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畲族”关键词博硕士论文(2013)

2013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13年12月31日:

知网“畲族”关键词博硕士论文(2013

 火狐截图_2020-09-07T01-23-16.687Z.png

赵圣洁.浙江省景宁县东弄村畲族民居初探.导师:胡振宇.南京工业大学,2013.

李杰.基于畲族的饮食及传统文化实践探析.导师:庞杰;吴先辉.福建农林大学,2013.

薛寒.闽东畲族银饰装饰艺术研究.导师:李豫闽.福建师范大学,2013.

林洁.身份认同视角下的浙西莪山畲族自治乡音乐传承调查.导师:杨曦帆.南京艺术学院,2013.

夏娟.畲族传统造物设计的文化生态探析.导师:汪洋.浙江农林大学,2013.

童城旺.民俗体育视域下畲族马灯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导师:余万予.江西师范大学,2013.

蓝蓓.畲族“三月三”文化活动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导师:何俊芳.中央民族大学,2013.

徐佳晨.散杂居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的变迁.导师:许宪隆.中南民族大学,2013.

罗瑶.同心村畲族语言语音研究.导师:王超贤.北京大学,2013.

雷祖娇.粤北畲族传统民俗文化嬗变研究.导师:赵丕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周慧慧.闽东畲族汉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与遗失.导师:谢重光.福建师范大学,2013.

刘保.基于畲族文化特色的畲山水森林人家规划.导师:潘辉.福建农林大学,2013.

池建婷.畲族传统饮食文化初探.导师:庞杰.福建农林大学,2013.

孟令法.畲族图腾星宿考.导师:吕立汉.温州大学,2013.

 

赵圣洁.浙江省景宁县东弄村畲族民居初探.导师:胡振宇.南京工业大学,2013.

摘要:畲(shē)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总人口约有7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浙江省景宁县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传统民居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学术界多从人类学、语言学、音乐学、民族学等角度对畲族文化进行研究,而对畲族传统聚落、民居建筑的研究并不多也不全,亦很少有建筑学专业人士对畲族传统民居做过正面、详细的研究。因而,对畲族建筑进行调研、解析,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藉此整理挖掘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可深入研究畲族传统建筑,规划和指导未来的建设蓝图。

    论文以畲族民居为切入点,以浙江省景宁县东弄畲族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论述了东弄村畲族聚落的环境位置、总体布局、内外空间结构和单体建筑的特点,结合对典型民居——蓝坤宝寮的测绘,从选址与布局、平面与功能、立面与造型、剖面与结构、材料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对畲族民居建筑现状的调研与思考,提出了保护和更新畲族民居建筑的若干建议。

    全文共分为6章:

    第1章:绪论。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入手,论述了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阐明研究思路,界定主要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2章:畲族与畲族聚落、民居。从畲族的族源入手,对畲族和畲族的文化、典型的畲族聚落与民居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历程、风格特色和影响因素。对比总结了浙西南不同地区畲族民居的建造样式。并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概述了景宁县畲族自治区的概况,并详细阐述景宁畲族的独特魅力。

    第3章:东弄村聚落内外空间形态与结构分析。概述了东弄村的现状及历史沿革,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等角度论述了景宁山地聚落形成的特点,并从建筑学、生态学、历史学以及传统风水理论等方面分析东弄村的内外空间形态。

    第4章:东弄村蓝坤宝寮建筑分析。结合测绘,对东弄村典型畲寮——蓝坤宝寮进行解读,从选址与布局、平面与功能、立面与造型、剖面与结构、材料与装饰、家具与陈设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总结。

    第5章:畲族民居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建议。利用实地调研资料,依据国家、省级地方有关政策,探讨在当今社会如何保护与更新畲族传统古村落。

    第6章:结论。总结全文,阐述论点,提出创新点,展望后续研究。

 

李杰.基于畲族的饮食及传统文化实践探析.导师:庞杰;吴先辉.福建农林大学,2013.

摘要: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少数民族之一,从隋唐时代开始,畲族人民就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的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省境内。随着千百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畲族发展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饮食文化.它积淀了数千年古老的文化思想,表达着畲族社会的乡土人情,是畲族人民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创造,成为中国地域上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畲族的研究涉及到历史、信仰、民俗、歌舞等诸多方面。但是关于畲族饮食及其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入、系统、全面。因此,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内外学者对畲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进行总结,并从畲族传统的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入手,对畲族传统饮食文化现状,制作工艺,食品安全等进行了分析介绍,并进一步对其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在保持和保护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资源,继而促进相关产业及畲族聚居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薛寒.闽东畲族银饰装饰艺术研究.导师:李豫闽.福建师范大学,2013.

摘要:畲族作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丰富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畲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处于受排斥、被迫害的底层地位,民族独特性与多样性始终处于压抑沉寂的状态。新中国成立至今,畲族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学界对于畲族研究意义的不断重视和研究的领域不断深化,极大地消除了历史上狭隘观念中对于畲族信仰、风俗的歧视性因素,畲族人民要求尊严与尊重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这些都进一步促成了当下畲族研究热的兴起。

    福建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1/4,对于畲族的相关研究具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本文正是在这种天然的地理、语言、人际等优越的先决条件下,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充分结合民族学、艺术学、图像学等方法,在田野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对畲族银饰的装饰艺术研究,力求从美学的角度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究畲族文化的内在底蕴与审美精神实质,为畲族研究提供一点思路。

 

林洁.身份认同视角下的浙西莪山畲族自治乡音乐传承调查.导师:杨曦帆.南京艺术学院,2013.

摘要:本文以莪山畲民的族群身份认同为切入点,探讨在现代化、全球化等社会变迁的趋势下,畲民身份认同中族群身份、地域身份以及国家身份认同的转变对于畲族音乐传承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莪山畲族音乐变迁以及现代构建等问题。以期通过探析一地的畲民身份认同与音乐传承的关系,把握当代畲族音乐文化传承主体身份认同的特点,概括其对于传承畲族音乐传承的影响。

 

夏娟.畲族传统造物设计的文化生态探析.导师:汪洋.浙江农林大学,2013.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多元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近年来,随着人们愈加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面于人类文化成长的价值意义,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其传统文化存在。但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现代文明趋同影响,以及商品经济对传统技艺的冲击等,当下它的存在正面临着遗失、断层,甚至消解的窘境。针对这种境况下它的保护性抢救,需要我们重新正视并开发它,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它历史的存在状态。

    本文以畲族传统造物文化为研究对象,依据文化生态学、艺术学、民俗学、民族学的理论及方法,立足历年畲族研究的资料基础,结合浙江地区畲族的考察。首先将畲族众多传统造物事象分门别类,辨识梳理出一个由服饰、手工艺、民居建筑、生活生产民俗类器物组成的造物研究基础文本。然后通过构建起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生活、民俗文化与造物设计的文化生态体系来探讨畲族造物多元的存活态势与呈现形式。

    论证了畲族传统造物存在其整体、动态的与历史的自然生态、民族迁徙、农耕经济、汉族交往、生活习俗、宗教文化、人文情感等横向互动的运行机制。它呈现了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具有深厚的山地农耕经济、宗教人文、汉族涵化文化特质。作为一种“用”与“美”的有机结合存在,畲族造物通过物态体裁诠释了特定生活背景下的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样式和审美特质。所以,对它的切实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可以以此为理论依据,通过构建其活态平衡的文化生态系统来切入。

 

童城旺.民俗体育视域下畲族马灯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导师:余万予.江西师范大学,2013.

摘要:民俗体育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贵溪市樟坪畲族马灯舞是一项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古老而不失魅力的马灯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采用了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例,对畲族马灯舞进行了田野调查和研究。分析了马灯舞的造型、服饰和道具,对马灯舞的活动形式及其传承人情况进行了研究,探究了马灯舞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对策。研究认为:畲族马灯舞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拥有诸多的价值,比如:马灯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文化价值、旅游与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与此同时,马灯舞的发展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马灯舞的理论研究匮乏,传承意识的淡薄、传承人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马灯舞的延续;政府部门的不重视,缺少组织和经费等因素已经成为马灯舞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些马灯舞发展的对策。马灯舞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部门重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教育界对马灯舞进行更好更广泛的教育,需要学术界的不断探究,以丰富和发展马灯舞的理论基础,需要传媒的不断宣传,以其提高马灯舞的知名度,需要商界的赞助,拥有了经济基础,马灯舞才能更好地发展和传承,才能拥有自己的舞台。

    希望社会重视畲族马灯舞的发展,充分挖掘马灯舞的社会文化价值,丰富群众体育的同时,能在提高全民族体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罗瑶.同心村畲族语言语音研究.导师:王超贤.北京大学,2013.

摘要:池江镇同心村是一个畲汉杂居的小山村,其中马狮合小组为同心村畲族人的主要聚居地,我们的同心畲话便是马狮合小组畲族人所说的语言。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主要运用传统的语言学描写方法,从历时和共时的层面,对同心畲话的语音声韵调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分析,同时也结合了实验语音学、非线性音系学、数理分析等现代语言学方法和理论对语言材料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问题的揭示。全文共有四章,第二、三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人口人种民族分布、历史沿革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发音人等情况作了说明。

    第二章语音描写了同心畲话的声韵调系统,与中古音韵进行了一个细致的对比研究;对古入声韵字的今读音进行了一个归纳和整理;对字组变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深入的分析;以及整理了同音字表。

    第三章同心畲话语音比较研究归纳语音特点,分别与梅县客家话、南康客家话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以及与景宁畲话的对比分析研究,探讨其与客家话以及畲话之间的一致性及差异性,陈列事实,以求对畲话与客家话关系问题提供更多的材料。

    第四章总结对全文同心畲话语音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并且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可行性方向。

 

蓝蓓.畲族“三月三”文化活动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研究.导师:何俊芳.中央民族大学,2013.

摘要:“三月三”作为畲族的传统节日,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畲族“三月三”已经实现了从“三月三”民俗活动到被提炼出来的“三月三”文化节概念的转变,从具有各自地方风俗特征的“文化”事项,演变成为由政府主导、动员式地聚拢各种畲族文化资本的“嘉年华”式的文化节。为了研究畲族“三月三”文化活动的社会整合功能,笔者选择2012年浙江省丽水市城西民族村举办的“三月三”文化活动为调查与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个案例的详细介绍与分析来阐明“三月三”文化活动所蕴含的社会整合功能。

    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细腻的描绘,笔者将一个浙南乡村的民族节日集会活动真实地还原于文字中。丽水市城西村的畲族“三月三”文化活动是由莲都区畲族研究会主办,城西村村委承办,城西村和外村村民共同参与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百家宴、文艺表演和长夜对歌三个环节。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一张丰富的社会网络,为社会整合功能的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亦称社会一体化。在分析畲族“三月三”文化活动的社会整合功能时,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人际交往整合功能,二是利益主体整合功能。一方面,“三月三”文化活动在改善邻里关系、沟通社区成员间的感情、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增强社区秩序稳定性上的功能是非常明显的。另一方面,畲研会、村委会和普通村民这三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协调并存,相辅相成的。不难看出,在筹备和开展畲族“三月三”文化活动过程中,活动本身蕴含着非常强的社会凝聚力,将人和组织联结在一起,共同发挥粘合剂的作用,实现社会整合功能最大化。

    城西村畲族“三月三”文化活动在社会整合方面的功能是现实存在的,但在回答是否换一个活动也能起到一样的作用时,不禁让人思考这场民族盛会中民族文化所产生的作用,是否“三月三”民族盛会已成为了一场被重新发明的传统舞台剧。因此,在本文最后,作者提倡在正确认识“三月三”文化活动的整合功能基础上,应在活动中保存畲族文化内核,而不是一味强调形式、忽视内容。

 

徐佳晨.散杂居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的变迁.导师:许宪隆.中南民族大学,2013.

摘要:族群认同是族群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态过程。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族群间的互动更为频繁,族群认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学界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民族散居化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和人口分布的趋势,也决定着散杂居民族问题在整个民族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性。畲族是我国的散居民族之一,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省境内。本文选取江西省抚州市金竹乡的畲族为研究个案,从理论层面有利于审视长期以来散杂居民族中族群理论及观念的演变过程,在现实层面也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借鉴的作用。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族群定义、族群认同、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和畲族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了金竹畲族乡的乡情、畲族的源流与迁徙史、传统文化概况,从经济生活、生活习俗、图腾信仰、婚嫁丧葬及服饰语言等方面,描述了金竹乡畲族的传统文化,为后文的阐述做了铺垫。

    第三部分是对金竹畲族乡的族群认同变化的分析。从新中国成立之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成立民族乡之前和成立民族乡之后的三个阶段,反映了当地族群认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程度变化和影响因素。

    第四部分是对发展背景下畲族族群认同的现象分析,包括对散杂居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的变化、民族身份转变过程中精英意识与群体认同之间的博弈、社会发展背景下的族群认同的思考,以及“建构论”在金竹乡成立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第五部分是结语。结合前文,通过观察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探讨在现代化情境下中国族群意识的演变。

 

雷祖娇.粤北畲族传统民俗文化嬗变研究.导师:赵丕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摘要: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交流多年来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学者们从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各学科对畲客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以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采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嬗变的研究,在借鉴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以一个畲族村落的民俗文化的田野调查来研究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嬗变,进而探讨畲族如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文章的选题来源、关于畲族与客家文化的互动,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如何传承和发展畲族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综述。

    第一章叙述高峰村的概况,包括南雄畲族的概况,高峰村畲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调查以及高峰村畲族的现状。

    第二章以高峰村畲族为例,从物质文化、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俗节日等多层次对高峰村畲族的民俗文化的嬗变进行分析,辨别有哪些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哪些是属于畲族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的遗留,并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嬗变的原因和特点等深层次对其进行分析。

    第三章从高峰村畲族所处的现实出发,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高峰村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意见。

    最后是文章的结束语。本文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濒临消失,民族之间的趋同性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高峰村畲族并不是完全丢失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而是在和客家不断地交往中,虽然学习了一些客家的文化,但是仍保留有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在畲族与客家杂居的地区,应关注畲族的古老文化的遗留,构建畲客平等关系,促进畲客文化的和谐发展。

 

池建婷.畲族传统饮食文化初探.导师:庞杰.福建农林大学,2013.

摘要: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居住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广东一带。畲族自称山哈,居住在山上。由于山上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积淀中,勤劳朴实的畲族人民开创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畲族的研究涉及到人文、历史以及医药卫生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国内外关于畲族饮食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入、系统、全面。因此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畲族饮食文化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期望在各族文化逐渐融合的现在,可以维护并继承畲族传统的饮食文化,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的开头为绪论,简要介绍了畲族的历史起源和文化背景,以及畲族传统饮食文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畲族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三大主流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和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有许多类似之处,因此对酒文化和茶文化两章采用相同的研究思路,先是介绍其概况,然后根据实地考察得到的资料对畲族酒与畲族茶的做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再针对酒和茶中的功能性成分,分别介绍了两者的保健功能。最后介绍了传统的酒礼酒俗和茶礼茶俗。食文化的涵盖面较广,本文选取了节日饮食、传统食礼与禁忌、特色饮食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还有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的畲族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几个弊端。随着各族文化的交流愈加密切,畲族传统饮食文化面临着“文化趋同”浪潮冲击下日益消失的危险。因此,笔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对畲族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建议,期望在保护畲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为畲族带来经济效益,提高畲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拥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文化共同描绘了一副绚烂华丽的文化地图。畲族的饮食文化在其中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这个各族文化逐渐融合,日益趋同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尽上绵薄之力,为维护和传承民族饮食文化而努力。

 

周慧慧.闽东畲族汉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与遗失.导师:谢重光.福建师范大学,2013.

摘要:“汉化”是少数民族社会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少数民族如何适应这一深刻的文化变迁,如何协调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矛盾,既保留传统文化又走向现代化成为每个民族在发展中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畲族汉化的历史进程,探讨畲族社会演进中两种不同的文化实践,即文化发展与文化遗失。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生计方式、宗族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文化遗失主要体现在家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巫术文化等方面。本文选择的田野点是闽东的日溪、猴盾及溪塔畲村,运用历史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还将在田野资料的基础上揭示畲族汉化的实质,并从文化自觉的理论视角出发指出畲族文化发展的的有效路径。

 

刘保.基于畲族文化特色的畲山水森林人家规划.导师:潘辉.福建农林大学,2013.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旅游者旅游的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休息、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度假旅游活动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旅游是基于社会高度城市化、旅游大众化和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科学化的背景下产生。随着旅游活动的蓬勃开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传统旅游发展方式中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等问题,已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范围旅游业关注的焦点。向往大自然,走向大自然,观赏大自然,已成为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森林旅游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

    本规划是以森林人家为主体,是一种乡村旅游形式,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福建森林旅游的特色,同时还是福建森林旅游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森林人家以良好的森林环境为背景,以有较高游憩价值的景观为依托,充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和乡土特色产品,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为游客提供吃、住、娱等服务的健康休闲型品牌旅游产品。与此同时,将畲族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项目的建设之中,将畲族文化全面、生动地展示给游客,让游客既能于舒适幽静中尽情地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又能亲身领略畲族民族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使游客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体味生活的本来面目,充分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的心理需求。

 

孟令法.畲族图腾星宿考.导师:吕立汉.温州大学,2013.

摘要:畲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员。在历史的积淀中,盘瓠神话经久不息地在畲民口头流传,并被记录于谱牒之中,刻画于祖图之内,成为展示民族远古史的重要材料。自汉代起,盘瓠神话就已成为汉族文人加以记录的对象,其中最早将盘瓠神话予以记载的是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而后世则以晋·干宝《搜神记》的记述最为典型,并为《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所征引,成为记述多个民族——畲、瑶、苗等盘瓠氏集团的“正史”。对这种记述,后人多有疑问甚至批驳(如唐·刘知几,宋·罗泌等),但由于古代社会的科举制度以及印刷业的落后状况,助长了盘瓠神话的正史地位,成为古代大部分文人墨客了解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途径,并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固化认识。

    随着封建社会的覆灭,西方科技文化以及学术理论的东渐,我国学者逐渐开启对图腾文化的探讨。图腾一词乃北美阿尔哥昆恩人的奥吉布瓦部族的方言“奥图特曼”的译音,有人认为它最早出现于英国人类学家龙格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也有人认为它最早见于意大利法学家维柯的《新科学》。实际上,对该词出现年代的追述,中国学者并未特别关注,而图腾概念与图腾理论则为我国早期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所利用,并亲身实践于我国民族图腾文化的研究中。

    畲族图腾的关注点缘起于流传了千百年的盘瓠神话,以及被畲族民众视为珍宝的谱牒与祖图。在传统的认知领域,学者们特别重视有关血缘关系的图腾理论,而现代汉族学者对畲族图腾的研究既遵循古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同时将这种理论应用于盘瓠形象的理解中。但畲民们的认识与汉民的传统话语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引发了畲民对这种研究成果的反对,进而促使图腾成为畲族文化研究中的一块禁地,而这种现象正体现了汉族文人对史籍反对意见的置之不理。为了突破汉民传统的意识形态,有志于畲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开始另辟蹊径,从各种历史典籍以及民间文献出发,由此出现以郭志超教授为代表的“水獭原型说”。然而,通过盘瓠神话的母题学分析后发现,盘瓠形象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星宿→茧卵→龙麒→龙(龙犬)→兽首人身→人(现代),并且体现了感生神话、卵生神话与变形神话的复合。“原型”曾在哲学、心理学中得到普遍应用,进而成为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概念之一,而在图腾文化的研究中尚未得到进一步阐发,但哲学、心理学以及文学领域的原型理解在图腾研究中可被译为:初始的形体构型,变异形象的发展基础。结合盘瓠形象的发展脉络来看,畲族的图腾信仰中依然保有“星宿崇拜”痕迹,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盘瓠形象的星宿原型。所谓星宿,本是对自然天体的泛称,同时也是先民标记方位、星空分区、制定历法的依据之一。随着道教文化的兴起,星宿逐渐被赋予具体的神的形象,并进入人们的信仰世界。实际上,星宿崇拜自原始人时代就已萌芽,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各民族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日月崇拜,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鸟崇拜。

    根据图腾理论中有关“紧密联系”的论述,畲族图腾的星宿原型并非仅是畲民口述、谱牒记载或祖图刻画中的“娄宿”或“亢宿”的具体指向,而是对可见天体的整体性敬畏,这种心理倾向的发生当与远古时代的天体运动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星宿没有固定形象的特点,原始先民无法直观地认识到星象所呈现的族群关联,而原始时代的氏族发展总是在融合中扩大,并逐渐向国家过渡。畲族的初始形态同样经历了多氏族融合的过程,在此期间,族群标帜同样于选择中逐渐定型,而这种选择也许正是盘瓠神话所展现的那样:从无形走向有形,从物形走向人形。尽管神话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诸多变异,但畲民族的各种记述都没有隐没最原始的星宿崇拜,只不过是在此基础做出了适应民族发展的改变而已。

    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加深,因自然所决定的生存模式的蒙昧时代趋于瓦解,而野蛮时代也逐渐向文明时代发展,从而引发图腾自然属性的丧失,成为结合了祖先崇拜的人类文化,而这也为现代学者从“他的亲族”(血缘关系)入手研究图腾的提供了便利。可是,并非所有的民族都将图腾作为民族始祖的形象加以膜拜,甚至不能仅从膜拜中看出族民是在祭奠祖先,还是对族群标帜在凝聚族民中所起作用的感怀。而东北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印第安图腾柱足以证明图腾并非仅是血缘关系的纽带,而是民众情感得以表达的象征,或地域、方向的指示性标牌。

    从表面看,畲民口述、谱牒记载和祖图刻画似乎展示了畲族图腾的“血缘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畲族就是一个视图腾物为祖先的民族,更何况在大多数时间里,不论是谱牒还是祖图都被秘密珍藏,因此对图腾形象的认识也并非所有族人都能得到亲身体会。虽然有人认为“传师学师”乃畲族成年礼或祭祖仪式,但从整个活动进程看,祖图的悬挂并非是在彰显图腾信仰,而仅是对族源归属与祖先崇拜的辅助性展示。所以,畲族民众对民族图腾形象的认识大部分源自于汉民的歧视性说辞(尤其是隋唐以来),而正是由于这些言语的存在,进一步促使作为外来者的畲族长期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中。为了消除这种蔑视性话语带来的不利影响,畲族民众对民族起源神话作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重塑,即将盘瓠形象定位在龙与麒的结合体中,并称之为龙麒。学者们在追溯畲族来源时有一种看法,即认为畲族源出于东夷(徐夷)部落,而他们的图腾信仰也保有崇鸟的特点,这在畲族妇女的服饰上表现得尤为充分。所以,畲族民众有意识地摒弃了原始而无形的自然天体以及落人口舌的动物形象,并逐渐走向趋同于汉族的“龙”“凤”崇拜。

    信仰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也是在时代的适应中得以发展。星宿崇拜是畲族最原始的图腾信仰,星宿则是盘瓠形象的原始构型,而后世得以发展的各种盘瓠形象无不源出于星宿原型。畲族原始文化得以复原的基础正是在于认清民族图腾的原型,只有这样才能打开畲汉隔膜千百年的心结,为畲族文化持续而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源泉,同时也为畲族文化(尤指原始文化与宗教信仰)的研究带来新的气象。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畲族”关键词博硕士论文(2013)》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畲族”关键词博硕士论文(2014)         知网“畲族”关键词博硕士论文(2012)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