,2013.

摘要: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与岭南有着不解之缘,曾先后三次到达岭南,其中有两次被贬阳山、潮州。他在当地致力于传播中原文化,传播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大力兴学等,促进了阳山、潮州地区的开发和文明开化。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韩愈其生平及其主要思想。韩愈深受其家学的影响,其叔父云卿、绅卿及其长兄韩会对其文学思想、政治思想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韩愈生活的时代背景对其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坛流行骈文,佛老盛行,藩镇割据,大大影响了儒家道统的地位及国家的稳定。因此,韩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毕生致力于反对藩镇割据,攘斥佛老。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韩愈对岭南文化的贡献。首先需要明确中原和岭南的地理概念及其文化特点,中原文化对韩愈的影响,韩愈到来之前岭南的发展状况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韩愈谪阳、刺潮。韩愈贬阳山历来有争议,本文在梳理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之上,倾向于认同韩愈遭贬是由于李实的谗言。韩愈在阳山大力传播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劝课农桑,招生授徒,用中原先进的礼乐教化使当地百姓一改蛮夷之风,韩愈为中原文化向阳山的传播做了突出的贡献。阳山也改变了韩愈,主要表现在险怪诗风方面。韩愈在潮州,为百姓驱鳄除害,关心农桑,释放奴婢,大力兴办教育。可以说,韩愈在潮州的兴学所取得的效果相比于阳山更为显著。韩愈在潮州与大颠的交往也是历来争论的话题。本文认为韩愈与僧徒交往并非皈依佛门,是出于爱才,并有将之吸纳入儒家体系,使其重返四民的意图。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中原文化的南传。这一部分是由韩愈将中原文化传播至岭南而引发的思考。韩愈对潮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其敬仰。对客家人也是如此,尤其表现在教育方面。最后,本文认为以韩愈为代表的贬官群体对中原文化的南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因贬谪的苦闷,因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而心有不平,发而为文,创作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即贬官文学。

 

[81]陈昕.客家文化区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现状研究[D].导师:朱家雄.华东师范大学,2013.

摘要:在一千多年的迁徒之路上,客家这一独特民系带着自己中原文化的特质,路奔波流离,在与途经之地、定居地的人们冲突、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在语言、信仰、民俗、艺术、精神气质等方面都烙上了自己民系的印迹。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当前客家文化区的许多人们已经不知道“客家”一词为何,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必然是客家文化的濒危。为此,笔者从自己的专业立场出发,以江西省瑞金市这一纯客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地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现状的基础上为当地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今后发展方向的可能性选择。

    本研究首先在文献搜集的基础上理出赣南客家文化的脉络,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赣南客家图景进行描述,这是幼儿园不能脱离也无法脱离的文化场域,客家文化区的幼儿园要发展,必须正视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并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其次笔者将编制好的问卷在各个幼儿园中发放共计一百份,同时结合观察法的运用,对瑞金市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经分析整理后得出当前瑞金市幼儿园对于客家文化普遍忽视的结论,在课程编制上主要表现为停留在课程选用上而未进行具体的课程编制工作,园本课程有待发展,潜在课程资源中虽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却未被充分利用等现实;课程实施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基本素养以及客家文化素养的有待加强,其次是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园一日活动和专门主题活动的计划、开展过程中客家文化的缺失。需要指出的是笔者的分析结论主要依据的是幼儿园可见的课程而进行的,而幼儿园课程远不止是这一些,潜在课程中包含着的客家文化因素使客家文化不至于在下一代际中消磨殆尽。最后笔者在思考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后提出在主题活动内融合客家文化、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融入客家文化、幼儿园客家文化环境创设、专门客家文化活动开展、专门的客家文化课程编制等将赣南客家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的途径,希望通过努力,在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要求的轨道的同时给予幼儿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文化的机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扎下客家文化的根。

 

[82]李毓.传承与创新:民俗文化的舞台化研究[D].导师:符昌忠.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过去单一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多样化的休闲生活所替代。在全球化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舞台化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俗旅游形式。民间游艺、民俗节庆、民间竞技成为了民俗文化舞台化的重头戏,是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个案研究,通过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结合人类学的田野作业法,对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的舞台化展演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实际个案的调查和研究,为民俗旅游中的舞台化研究提供更多的案例参照。

    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该章提出本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和研究视角。

    第二部分:介绍审美人类学及相关理论、民俗旅游和舞台化的概念,以及民俗文化舞台化发展的当代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选取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为研究对象,介绍民俗村的发展现状及管理模式,然后结合民俗学、符号学、审美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从民俗村“村寨民俗文化表演”、“大型民俗文化汇演”、“城市节庆活动”三方面入手对民俗村民俗文化的舞台化生存现状进行动态描述,揭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

    第四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探讨民俗村的民俗文化舞台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问题,并此基础上提出可以继续拓展的研究思路。

 

[83]雷祖娇.粤北畲族传统民俗文化嬗变研究[D].导师:赵丕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摘要: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交流多年来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学者们从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各学科对畲客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以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采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嬗变的研究,在借鉴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以一个畲族村落的民俗文化的田野调查来研究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嬗变,进而探讨畲族如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文章的选题来源、关于畲族与客家文化的互动,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如何传承和发展畲族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综述。

    第一章叙述高峰村的概况,包括南雄畲族的概况,高峰村畲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调查以及高峰村畲族的现状。

    第二章以高峰村畲族为例,从物质文化、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俗节日等多层次对高峰村畲族的民俗文化的嬗变进行分析,辨别有哪些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哪些是属于畲族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的遗留,并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嬗变的原因和特点等深层次对其进行分析。

    第三章从高峰村畲族所处的现实出发,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高峰村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意见。

    最后是文章的结束语。本文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濒临消失,民族之间的趋同性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高峰村畲族并不是完全丢失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而是在和客家不断地交往中,虽然学习了一些客家的文化,但是仍保留有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在畲族与客家杂居的地区,应关注畲族的古老文化的遗留,构建畲客平等关系,促进畲客文化的和谐发展。

 

[84]李永超.民国时期粤北瑶汉关系研究[D].导师:陈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摘要:本文在学术界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和历史文献法,对民国时期粤北地区瑶汉族关系从地域、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两族关系在民国时期有了很大发展,汉族对瑶族的强大影响,导致了瑶族在经济上对汉族的依赖,由于瑶汉所处地域相对复杂,瑶汉社会关系还不够密切,瑶族文化还保留了一些自身的特点。

    本文共分为四章,主要论述民国时期粤北瑶汉两族的地域和人口分布情况、经济关系、社会文化关系以及两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

    第一章主要论述粤北瑶汉两族的地域、人口分布及其特点。认为瑶汉地域分布具有以下特点:从地势上看,瑶汉分布呈阶梯状分布;从瑶族内部来看基本处于散居状态;从汉族(客家)内部来看基本处于聚居状态。从方位上来看,东部瑶族分散性强,西部瑶族聚居性强;东南部客家分布密集,西北部汉族(客家)分布相对较少。瑶汉人口分布具有以下特点:瑶汉人口相差悬殊,瑶族人口增长率低于汉族,瑶族人口寿命较短等三方面。

    第二章主要从生产领域、商品流通以及分配领域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粤北瑶汉两族间的经济关系。认为瑶汉族的经济交往是沟通两族的最有效、最经常的方式之一。也是其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其他关系发生的基础。

    第三章从通婚、认同年、挨伙计、收养等方面论述瑶汉两族的社会关系;从衣着、住房、语言、医疗、教育等方面论述瑶汉两族的文化关系。鉴于两族的社会文化关系错综复杂,内容众多,本文只是选择了上述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了论述。瑶汉两族的通婚直接增进了瑶汉族的了解,促进了民族融合;“认同年”、“挨伙计”以及认亲、领养则加强了两族的联系与信任,增进了民族感情。而民间医疗则直接加强了两族的艺术交流和友好互助,教育则积极地促进了两族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

    第四章是对前三章内容的分析与总结。认为民国时期粤北瑶汉两族关系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汉对瑶的影响大于瑶对汉的影响、相对平等的互通有无、瑶汉间社会往来和文化交流较少、瑶汉关系友好多于仇恨。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瑶汉族关系特点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对粤北瑶汉族的地域人口分布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并且通过数量分析得出了一些相关的结论;其次是将瑶汉间的雇佣关系置于纯粹的经济关系之中予以考察(改变过去从政治关系来考察的角度),以便更加客观地反映两族间的经济往来。第三,对民国时期瑶汉两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友好多于仇怨,和谐多于对抗的结论。

 

[85]潘熙.移民背景下的四川宗祠建筑研究[D].导师:陈颖.西南交通大学,2013.

摘要:宗族祠堂是古代中国社会宗法的产物,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由于元明清时期的战乱,四川土著所剩无几,原有的宗族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伴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来自湖广、山西、陕西、广东、福建等地的移民涌入四川,使四川经济逐渐复苏,宗族祠堂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本文以四川地区移民所建宗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对四川宗祠建筑的历史源流、选址、布局和建筑特点进行了研究。本文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现有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是背景阐述章节,首先介绍了明末清初四川的社会状况以及宗族制度和宗族祠堂的历史源流,接着分析了四川宗族祠堂的概况,包括祠堂的产生、分布特点、类型以及功能。

    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大量研究大量实例,论述了祠堂的选址、布局、空间建筑特点。

    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四川不同区域内宗祠的地域特点,然后将移入地和原生地宗祠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建筑特点在移民背景下的传承与衍变,最后将宗祠建筑与民居、先贤祠庙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礼制建筑的特点。

    最后一章结语,分析了四川宗族祠堂的价值,并浅谈其未来的走向。

 

[86]付欣晴.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D].导师: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2013.

摘要:为了更系统地观察同区方言及方言区之间、各词类重叠现象间的异同,本文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即以各词类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方言重叠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可以用来构词,也可以用来构形。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通过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也包括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从构形作用看,方言中的动词、形容词和量词都存在共有重叠形态,具体包括两类:形式相同且意义、功能也相同;形式相同而意义、功能不同。后者又包括两类,一类指动词和量词有形式相同但韵律结构不同表示意义也不相同的重叠形态(往往共存于同一方言中),如北方方言中兼表“遍指”和“小称”义的单音节量词“AA”重叠;另一类指形容词中有重叠形式与韵律结构都一样但表示意义也不相同的情况(不同方言间的共有重叠形态),如某些粤方言和西南官话中双音节状态形容词“ABAB”重叠式表示性状量的减弱,不同于其他方言。方言特有重叠形态除了出现在官话名、代、副词中,其他并不多见,只有诸如闽语中的联合式双音节动词一般只重叠前字构成AAB式表示“动作量小”义,粤语中单音节形容词的完全重叠式可以改变前一音节调值的手段来表示性状量的加深等。不论哪类重叠形态,其主要语法意义都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前者如性质形容词的单纯重叠形态,后者如集中于湘、客、赣及西南官话中的量词带中缀重叠式和赣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带后缀重叠式等。方言各重叠形态的历史层次非常复杂,但从其成因看总体呈现出较强的规律:传承或接触、融合。如表示“遍指”的量词重叠形态传承于汉末及六朝时期古通语中的同类现象;现代吴、闽、粤语及部分江淮方言中表“量大”的动词重叠式能与补语共现,可能是古方言(也许是古吴语,而非古通语)的语法存留;广东惠州方言(客语)中形容词重叠的语法音变现象是因长期与粤方言地理接触,受其影响而借贷进的;广西、广东和川贵一些方言中双音节状态形容词以“ABAB”形式重叠后表示程度量较低,与其他大部分方言表示程度量高的语义有别,而且未见于古语中,但周边其他民族语言也存在,因此可能是语言接触的结果等。从各词类重叠形态的分布及内在规律看,汉语方言现有格局可谓三足鼎立:官话、吴闽粤、湘客赣。官话不仅重叠词类最多(包括名、动、形、量、代词和副词),而且以单纯重叠形式为主;吴闽粤语次之(动、形和量词);湘客赣语最少(只有形容词和量词),而且有丰富的带缀重叠形式。西南官话是一个特殊区域,它兼有各区的特点:名、代、副词能重叠(与其他官话相同),没有表“小量”义的动词重叠形态但有丰富的加缀量词重叠形态(与湘客赣语相同),有表“大量”义的动词重叠形态(与吴闽粤语相同)。这种格局既反映了各方言形成之初的亲缘关系,也说明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地缘的远近亲疏等因素对其的现实影响。

 

[87]廖一珊.赣南周田古村落建筑艺术研究[D].导师:黄雄.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民居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遗产,客家民居建筑是我国民居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生存情感;寻乌县澄江镇周田客家古村,是江西省政府批准的江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研究周田村建筑艺术对于探寻江西赣南地区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丰富赣南民居建筑的研究体系,打造赣州城市特色,塑造赣南客家地区的城市魅力,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题以江西省寻乌县澄江镇周田客家古村作为切入点,针对古村中现有遗存十余处明清时期的建筑进行实地考查和勘察,通过对周田古村落聚落形态、建筑形态及装饰艺术的分析与研究,对古村落的建筑艺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周田古村古建筑的加固修缮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本课题还考虑了古村的保护和开发模式,针对古村现状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江西省赣南地区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依据。

 

[88]肖贞.白鹭古村落空间环境与人文开发探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白鹭古村位于江西省赣县东北隅,早在商周时期村落便已基本成形,至唐宋时期因大批中原客家移民南迁聚居赣南而日渐繁荣。古村落依山傍水,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因其内涵丰富、地域特征明显而成就了它历史文化名村的美名。

    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速,白鹭古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古村落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古建筑群落的自然与人为损毁缺乏修缮,以及人们对历史文脉的认识不够而导致的拆旧建新行为使古村落格局严重变样等等。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要保护古村落并发展白鹭村旅游业的重要性。但是形势和境况却仍不尽如人意,政府财力及经验的欠缺,以及村民们私搭乱建的行为,一方面不仅古建筑修缮和古村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步伐无法跟上,另一方面新的无理无序建设又从整体上破坏了古村历史空间环境。因此,目前白鹭古村落的空间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与规划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作者实证考察了白鹭古村落的历史沿革及空间格局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白鹭古村落历史空间环境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本文剖析了白鹭古村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既要注重古村文化的原生性,坚持环境的绿色生态性。最后,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倡注重绿色开发,重视生态建设,使古村传统风貌和空间环境获得良好保护的同时,又促进古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务院出台支持苏区振兴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本文的研究意义更得到彰显。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白鹭古村落的保护、利用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于保护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赣南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89]许金莉(Herlita Dewi Hie).印尼邦加岛两所高中的汉语教育现状研究[D].导师:郝红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摘要:印度尼西亚目前大约有800多万华人,苏门答腊的邦加岛是华人居住最多的地区之一。邦加岛的华人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广东省,以客家话为母语。但是邦加岛汉语教育却不是很成熟,仍处于起步阶段。

    笔者选取印尼邦加岛的两所高中为研究对象,从华人和原住民两个角度,进行对比研究。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的作了全面细致的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找出邦加岛华文教育相对落后的地方和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等提出了一些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议。

    文章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是本文选题理由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印尼邦加岛汉语教育的基本情况;第三章对邦加岛两所高中的汉语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邦加岛两所高中在汉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第五章对邦加岛汉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对邦加岛华文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整个印尼的华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90]王炜炜.赣南客家生活器具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已故大师李可染曾经说过:“对待传统,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所以今天对赣南客家生活器具的研究要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走进历史的记忆,分析今天的现状,服务于未来的需要,从沉淀中厚积薄发,用兼容并蓄的思想和传统文脉的意识去做好研究和论文,从而为客家文化的传承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赣南客家生活器具作为客家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生活器具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并且始终贯穿于客家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鲜活地记录了赣南客家民系的悠久历史文化,再现了客家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再现了客家人精神的文化内涵。

    本文的创新处在于全面系统的来研究赣南客家生活器具,把赣南客家生活器具单独划分出来进行基础的建设性研究,通过美学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论对赣南客家生活器具独有的价值、内涵、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观点,不单从艺术文化或者文化历史的角度出发研究,避免单纯性描述的研究和纯理论性的学术研究。

    本论文的另一特色在于对赣南客家生活器具这种特色资源进行全新的研究并从新的视角得出新的创新点,对现代家居设计和文化发展提出新的灵感元素,这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1]胡丽红.以赣南特色文化为设计主题的酒店空间设计研究[D].导师:黄雄.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文化已经是时代的主题,特色文化在酒店设计的应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酒店是未来酒店设计发展的方向。从当前酒店业的发展现状来分析酒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文章详细阐述了以赣南特色文化为设计主题的酒店空间设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对赣南特色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概括和分析,结合国内外特色酒店设计的成功案例分析,并总结出特色文化在酒店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章以赣南地区酒店业的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写:首先,对特色酒店的概念和赣南特色文化的具体表现进行阐述,并分析酒店室内设计与地域特色文化的关系;其次,介绍特色文化在酒店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并举例说明;最后,对赣南特色酒店室内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可行性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成功案例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赣南特色酒店发展前景。

    研究以赣南特色文化为设计主题的酒店空间设计运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特色酒店,创建具有地方标志性的特色酒店品牌,并扩展特色酒店的连锁加盟,促进中国酒店业的发展,让特色酒店更好的展示和传播地方特色文化。

 

[92]王贵民.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3.

摘要: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是指历经千百年沧桑岁月,蕴藏于客家传统建筑、服饰、手工艺、生活器物上的吉祥装饰,它们存在于江西赣州辖区内的18个县市区,与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有着紧密的关系,是赣南客家文化的百科全书。赣南客家吉祥图案作为一种承载着客家人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的物质载体,其品类繁多、形态各异、寓意深刻,值得我们后来人进行研究学习,并加以传承和创新。

    本文主要阐释了“吉祥图案”与客家人民生活的关系,首先对赣南客家文化体系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客家民系文化特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特征的联系做了概括性介绍、其次按照装饰题材进行了分类并与中原地区的吉祥图案做了细微比较,以便下文展开。通过对赣南客家文化内涵对传统吉祥图案影响的阐述,引出传统吉祥图案在赣南客家人民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全景式的分析了建筑、服饰、手工艺、生活器物中吉祥图案的演变及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演变、传承及应用。在此基础上,论文最后指出了出客家吉祥图案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93]黄娟.《汉乐筝曲四十首》的音乐形态与演奏风格研究[D].导师:郭克俭.浙江师范大学,2013.

摘要:筝,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件民族弹拨类乐器,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因此现代人习惯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古”字,称其“古筝”,以体现它的古老性。它是一件凝聚了中华灿烂文化的乐器,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

    筝,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音乐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流派,现在公认的流派有九大流派(陕西筝、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福建筝、伽倻筝)。这么一个独具代表性的乐器我们理应积极的给予传承和发展下去。近几年来,古筝的传承和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习筝的人有了显著的增加,但是大多数人却只注重演奏技巧却不注重理论的学习,未能把握好各派的特点,只有加强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提高演奏技巧。

    客家筝派是九大流派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客家筝韵味十足,它的成熟与发展都是依赖着广东汉乐。客家筝乐不仅是古筝演奏流派中重要的一支,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的迁徙使客家筝乐融汇了南北文化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奏技法。汉乐筝曲有丰富的曲目,是研究我国民间音乐的宝贵资料。如《出水莲》、《蕉窗夜雨》、《崖山哀》等乐曲不仅为国内所熟悉,而且早已流传于东南亚一带。

    本文立足《汉乐筝曲四十首》这本著作,来研究客家筝派的艺术特点。《汉乐筝曲四十首》是史兆元在跟随罗九香先生学习古筝时根据罗先生的传谱整理出来的,收录了四十首具有代表性的汉乐筝曲,从这些筝曲之中可以很好的诠释汉乐筝曲的艺术特点和音乐风格。通过对这本书的研究可以得出客家筝乐的风格与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因此本文从广东客家筝乐的历史以及罗九香先生的演奏特点入手,展开对《汉乐筝曲四十首》的音乐形态和演奏风格研究。

 

[94]谢鹏.耒阳方言常用字语音对比研究[D].导师:骆小所.云南师范大学,2013.

摘要:众所周知,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直接作用于人类听觉的语言的物质载体和感性表现,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导致汉语方言的产生。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地方特色,方言研究一直以来都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着重点展开,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系统、具体,方言研究在汉语语言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地位就变得更加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耒阳方言语言事实的采集,对耒阳方言的方言背景、学术争议、系统研究等几个方面情况的分析,初步描摹出耒阳方言不同于其它方言的语言特色,尝试在整体角度上把握耒阳方言,并且加深对耒阳方言的进一步认识。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综合目前学术界研究耒阳方言的学术动态,对湖南耒阳地区方言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通过对比耒阳方言和普通话语图,来分析该方言的语音特点,从而对耒阳方言进行方言归属分区,也进一步总结当地人在普通话发音中出现的偏误,概括总结湖南耒阳地区方言的语言特点,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为耒阳地区普通话教学提供直观的数据参考,这一方面对于学术界专家和学者关于耒阳方言的方言划分和方言区归属的争议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佐证和参考,另一方面论文本身也有助于方言持有者掌握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对学好普通话具有现实意义。

 

[95]项延包.客家群体线粒体DNA遗传异质性的研究[D].导师:王沙燕.暨南大学,2013.

摘要:目的:为了更进一步揭示客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探讨不同区域客家群体遗传结构的差异性,同时也为了进一步理清客家群体与其他民族群体的关系,从而能够为追溯客家群体的起源和历史迁移等人口学事件提供遗传证据。

    方法:采集125例广东梅州客家和55例广东河源客家健康个体的全血样本,抽提DNA并建立基因库。通过直接测序和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样本线粒体DNA高变区和编码区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确认每个样本线粒体DNA所属的单倍型类群。结合先前已发表的梅州和长汀客家以及相关群体的遗传数据,通过群体之间的单倍群频率的比对和主成分分析来进行本次的研究探讨。

    结果:不同区域客家群体的母系遗传结构存在差异,其中梅州和长汀客家的南方谱系单倍群B、M7、R9总和所占比例较高,全部介于57.4至61.9%之间;而南方谱系单倍群总和在河源客家中所占比例最低,仅为52.7%,但河源客家拥有最高比例的A、D、G等北方谱系单倍群。即使对同一地区来源的两个梅州群体样本,在单倍群F、Z、M8a等单倍群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图显示河源客家与北方汉族群体和苗族的遗传距离更为接近,而梅州和长汀客家更偏向于于傣族、仫佬族等南方百越起源的群体以及瑶族。

    结论:通过比对分析四个区域客家群体和其他15个相关群体的母系遗传构成,发现客家作为一个分布如此广泛的群体,虽然共享着一个相同的客家文化,但不同区域客家群体的母系遗传结构存在遗传异质性。本次研究不仅充实了中国汉民族群体mtDNA数据库,也为调查东南亚群体的遗传结构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96]蓝慧娟.闽西大禾话语音研究及词汇特点[D].导师:陈泽平.福建师范大学,2013.

摘要: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来调查研究闽西大禾话,进而记录、整理、分析其语音系统,描述其语音特点,并整理了其常用字同音字汇和声韵调配合规律。再通过历史比较音韵来总结其音韵特点并描述其历史演变规律,同时通过与普通话、武平城关话的比较来找出其不同点。本文还描述了大禾话中的文白异读、声母类化和否定词合音这三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并列举了相应的语言事实。最后,本文整理归纳了大禾话的常用词汇并总结了其主要特点。

    因大禾村是一个方言小点,对其方言研究基本是一个空白,本文试图通过这些真实客观的语言材料为客家话的研究提供一个点上的补充。

 

[97]何飞斌.连城培田古村落园林及其保护研究[D].导师:吴小刚.福建农林大学,2013.

摘要:随着古村落在建筑艺术和历史人文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古村落景观的探索与研究也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传统的聚落形态,村落是农耕社会历史、经济、人文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些社会因素对古村落园林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古村落园林进行研究,既是对古村落中散置的园林类型和结构形态的研究,同时也是为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园林而进行的探索。

    针对培田古村落园林的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长期的实地调研,确定研究从影响古村落园林形成的因素着手,进而对培田古村落的环境格局和村落内部的园林格局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古村落园林的形成因素,可以知道培田古村落是一个典型的客家移民村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使得古村落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着古村落中园林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对古村落的环境格局和古村落内部园林进行研究,分析古村落园林的生存环境;通过测绘和图纸分析相结合,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的方法,对培田古村落内部园林空间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培田古村落园林的特色,探讨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针对培田古村落的保护,本文从培田古村落园林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培田古村落各类园林空间的现状,提出古村落园林的保护策略,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园林空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认为,培田古村落园林的保护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和村落特有的民风民俗的前提下进行,恢复古村落园林的生态性和功能性,传承古村落园林中的传统文化,保护好古村落园林的物质形态,对培田古村落园林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98]侯晓东.福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D].导师:陈祖建.福建农林大学,2013.

摘要:中国传统民居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沉积不断形成和发展。传统民居门窗作为民居装饰文化的载体,很好的将宅第观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福建民居门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历史条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建筑文化内涵。

    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的传承发展备受人们关注。关于福建民居的文献著作也不胜枚举,尤其是关于福建土楼的资料。但是以传统民居门窗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资料却不甚多。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测绘获取福建传统民居门窗直观资料,基于对福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形成过程的梳理总结,利用对比、归纳分析的研究方法,归纳出福建传统民居门窗的类型以及特征;福建地区地域文化差别极大,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各地域之间福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的异同。本文认为民居门窗文化应本着保护与传承的目的,门窗制作技艺作为传统的民间制作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现代材料与工艺相结合,应用到现代建设之中。本文初步论证分析了传统民居门窗文化在新中式及其他风格园林中应用现状及进一步发扬的可能性。

    论文通过对于福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的梳理整合,展现出福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的韵味;又通过研究门窗制作的精湛技艺,论证门窗文化在现代园林建设中运用的可能性。

 

[99]李俊杰.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导师:董建文.福建农林大学,2013.

摘要: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福建土楼中开发最早的永定土楼世遗地受到世人的瞩目,这里除了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土楼之外,更有蕴含在土楼以及土楼聚落里浓郁的客家文化。永定作为纯客家县,其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不仅仅是对土楼建筑景观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然而,如今人们对世遗地中的土楼,这种独特的民居建筑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正面临着扭曲、淡化甚至消失的危险。永定土楼是客家文化的具体表现,没有了客家文化的凝结,土楼本身也便失去了灵魂,因而对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加强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

    本研究基于此背景,对永定土楼世遗地开展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针对如何在对土楼世遗地景观进行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既展示其独特的建筑魅力,又能够反映出其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提升永定土楼世遗地整体景观内涵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深入调查了解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体现及其保护现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查阅文献及实地考察,对永定土楼世遗地的相关概念及基本概况进行阐述。

    (2)对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客家文化的基本内涵“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内化,以及特殊的移民文化”,对客家文化的特征及保护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主要特征包括显著的社会性、鲜明的时空性、历史的传承性、内容的广博性四点,其保护价值在于其具有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景观价值五个方面。

    (3)通过对永定土楼世遗地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理论指导,深入剖析客家文化在土楼聚落景观中的表现,总结出永定土楼世遗地聚落景观的四大特点顺风顺水的聚落选址、提升品质的风水林营造、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聚落景观及朴实自然的聚落景观色彩,展现了客家文化对土楼聚落建设的指导和影响。

    深入剖析客家文化在土楼建筑景观中的体现,从奇特的聚居方式、天人合一的建筑形制、朴实完美的建筑细节处理、坚固的防卫系统及催人奋进的匾额楹联五个方面全面展示客家文化在土楼建筑中的蕴含,证实了永定土楼与客家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此外还对客家文化在宗教信仰、民俗活动、饮食文化、语言歌谣等对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丰富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进一步强调了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与客家文化保护传承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4)在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工程、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提出了基于客家文化背景下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五大保护原则,即就地保护原则、整体保护原则、生态优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及合理开发原则。通过对实地调研过程中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保护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客家文化在永定土楼世遗地的留存问题进行思考。

    (5)对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分析例举出了在世遗地景观中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七条相应的保护实施途径,具体包括:恢复生态,保存土楼聚落格局;修旧如旧,恢复土楼建筑原貌;与时俱进,改善土楼基础设施;深入挖掘,营造客家文化氛围;提炼符号,树立品牌景观形象;拓展渠道,完善解说宣传系统;互动开发,增加文化交流途径。并以永定洪坑民俗文化村景观规划为案例对客家文化在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传承进行研究,为基于客家文化背景下的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也为其他世遗地及其背景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00]肖俊.四川客家话的变化与语言环境[D].导师:周及徐.四川师范大学,2013.

摘要:方言岛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是洞察在特殊语言环境下语言演变原因、方式、规律的窗口。西昌和成都作为四川境内的两大客家方言岛,在它们的音系内部既有继承客话的一面,同时各自又在与西昌话和成都话的接触中展示出变化的一面。文章以四川境内的西昌、成都两地客家话方言岛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地客话做共时与历时层面的描述。其次,分别将西昌客家话、成都客家话与粤东北客话进行比较。结合西昌客家话和成都客家话所处的语言环境。分析四川境内客话语音演变的现象、原因,描述语言演变与语言接触的规律、方式。这对揭示西昌、成都客家方言岛与源方言及周围方言的关系,观察方言岛内外方言的演变轨迹,探讨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的现象、规律、方式都有积极意义。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首先阐述四川境内客方言的研究背景,然后对本文的调查方法、对象,和所搜集的材料做一个说明。随后简要介绍西昌、成都客家人的分布情况、来源、入川背景和原因,并对西昌、成都两地的地理、历史、人文概况做一个简介。

    第二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声母、韵母、声调,声韵调配合规律四个方面来分别介绍西昌和成都客家话的语音系统。

    第三章横向上,将西昌、成都两地的客家话与粤东北客家话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看二者语音上的异同;纵向上分别将西昌、成都客家话与《四川境内的客方言》、《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所反映的音系进行对比,看经过时间的流逝,两地客家话是否发生了变化。结合两地所处的语言环境,探索两地客家话发生演变的原因,是内部的演变与外部的方言接触。

    第四章对四川境内的客家方言岛语音演变的方式、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探讨了音变的系统性及特殊的演变现象。

    第五章从发展趋势、方言萎缩、岛外方言影响几方面对四川境内客家方言岛的基本情况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101]黄硕.汉族民歌地域性格的演唱特点分析[D].导师:李艳萍.江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研究民歌地域地域性格的演唱特点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崭新理论。本文研究的中心点即在于对于汉族民歌地域性格的演唱特点的分析。汉族民歌具有中华56个民族所共有的基本风格,地域性格的差异是整体内局部特征的区别。因此,这种差异有时比较细微,由北到南、由西向东,呈现渐变趋势。所以,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西北地区、东北地区、江汉地区、湘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客家民歌地区等地域,分析其调式、旋法、润腔和地域性乐汇等四个方面,最终得出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歌演唱特点。

 

[102]汪晓东.生成与变异:福州马鞍墙研究[D].导师:董雅.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摘要:论文以福州马鞍墙为例,来说明一种文化现象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所产生的变异,并分析产生变异的成因。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每一个建筑构件的生成都具有特殊的功用。马鞍墙的主要功能是防火,缩小火灾的延烧范围,降低火患的危害程度。另外,在海盗、土匪猖獗的年代,马鞍墙还兼具防御功能。在满足物质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功能,在马鞍墙墙体的装饰图像上,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殖崇拜、宗教信仰、移民文化以及生活习性等内容的传达。通过这些图式来解读这些纹饰生成的原因,并对马鞍墙上出现的装饰内容与形式进行追问,发现许多图像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象征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人们对这些图像的诠释产生了误读,使得今天我们在马鞍墙上所看到的装饰图像部分已经脱离了原初的含义,并且以一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出现。另外,现在部分学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不惜人为的将两个不相干的内容进行串联、演绎,从而产生了误读。

    当社会发生变迁后,特别是在民居建筑中,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势必产生新的建筑构造模式。另外,消防设备的更新,消防部门的职能化与专业化,也使得马鞍墙主要的防火功能日渐式微,逐渐转变成纯粹的形式符号。装饰图像也因装饰材料的更新,以及人们对装饰纹样的误解产生了新的象征含义,进而又丰富了马鞍墙的精神功能。

    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马鞍墙功能的生成与变异,可以洞察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人们的思想、信仰、趣味和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03]赖一郎.钟肇政小说创作论[D].导师: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2013.

摘要: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建构开创者,光复后客家方言写作首倡者,光复后最早进行原住民书写、也是相关著述最丰富的作家之一,乡土派代表作家。

    出身于底层的钟肇政,秉持底层认同,坚持客家书写、女性书写和原住民书写。

    光复后钟肇政第一个提出客家方言写作,实践上主要是对词语进行纯化、提炼;他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客家民俗,把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

    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1980年代则得到张扬,并发生变异。

    钟肇政对原住民有深切的认同。在复杂的内在精神机制的自动调节下,钟肇政的最初原住民感性经验转换为浪漫想像,塑造了一系列富有野性的原住民女性形象和英雄形象。

    钟肇政早期曾为日本文化所蛊惑,把文化自卑化作一种审美趣味,化作爱情传奇。而后其小说文本中日本意识与中国意识曾产生强烈的对抗,其后似乎又出现文化杂糅的现象。《怒涛》则竭力鼓吹殖民现代化和“台独”意识形态。

    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创作开创者。经过《浊流三部曲》的先期训练,钟肇政推出了大气磅礴的《台湾人三部曲》。这是一部典型的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家族史来表现民族精神史,以家族史诗建构民族史诗。但是有些文学史家刻意加以解构,为台独文学史张目,必须引起我们警惕。

    从创作手法看,钟肇政1950年代的作品采用单一视角的顺叙,后来运用了儿童视角,学会“化身”。《鲁冰花》叙述视角的自然流转,使小说如一幅由散点透视法构成的中国画长卷;1960年代钟肇政小说采用聚焦透视法,深入潜意识层以表现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流;1970年代后的小说,则采用时空的重叠交错,营造唯美的意境。

 

[104]高璞.广西贺州市贺街镇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语言生活,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课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大力开展语言生活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各领域的语言生活状况。而贺州市贺街镇作为多族群多语言地区,其语言生活复杂,且尚未有人做过研究,因此本文选择贺街镇各族群人民的语言生活为调查研究对象,以期展现贺街镇各族群语言生活的真实面貌,填补了贺街镇语言生活研究的空白,为相关部门提供贺街镇语言生活的第一手鲜活材料,促进我国语言生活研究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并通过贺街镇人民的语言互动情况了解当地的族群关系;此外也为当地普通话的推广和方言的保护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在预调查了解贺街当地语言品种及分布情况并修改问卷的基础上,于2012年9月,开展了正式调查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并辅以录音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观察法主要用于贺街镇农贸市场、民政办公室等场合;问卷调查法是针对贺街镇的本地人、客家人、白话人、西南官话人、开建人、广宁人以及瑶族族群七大族群,向贺街镇中心小学、联东小学、榕树小学、双莲中学的师生及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采取学生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家长当天发放、第二天回收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020份,回收率达到85%;访谈法和录音法主要是在当地群众龙泽深先生和民政办欧主任的陪同下,深入榕树村、河东社区、河西社区、西南村、进贤村等地的多族群、多语言家庭,与七位不同族群的对象进行访谈。调查结束后,我们对调查材料的处理主要采用将回收的调查问卷逐份、逐题输入Access,分族群建成数据库的方式,根据需要,运用查询公式(如:like**),从各族群数据库中提取所需材料,输入Excel表格中,计算统计出百分比,最后将制好的表格导入Word中。之后再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我们认为各族群语言生活主要有以下特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等因素影响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各族群对不同的语言或方言认同度有一定的区别;语言忠诚度是衡量族群自我认同度的重要标志;各族群语言接触与互动频繁,虽存在语言竞争,但语言关系的和谐是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各族群关系的和谐。

 

[105]欧阳颖.广西贺州市鹅塘镇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贺州市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地带,汉族与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一起,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族群杂居地区。而对贺州的语言研究,主要还是以本体研究为主,对这种多民族、多族群杂居地区的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知识,以鹅塘镇的语言生活作为典型个案,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地调查研究。

    鹅塘镇是一个典型的多族群杂居的小镇,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同时也兼用其他族群语言,其语言生活非常丰富,汉语方言—本地话和客家话是各族群互相沟通的主要交际工具。本文以鹅塘镇的本地人、客家人、桂柳人、广府人、都人、壮族以及瑶族这七个族群的成人与学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以实地的调查问卷、入户访谈、全程跟踪录音的方式获取第一手材料,分析该镇各族群居民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态度、族群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探讨性别、年龄因素对鹅塘镇居民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鹅塘镇各族群人们都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90%以上的调查对象都是双语或多语使用者,尤其是弱势族群人们的语言能力普遍高于当地的强势族群。在语言使用上,人们根据交际场合以及交际对象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语言。但不管是哪个族群,在家庭场合中主要以使用本族群的母语为主,同时也兼用本地的强势方言—本地话和客家话;而在社区场合中,普通话和当地的强势方言—本地话和客家话则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弱势族群的母语,已经退回到家庭场合的交际范围之中,社区场合中已很难找到它们的立足之地。在语言互动上,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市场交易场合中,都处于非常活跃的态势,语言的交替使用非常频繁。语言态度上,鹅塘镇居民对母语的情感认同普遍高于交际功能的认同;反之,对普通话的交际功能认同高于情感认同。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和年龄是影响鹅塘镇居民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重要因素。由于性别以及年龄段的不同,人们在语言使用以及语言态度上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在语言关系与族群关系上,由于鹅塘镇和谐的族群关系的引导,各族群语言也是和谐相处,分工合作,共同发展。

    本文调查研究以详实的数据统计为基础,从多角度、多层次对鹅塘语言生活展开分析讨论,力求得出较为科学的研究结果。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贺州市鹅塘镇语言生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从而对进一步探讨多族群杂居地区的双语教育以及弱势族群语言的保护,制定确切可行的语言文字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106]朱格.广西贺州八步镇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广西贺州语言资源丰富,是全国语言资源富矿区。贺州的八步镇各族群语言接触频繁,以至于在同一个地区大部分人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交流,这种情况在全国也极为罕见,为社会语言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目前,贺州八步镇语言生活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从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态度等方面,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力求以详实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层次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分析结果,为多民族、多族群地区的研究提供案例,对制定民族语言工作中一些列实际问题提供一定依据。

    文章以语言态度理论、语言能力理论以及言语社区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获得调研数据,运用Access数据库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辅以录音纪实、访谈、入户调研以及实地观察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补充、验证,确保结果有效。

    研究结果表明:贺州八步镇语言生活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在年龄方面,学生群体(7—12岁)对母语忠诚度、母语使用以及语言能力上均比成年人群体(22—76岁)低。学生群体的语言态度随着年龄减小显著降低,低年级的学生在家中普遍用普通话与父母交谈,部分人甚至认为普通话比母语更亲切。成年人群体中,语言能力、语言态度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多语多方言现象在成年人群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在族群方面,贺州市八步镇各族群语言接触频繁,族群之间相互认同度较高,多语多方言现象显著。语言能力方面,八步镇各族群中都人的多方言能力最强,能熟练听说一种以上其他族群语言的比例为贺州八步镇所有族群中最高的,与之对应的是客家人的多语多方言能力是所有族群中最弱的。语言态度方而,客家人自我认同及被其他族群的认同度较高,本地人在母语是否好听的调查中,选择十分好听的比例是最低的。贺州八步镇各族群之间的相互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语言的强势与弱势之别。

    结论: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态度和评价主要取决于语言的社会功能、使用人数和使用地域等因素。具体表现为:强势语言影响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家庭环境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年龄、性别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及语言态度有明显不同。

 

[107]莫艺.广西客家道公群体研究[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广西客家人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与当地百姓和睦共处、交会相融,但仍然留存着客家汉族文化特征。广西客家民间信仰是客家汉族文化的核心,也是客家凝聚力的“粘合剂”,而广西客家道公就是这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人深入田野调查,全面展示广西客家道公的生存现状,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科学地对待历久弥新的客家民间信仰现象。

    本文共分为十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原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并归纳了国内外本文所涉及之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创新点。第二部分将凤山镇客家道公的自然地理背景及当地的人文信仰背景做一概括。第三部分是追踪道教在广西客家地区的传播与流变之历史沿革,探索现在客家地区流行的民间道公与道教的渊源。第四部分叙述凤山镇道公之现状,包括从事道公行业的人员、道公技艺的传习及道公群体的松散组织情况。第五部分介绍了道公群体的主要职能,展示道公们日常为民众解决的各种困惑与痛苦。第六部分以雅道蒋氏道公家族为例,研究其家族在当地从事道公行业的历史概况。第七部分介绍当代道公的典型案例——蒋道忠六郎,从仪式生活及世俗经营两个方面全面展示道公的生存现状。第八部分深入探究道公群体的各方面价值,包括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第九部分反思当代道公面临的窘境,尝试提出走出困境的现实途径。第十部分为结语,总结了道公群体在民间的重要意义,期盼政府通过科学引导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

 

[108]李瑶.汉语“阿”类父母称谓词研究[D].导师:罗自群.中央民族大学,2013.

摘要: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梳理了汉语“阿”类父母称谓词的使用情况,并对汉语“阿”类父母称谓词的来源、分布成因做了探讨,同时,又通过描写汉语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父母称谓词的特点,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从词汇比较、语言接触等角度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其次介绍了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做了说明。

    第一章梳理了从先秦至元明清时期汉语文献中“阿”类父母称谓词的使用情况,指出汉语文献中的“阿”类父母称谓词早见于汉代,至唐代大量出现,明清以后在反映北方方言的文献中出现频次渐少,在反映南方方言的文献中仍然较多。

  第二章描写了现代汉语各方言区“阿”类父母称谓词的分布情况并绘制了地理分布地图,指出在现代汉语方言中,“阿”类父母称谓词主要出现在吴语、闽语、粤语等东南方言中,在官话区的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中零星分布。

   第三章主要描写了汉语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父母称谓词的特点,并同汉语父母称谓词进行比较,发现耐人寻味的分布格局:汉语南方方言存在大量“阿”类父母称谓词,而与南方汉语方言地理上靠得很近的侗台语族语言却很少有“阿”类父母称谓词,紧临侗台苗瑶语族的藏缅语族语言又普遍存在“阿”类父母称谓词,汉语北方方言基本没有“阿”类父母称谓词,而与之相临的阿尔泰语系语言又广泛使用“阿”类父母称谓词。

    第四章讨论了汉语“阿”类父母称谓词的可能来源:一是可能来自北方少数民族语言,二是可能来自原始汉藏语。同时认为近、现代北方方言“阿”类父母称谓词消退的原因是构词替代、词缀替代。还从汉语史、移民史、遗传学、民族语言等方面探讨了东南地区方言“阿”类父母称谓词的来源,认为是古代汉语“阿”类父母称谓词的遗存。

    结语部分概括了文章的主要结论。并指出现代汉语方言“阿”类父母称谓词词形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其来源及历史层次不同,既有直接承传古代汉语的,又有传播至南方之后自身的变异、创新(如词根的换用)等,还有一些可能借自其他民族语言,等等。完全理清这些关系还有许多细致工作要做。

 

[109]张夏楠.上杭县茶地乡客家文化调查[D].导师:刘旭平.华中师范大学,2013.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我国地域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同时,这些文化中又包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正是这些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多彩缤纷。闽西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上的移民迁徙、汉越融合、经济发展、对外交往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原因,闽西客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内部次区域性的相对差异。

    茶地乡位于闽西,茶地客家文化根植于茶地客家人中并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客家文化的充实和丰富也有茶地客家文化的一份力量,它为客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勤劳勇敢的客家精神,让闽西客家人在历史上战胜了无数困难,在这片原来完全不熟悉的地方扎下了根,可见当时客家人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是遭遇了多少磨难,然而,客家人奇迹般的生存下来,并且不断壮大,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此外,闽西客家文化至今还为闽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扩大闽西的知名度及发展闽西经济等,无疑取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本文立足茶地客家文化,对茶地客家文化中的建筑、饮食、婚庆等具体形式做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并由这些形式产生对客家文化发展的思考,对茶地客家文化如何传承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意义。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大部分对总体的客家文化做了一个概述,从客家文化的源头及其发展上看茶地客家文化与传统客家文化的区别,并理清了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了解其基本内容、存在方式和表现;第二大部分则对茶地客家文化做了具体的调查,分别针对茶地的客家建筑、婚庆习俗、衣食住行和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对茶地客家文化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引发对茶地客家文化传播的思考,何为非物质文化,在当今社会下,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要怎么样保护我们的茶地客家文化。

 

[110]林凤凤.闽西客家祖先崇拜的历史实践[D].导师:覃琮.广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祖先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鬼神崇拜,由多元信仰慢慢演变为一元信仰。祖先崇拜虽起源于鬼神之说,却在村落中得到发展壮大。影响祖先崇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权力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少学者在研究权力结构与农村地区民间信仰及组织的关系时,都着眼于国家正式权力与村落非正式权力之间的互动与变迁,也试图在二者之间的博弈中寻找权力因素在其中的重要影响。

    客家祖先崇拜是祖先崇拜中的一系脉,分为家祖崇拜和宗祖崇拜。当中的权力结构一直是村落研究的一个热点,客家祖先崇拜的权力结构因素常常是伴随着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开展而发生变化的,更是引起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关注。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以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为主要理论架构,基于福建省永定县林村宗祖崇拜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并以1949年以来至今为时间脉络,对林村祖先崇拜的历史实践过程进行考察,透过权力结构的视角对林村宗祖崇拜进行具体研究,以揭示林村宗祖崇拜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受权力结构的影响的,同时探讨权力结构这一因素是否对祖先崇拜这一民间信仰形式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并且成为当下民间信仰特别是祖先崇拜的一般表现模式。

    在论述选题缘由及意义的基础上,笔者首先通过综述目前国内外对祖先崇拜和权力结构研究的现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进而论述祖先崇拜的起源与演变,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意义,目的是达到对祖先崇拜的一个基础性了解。在此之前,笔者在永定县林村收集到详实的田野资料,又阅读过相关文献,并将二者结合,对福建闽西地区客家祖先崇拜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总结。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永定林村祖先崇拜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两种:家祖崇拜与宗祖崇拜。考察祖先崇拜的变迁以及背后的权力结构因素是一个重大工程,需要有一个大框架来作为支撑,以笔者的研究能力而言还达不到全面阐述的水平。因此,笔者结合个案以1949年至今为时间发展脉络,着重探讨林村客家祖先崇拜的历史实践问题,并把林村林氏宗族的宗祖崇拜放进权力结构框架内进行具体论述。笔者在这里着重分析影响林村林氏宗族宗祖崇拜的权力结构的几种因素,以及不同时期宗祖崇拜的历史实践受权力结构的影响有何表现。具体而言,笔者意在从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的博弈对宗祖崇拜所起的作用来探讨。

    在分析林村林氏宗族宗祖崇拜权力结构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一个客家村落社区中宗族的精英数量和质量对于该村落的发展影响很大。具体到林村的林氏宗族,宗族内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精英在现代化的大舞台上互动,寻求权力契合的平衡点,有助于林氏宗族乃至林村以及更大范围的客家族群的和谐发展。受国家在场的因素影响,林氏宗族中政治精英的强势地位依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至少在林村是这样的;而经济精英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迅速提升其社会地位,扩大其在村落中的影响力,并在村落的权力结构中与政治精英展开博弈;相比较而言,社会精英则处于权力结构的边缘区,但他们可以运用的资源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力也相对广泛,再明显的是,社会精英在地位上还是需要依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

    总之,自建国以来,笔者通过对林村宗祖崇拜的权力结构的论述,能够折射出村落权力资源配置在国家政策背景的影响下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村落中内部权力资源占有主体的权力不断变化的过程。笔者希望通过对客家宗祖崇拜的一种分析性的建构,从中展现出一个客家村落的权力结构运作的内在逻辑。

 

[111]陈艳红.客家土楼夯土墙体的风雨侵蚀实测研究[D].导师:彭兴黔.华侨大学,2013.

摘要:福建土楼有着悠久的历史,极高的艺术及科学价值。在申遗成功后,对土楼的保护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而这种以夯土墙体作为承重结构的建筑,通常有1m多宽的墙厚以及1m多宽的悬挑屋檐,在一般的雨季里,大悬挑屋盖可以保护夯土墙体不受降雨的侵蚀,但在东南沿海地带常受台风的侵袭,在极端天气下强风驱动着强降雨会侵蚀这种夯土墙体,从而引起夯土墙体的结构损伤,本文主要研究夯土墙在风雨共同作用下的侵蚀实测。

    本文以福建土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的实验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收集土楼的所在地的气象资料,包括风速、雨强,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分别对风速、雨强的概率分布进行了参数估计,提出了适合各自的概率分布函数,其中风速的概率分布模型用极值Ⅲ型拟合最优,雨强的概率密度可用极值Ⅰ型和韦布尔分布来拟合,而概率分布用Gamma和指数分布来拟合最优。联合分布则采用基于风速极值Ⅲ型分布、雨强Gamma分布的Gumbel Copula函数来描述最优。

    (2)分析风和雨的作用特性,对雨滴特性参数进行了基本的概述。雨滴的水平冲击作用一般可以被忽略,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极值雨强超过200mm/h时,雨滴对结构的冲击作用才不能被忽略。可以忽略降雨对空气密度变化的影响。

    (3)在土楼当地选址,采用侵蚀针法测量夯土墙体在雨季前后的夯土墙体侵蚀损伤。通过分析得出,当夯土墙有完整的屋盖保护且处于一般风向时,夯土墙体的侵蚀深度最小;当夯土墙完全敞露没有屋盖保护且位于主导风向时,夯土墙体的侵蚀深度最大,后者是前者的2-3倍。

    (4)通过人工降雨与风洞试验相结合,对土楼夯土试块进行风雨侵蚀实验。研究在不同风速和雨强的组合工况下,风驱雨对土楼夯土墙体的侵蚀破坏。夯土试块的侵蚀深度均随着雨强和风速的增大而增大的,但是风速的增大比雨强的增大对夯土墙的侵蚀深度的影响更大。

 

[112]樊聪.台湾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D].导师:宋玉波.西南政法大学,2013.

摘要:提到台湾政治,特别是台湾的地方政治,就不得不说到地方派系。台湾的地方派系主要是以县市为势力范围的不同政治、经济利益的结盟。古往今来,对于台湾地方派系研究的相关著作很多,有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层面进行探讨的,也有分整体和个案进行分析的。但是对于地方派系中的宗族派系却很少提及。本论文旨在探讨台湾的宗族派系,并以桃园县为例分析宗族派系与地方政治特别是与地方选举之间的关系。

    本文自历史性地回顾既有研究结果入手,对宗族派系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宗族派系是指以宗族这一社会关系为基础,基于共同的利益相联合争取政治权利的非正式组织,它并无固定的正式组织与制度。接着介绍了整个台湾的宗族派系的形成、发展、势力范围、形成原因以及与各大政党之间的关系。继而选取了宗族派系势力最为强盛的桃园县为个案分析,通过桃园县历届县长、历届(副)议长、最近四届立法委员、最近三届乡镇市长当选者的选举统计表分析宗族派系对桃园县选举的影响。探讨宗族派系在桃园县县一级单一名额选举、县一级多名额选举、乡镇一级选举的影响力,并对影响力的强弱进行了分析。得出四条结论:

    一、宗族派系的发展具有兴衰无常的特性。

    二、宗族派系在地方各级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三、宗族派系在地方各类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四、宗族派系在不同时期对选举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最后笔者对台湾宗族派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能性。认为宗族派系在地方选举中的影响力虽然在减弱,但是它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政治。因为宗族派系的形成除了政治因素的驱动,更包含了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甚至是传统历史文化因素。在中国台湾,传统文化氛围浓厚,而其特有的社会结构又与各种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除非这种人际关系赖以存在的社会特质和文化特质被彻底改变,那么宗族派系仍有其继续存在的背景与环境。宗族派系将继续利用血缘、姻缘等传统社会人际网络及与国家机器的利益合作关系,来扩张强化派系本身的结构网络,达到巩固势力的目的。我们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台湾的宗族势力仍将继续存在并发挥其复杂的影响力。

 

[113]王皙媛.客赣方言的语言地理学研究[D].导师:刘民钢.上海师范大学,2013.

摘要:“词语是会行走的,每个词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历史和层次。”语言地理学的词汇研究,甑选少量词汇,实地调查记录发音,绘制地图,将词与所指对象联系起来,研究词中所折射出来的物质文化现象,再结合非语言因素去解释和探讨其地理格局的形成以及其传播过程和机制。

    本文以刘纶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中所收录的1416条词汇为依托,运用上海师范大学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潘悟云教授所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绘制方言地图,并采用描写法和比较法对江西省境内34个方言点(湖口、星子、永修、修水、南昌、波阳、乐平、横峰、高安、奉新、上高、万载、新余、东乡、临川、南丰、宜黄、黎川、萍乡、莲花、吉安、永丰、泰和、上犹、南康、安远、于都、龙南、全南、定南、铜鼓、井冈山、宁都、石城)的部分词汇进行语言地理学研究。全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二、三、四章节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章简单介绍了江西省概况,江西省客赣方言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材料、内容、方法和过程等内容。

    第二章,从词汇特点看客赣方言的地理差异。在绘制的100多幅方言地图过程中,发现存在成规律性的4种地图模式,本章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词语地图进行呈现。

    第三章,影响客赣词汇地理格局分布因素探究。本章主要是从非语言因素对影响客赣方言词汇的地理格局因素进行探讨。

    第四章,客赣方言词汇地图解析。本文甑选了“双脚跳、接绳子、挑(担)、吃饭、月蚀、饱满的谷子、饿、醋、屋脊、插秧、客人”11条具体的条目,并对其进行了描写和具体的解析,解析方法包括其词形的分类、方言词汇传播的路径,以及从非语言因素上去探讨其地理格局的形成。

    第五章,结论,江西省客赣方言的地理分布是在几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影响下形成的,而方言在不断接触和传播的过程中,便会发生竞争,各式各样的混合体形式也随其产生。此外,四种模式图看似独立,实际上有着内在的联系,究其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他们是同属“南北对立”型的地理格局或者其变异体形式。

 

[114]蓝中健.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行为研究[D].导师:陈秋华.福建农林大学,2013.

摘要: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具有乡村特色的各种旅游活动。随着福建省乡村旅游业的强劲增长,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建设海峡西岸闽西旅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面貌,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地处汀江中游,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县委、县政府依托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客家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拥有极宝贵的农耕文明遗存和乡村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推动全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相继打造了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古田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镇旅游示范点—五龙村等国家级旅游品牌。

    本文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分析上杭县通过政策扶持、规划引导、法律支撑、优化环境、宣传营销、智力支持等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指出了上杭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缺陷和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混乱、市场发育缓慢、政策法规配套不到位等,最后提出县政府要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布局、加快体制改革、注重生态环保,创新营销方式等方面着手,有效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服务,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115]魏子恒.广西民俗建筑符号在旅游建筑的应用研究[D].导师:李勇.沈阳建筑大学,2013.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国民收入有显著的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随着国民收入逐步提高,在文化娱乐方面,更多人们选择旅游作为首选休闲活动。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慕名来到中国,这些国内外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为像广西这样景色优美但经济落后的地区带了商机,旅游业成了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广西旅游业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有着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喜悦背后隐藏着一些问题,如:粗放式管理,部分个人不经管理直接改造老房屋;简单的提供诸如住宿、餐饮服务,不发展深度休闲项目,没能提供深度旅游服务;破坏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暴力式修建旅游建筑,不讲求建筑形式和当地文化的协调,以为扩大经营规模,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广西旅游业服务质量,保护广西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广西旅游事业,本文提出尝试将广西民俗建筑符号运用到旅游建筑的创作为课题并研究,这课题既是探索在功能建筑上应用民俗建筑符号的方法,也是关系到当地民生。

    我国广西拥有优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民俗人文旅游资源,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演变造就了广西多民族、多区位的民俗文化,作者认为各族民俗是广西人文旅游的根本,最能直观体现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便是各族的民俗建筑,广西的民俗建筑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如何合理将其运用到旅游建筑中,使其得到创新和发展,如何继承与保护民俗建筑艺术,正是研究广西民俗建筑符号的目的所在。在课题选题上以民俗作为限定建筑的原因,是为了凸显课题研究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本论文通过对广西民俗建筑的大量调研,发现广西民俗建筑重视于组团、着手于单体、精于细部的特点,结合运用建筑符号的相关理论,将广西民俗建筑分为院落、单体和细部这三个层面研究,详细论述其中最能表现广西民俗建筑的特色,并尝试对广西民俗建筑符号进行提炼,得出易于应用在旅游建筑设计创作中的建筑符号。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旅游建筑创作中运用广西民俗建筑符号的原则和方法,结合现今旅游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功能需求,提出在创作旅游建筑时应遵循旅游建筑的功能原则、材质原则、技术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旅游建筑所处民俗文化原则。同时,总结在建筑符号学的符构学、符义学、符用学这三个不同的层面上的建筑符号创作方法,提出综合考虑,从多层面思考如何在旅游建筑创作设计当中应用民俗建筑符号。

    在本论文的最后,作者结合在广西阳朔龙头山旅游度假村项目中的实践来验证本文的相关观点,在广西阳朔龙头山旅游度假村项目中作者参与了三个设计方案,选择这三个单体的原因有二,一是项目着实太过庞大,作者在实践中精力有限,不能参与项目中所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作者尽最大努力参与这三个建筑的设计工作虽不全面,但也较为全面的涵盖了项目的主要设计部分。另一方面选择这三个设计,是因为这三个设计方案分别对应着旅游建筑应提供的餐饮、休息和购物娱乐这四种功能需求,能较全面的代表旅游建筑,在这三个建筑单体上进行实践较为客观全面。

    总之,本论文通过对广西民俗建筑特征的分析,探求旅游建筑在旅游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的创新和发展问题,研究其深层次的理论价值有利于保护与开发广西民俗建筑,进而保护广西民俗文化,使旅游建筑,特别是修建在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地区的旅游建筑,在研究创新方面上更有深度和力度。

 

[116]王阳.现代社会的“土客关系”及其秩序基础[D].导师:曹锦清.华东理工大学,2013.

摘要:土客关系,即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关系,土代表本地人,而客代表外地人,这一对关系长期存在于中国历史之中。我们通常将这对关系具体化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融合与抗争问题,但在现代社会,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这一问题变得不在简单。它往往包含着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个体人格等多重领域的互动关系,甚至可以说“土客关系”展现着现代社会,高流动的陌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本质。本文试图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土客关系是如何展开的,即土客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土客关系发展变化的因素是怎样的?同时笔者关注在现代社会土客关系基础上,形成稳定秩序的基础是什么,这种秩序基础有什么优劣,并通过比较研究,思考流动中的秩序何以可能的问题。

    本文以从“隔离”到“分工”的分析框架阐释了城市郊区土客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现代社会土客关系的基本形态。同时,笔者在此基础上深化了文章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城市郊区土客之间形成稳定的机制。本文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维视角,更加强调在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往复形态,即土客关系在隔离与分工之间的往复重构,并探讨了此般社会形成稳定的可能与限度。同时笔者对城市郊区土客关系的分析,展示了郊区农村社区全新的面貌。外地人的导入,对当地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些真实形态的阐释,对政府制定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3)》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2)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4)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