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驎著《流动的客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6年12月1日 暂无评论
2016年12月1日:

 蔡驎著《流动的客家》2016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jpg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弄清客家的族群认同、民族认同的演化及其机制为研究目的,把客家的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区分为客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基本层次,从“变动的*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把握客家认同的形成和客家人的民族认同的演化,以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促成这种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本书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汉族认同的客家人只是客家族群的一部分,尽管在数量上占*优势;汉族客家的民族认同的演化经历了一个从对中原的向心意识到汉族认同确立的过程;对中原的向心意识也有一个从模糊的自在形式阶段向清晰的自觉形式阶段的转换;汉族客家族群与“SANKE(山客)”的分离大约始于这个转换而完成于汉族认同确立之际。

 

作者简介

蔡驎,上海市人,祖籍泉州,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哲学学士),1987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1993年日本东洋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社会学硕士),2001年日本一桥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学术博士)。代表作有《汀江流域の地域文化と客家》(东京:風響社2005年)等。

 

 

目  录

第一章  序论: 流动性视角下的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问题反思 

第一节 问题和研究史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叙述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叙述框架

 

第三节 关于研究区域的说明

一、 主要考察区域

二、 相关地名说明

 

第二章  客家与汀江流域地区

第一节 汀江流域地区的客家与其他主要方言共同体                                 

一、 客家在人口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二、 客家与孔夫话方言共同体

三、 客家与武平军家

四、汀江流域地区客家的多元多样性

 

第二节 闽西客家方言及其使用主体族群认同的南北差异

一、闽西客家方言的南北差异

二、闽西客家方言使用主体族群认同的南北差别

 

第三节  广东客家方言及其使用主体族群认同的内在差异

一、非客家方言共同体与客家的族群分界

二、 大埔话和汀州话的同类性与汀江流域客家的一体性

三、汀州话和梅州话的近似性与汀、梅两江流域居民客家认同的共有

 

第四节 赣南客家方言及其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的内在差异

一、赣南客家方言的内在差异

二、不同方言使用主体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客家的“流动”文化基因与汀江流域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上海开埠前交通概况

一、汀江水系交通网络

二、主要对外交通路线

三、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二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一、耕地资源

二、森林资源

三、矿藏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上汀江流域客家的生业形态及其流动性特征

第一节 农业与居民经济生活

一、大规模开垦时期

二、农产品

三、农民

四、农业副业化倾向

 

第二节矿业与居民经济生活

一、地区矿业史概略 

二、矿业对地域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矿业以外非农产业与居民经济生活

一、纸业

二、林木业

三、烟草业

四、印书业和图书贸易

五、铁器制造业

六、市场网络

七、运输业

八、建筑、缝制、竹器制作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汀江流域地区客家的生成演化及其机制             

第一节 先住民文化的特性

一、出土文物和原始图像文字遗迹呈现的文化特性

二、 南海王国故事隐含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地域社会由“化外”向到“化内”的转型

一、汀州的设置

二、六县的设置

 

第三节 多族群的一体化和汉化

一、多族群的一体化与客家认同形成

二、多族群的汉化与汉族认同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汀江流域地区多族群居民的客家认同形成与矿业

第一节 客家话与矿业的关联——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一、语言学研究成果

二、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思考

 

第二节 客家话(汀州话)的形成与矿业

一、汀州话形成的社会基础与矿业

二、矿业对汀州话形成的直接推动

三、汀州话的“客家话”称谓获取与矿业

 

第三节 客家族群的离散与矿业:“泛客家方言区”与古矿区

一、客家地区

二、畲族地区

三、类似客家方言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汀江流域地区客家的汉族认同形成与科举

第一节 汀江流域地区科举的发展

一、 汀州及大埔地区的官学教育

二、 汀州及大埔地区的科举发展

三、汀江流域地区科举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由“化外”向“化内”的社会转型与科举

一、宗族构建与科举

二、居民共同体形成与科举

三、对中原的向心意识及其向汉族认同的发展与科举

 

第三节  蓝、雷、钟三姓氏的汉化与科举

一、 蓝、雷、钟三姓氏居民的科举业绩

二、 蓝、雷、钟三姓居民的汉化进程与科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客家的流动性 

第一节、多视角下的客家流动性特征

第二节 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变异的多样性

第三节 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演化背后的多因素合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  言

序论: 流动性视角下的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问题反思 

 

汉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凝聚的核心”,而汉族本身也是经漫长历史过程由繁多族群融合而成,并包含许多文化相异的族群。 所以,弄清楚汉族由多元融为一体的过程及其机制,当可为我们今日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一种历史的智慧。那么,这个由多元融为一体的汉族形成过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不分学科,没有国界,中外学者们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使这个过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但由于缺少更具象些、更实证些的诠释,它依然存有太多的“迷”。

客家的汉族族属问题,自清代以来就有争论,直至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才对此予以肯定。黄光学和施联朱在《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中“透露”出当时专家们做出这一认定的依据:

客家人之所以是汉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取决于客家文化因素, 而是综合所有的特征因素加以分析决定的。……客家人历来不承认自己不是汉族,自我意识认为是汉族的一部分,这种民族意愿是十分突出的。根据客家人的来源、迁徙、语言、文化生活诸特征的综合比较分析,尤其是民族意愿自认是汉族的一部分比较强烈, 所以,认定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论断并不完全取决于客家人共同民族文化特征。

我们注意到两点:其一,专家们认定客家为汉族的一部分,这“不取决于客家文化因素”。那意思就是说,客家文化本身与一般所理解的汉族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差异。其二,客家之所以能够被认定为汉族,在各种因素中,其鲜明的汉族认同——“民族意愿自认是汉族的一部分比较强烈”这一点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呈现出来的客家图像,似乎并非一个古代“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之的后裔 那种先验的(apriori)群体,相反,其汉族认同有一个建构和确立的过程。揭示那一过程及其机制,或许能从中发现历史上繁多族群何以融合为汉族、统一的汉族文化又何以葆有多样性的奥秘;加之客家不仅是汉族中最年轻的一部分,而且在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部分客家人要求将自己的民族成份由汉族“恢复为”畲族,所以从客家研究中最或许有可能够获得到关于汉族形成过程的较为具象、较为实证的东西。——这是客家吸引笔者的魅力,也是笔者研究客家的初衷。

本书以弄清客家的族群?民族认同的演化及其机制为研究目的,把客家的族群?民族认同区分为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基本层次,动态地把握其形成和演化过程,辩证地分析促成这种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试图通过对客家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和客家人的族群性演化的深度扫描,揭示客家人的族群?民族认同的演化及汉族认同确立的过程及其机制。这一问题意识和及其研究思路,源自先行研究的启发。研究史的脉络。因篇幅限制,这里仅择取先行研究中最能清晰反映本领域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将上述问题提上研究日程的那些研究成果,对它们在研究史上的贡献以及提示的课题或遗留的问题予以梳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蔡驎著《流动的客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许怀林著《客家社会历史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林祥任著《美国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